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内卷型修真 » 第五十九章 “氿衣”

第五十九章 “氿衣”

    程北屿特意要走天渊裂痕,当然有原因。

    建木不愧是通天神树,炼化起来比程北屿想象中费神多了。

    虽然日日喷吐本命真气炼化,但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蚌,吞了一块又大又难消化的石头。

    非得用血肉磋磨,才能磨平石头的棱角。再用自身的本命真气将它一层一层的包裹,这样才能将建木炼化成独属于自己的珍珠。

    这个过程当然艰难又漫长,程北屿想缩短时间,硬来是不行的,只能从其他方向下手。

    自己天生缺木,对木的感知一直很迟钝。不是自己的长处,他当然不会硬钻牛角尖。所以程北屿对木的理解非常薄弱,这也导致了炼化建木举步维艰。

    但现在有了建木,他对“木”的感知一下子敏锐了很多。

    既然如此,自己完全可以先提升对于“木”的理解,再对建木进行炼化。这样做事半功倍,就如同先学好了基础再去解题一样,自然迎刃而解。

    想要感知“木”,天渊裂痕就是好去处之一。

    三百年前,大能之间的激斗将天渊裂痕变成了一片彻底的死地。但生命就是如此坚韧,能够在最恶劣的地方生存。

    在天渊裂痕某些地方,一些变异的动植物依旧顽强的生存着,不断发展壮大,甚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

    枯和荣,死和生,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这种奇异的生态非常适合观察体悟“木”。

    就在程北屿打算出发之际,通天鉴上闪过一条消息。

    “是‘氿衣’!看来是有消息了。”程北屿立刻点开了通天鉴。

    建木是通天神树。上古时代,人神都会通过它往来天庭。建木有灵,树身上会印刻下曾经跋涉过此地的人神痕迹。

    程北屿仔细感知过,这块建木有一股柔性的力量横贯其中,他怀疑是某位神明留下的印记。

    对鉴定和上古神明,程北屿实在没什么了解,这就只能咨询专业人士了。

    所幸,程北屿正好认识一位这方面的专家,没多久就有了消息。

    “氿衣”是程北屿在通天鉴上偶然认识的鉴定师。

    通天鉴里有很多板块,有一个板块,类似于论坛。

    他有一次在论坛上围观了一场大战。一块特殊的合成材料,需要确定材质。

    物主是个普通人,材料是他在一次探险中好运得到的。可惜他付不起鉴定费用,只好在论坛上发帖求助,看能不能正好撞到个好心的能人。

    也算他命好,还真就遇到了两个闲得无聊的鉴定师。

    这两人确实闲得无聊。

    查看材料后,他们一个人说需要用付汇法鉴定,一个人说要用连盛法鉴定。两个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下物主也坐蜡了,两个人都说的有道理,那听谁的?鉴定时一般都需要用特殊手法,对材料进行处理。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破坏材料。

    因为这事,两位鉴定师开启了长达数天的辩论。这种论坛辩论,一点小差错都会被人抓住把柄,无限放大。

    这两位倒霉的鉴定师就因为用词斟酌的不够仔细,言语不够谨慎,被数十位围观群众抓住了由头,不断的放大讽刺。

    几轮之后,被人问候了无数次全家老小的鉴定师彻底恼羞成怒,把两人辩论演变成了无差别骂战。

    这场骂战有多位鉴定师被卷入,最后演变成了一场大乱斗。

    众所周知,一旦骂战开启,人就很难克制住自己。

    一帮地位不低的鉴定师开始质疑对手的种族,亲切的问候对方亲属,讨论某些人的家庭伦理关系是否有些过于混乱……

    在这种极度混乱的骂战之中,程北屿也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一个叫“氿衣”的鉴定师剑走偏锋,提出使用贝尔塔克里测量法,进行材质确定。

    这块材料属于修真侧,提出使用魔法侧的鉴定方式,可以说非常大胆了。可惜这个建议无人理会,很快就被汹涌而来的骂战淹没了。

    程北屿会注意到这个鉴定师,是因为贝尔塔克里测量法,在魔法侧属于高端技巧。

    自己在克里斯那里曾经听过一嘴,后面检索了所有的报刊杂志,也没找到这种测量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这位号称“枯萎者”的大德鲁伊,实力可不输修真侧的仙人。他提过的方法,当然足够高端。

    所以程北屿可以确定,这位“氿衣”必然有背景。

    这种人结交一下,当然没有坏处。所以他当时就私信联系了“氿衣”,以请教贝尔塔克里测量法操作步骤为名,加了这个化名“氿衣”的人的好友。

    程北屿就这样和“氿衣”搭上了线。

    后来慢慢加深了解,程北屿也搞清楚了“氿衣”的部分情况。“氿衣”年龄并不大,在鉴定方面的成就不小。

    黄天大世界的鉴定师,要学的东西可不少。

    这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

    鉴定有两个切入方向。

    一是见多识广,能从一件事物的外貌材质,有理有据的推测出这样东西的来历,这需要非同一般的博学。二是采用各种鉴定方法,在不破坏物品材质的情况下,进行反推。

    “氿衣”的传承需要两种方法并行,需要的知识量更恐怖。

    此外,以程北屿了解的信息。“氿衣”的鉴定本事应该不是家传,而是拜师所得。

    鉴定非常需要师承,很多秘法都秘而不宣。

    “氿衣”的鉴定传承非同小可,而且充满着学院派的气息,一看就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但他的言行举止,也不像修二代那样的从容不迫,所以程北屿猜测他有个不错的师门。

    回忆着结识“氿衣”的过程,程北屿忍不住想起了上辈子。

    我记得,以前的自己可是个闷葫芦,最喜欢一个人宅着。别说和人打交道了,连父母都拉不出门。

    现在在黄天大世界里被历练成这样,也是让人十分唏嘘。人果然都是被逼出来的,你没被真正逼到绝路,永远也想不到你到底有多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