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农女灵泉:全家恶霸,就我正常人 » 第36章:买粮2

第36章:买粮2

    姚向北道:“正是如此。”

    南阳县大部分的庄户人都是吃杂粮,村里吃的杂粮主要是高梁、黄米、豆子啥的混合杂粮,不少人家穷也会吃糠皮、野菜啥的应付。

    玉米、红薯这些不挑地盘又高产的粮种,别说南阳县没有,就是整个大卫朝都没人听过。

    没得选,大米能够储存的时间有限,屯粮就只能买稻谷。

    姚向北道:“这事不能大张旗鼓,我们家在村边边上,平日村里人去县城里的少,很少有人过来串门,只要不弄除太大的动静,应该没人知道。”

    毕竟对岸就是流放村,谁没事到这边来晃悠?

    就算没有流放村,村里可没谁能说与姚家人有交情过来串门子。

    姚三顺更糊涂了,“大动静?我们要买很多吗?”

    姚向北道:“也不用买很多,能吃到明年这时候就成。”

    姚三顺:那还不多?

    再看妹妹和妹夫,显然都是这么想的,家里就他迟钝吗?

    姚家人开始屯粮食的事情村里人并不知情,毕竟有的事情悄悄预防是一回事,万一并没有发生大旱却引起了恐慌,那就罪过大了。

    周边的人家偶尔看到姚家买粮食也没觉得有啥不对。

    姚家买那么大片的地本就是不好种粮食的沙地,一半没开荒,一半种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不买粮食吃什么?

    姚家人去了城里的粮铺,粮铺里的人都认识姚兰,毕竟这样的身材来过一次就能让人印象深刻。

    粮铺掌柜的笑眯眯的道:“姚夫人最近又清瘦了一些,是不是家里的粮食不够吃?今天可要多买点。”

    是想来买粮食姚兰……她是开心好还是生气好呢?

    姚向北道:“那是要多买点,掌柜的,先给来三十斤大米。”

    粮铺掌柜笑开了花,“好勒。”

    姚兰道:“爹,我喜欢吃包子。”

    姚向北豪气道:“那再来十斤面粉。”

    粮铺掌柜花开的更旺,“行。”

    姚三顺道:“就吃那两样有啥意思?爹你没瞧见妹妹都瘦了?”

    姚向北想了想到:“那就啥子绿豆、红豆、黄豆都来些,还有那什么糯米小米也一起凑个十斤吧。”

    粮铺掌柜乐啊,忍不住还想——姚向北疼闺女啊,瘦这么一点就买这么多,真不怕养出一头猪。

    养成猪也没关系,姚家招的是上面女婿,就那膀子力气,男人就算是嫌弃,也不敢造次,又有什么关系?

    如此,一单就卖出这么多斤粮食,可比那些几斤几斤买的人家要强太多了,粮铺掌柜的做主又送了半斤小米。

    若是别家,一口气买这么多粮食只怕还搬不回去,但是姚家人力气都很大啊,背个几十斤的东西就跟没事的人一般。

    “姚兄是我看过力气最大的人了,若是到码头干活只怕一个能顶三个。”粮店掌柜的毫不吝啬的赞到,他下面可就缺这样的人呢,若是能帮自己去码头搬货,不知道能省多少事。

    粮铺掌柜也就随口一提,姚向北也随口一问,“你这粮食都是走码头来的啊?”

    粮铺掌柜道:“我们可是秦家的铺子,秦家在南阳县可以说是秦半城,庄子里的粮食吃不完,哪里还需要外面运过来?”

    “哦,那你搬货做什么?”

    “主家的庄子好几个,每年粮食吃不完都要走水路送出去,下个月又到上新粮的时候,就想着把陈粮送走,不知道那天姚兄可得空能到码头帮点儿忙?”

    姚向北不得空,不说银子他不干活。

    姚兰倒是眼睛一亮,“掌柜的,你家陈粮要是送出去啥价钱?”

    粮铺掌柜看着她。

    正愁找不到好借口买,姚兰道:“你也知道我们家没种地,人多吃得快。”

    粮铺掌柜:是你吃得多吧?

    “若是便宜的话,不如卖我们一些?”姚兰笑眯眯的道,“也省得天热了之后,我们总还要往城里跑。”

    粮铺掌柜想想也是的,新粮出来仓库就要腾地方了,往年这时候都是要清陈粮的,姚家若是要的话,还便宜了请苦力的钱。

    说是陈粮,就是去年收的稻谷,晒干了没有去壳在仓库里收着,粮店的大米卖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去壳再卖,稍微有点麻烦,但是能收个三五年不坏,故而这么多年粮店都是这么做的。

    秦家粮铺的仓库里大概还有十多万斤稻谷,姚家自然吃不下这么多稻谷,姚向北大口一张:“那就要一千斤。”

    开口就是千斤,粮铺掌柜又“心疼”了姚兰一番,“一千斤谷子去壳也就几百斤,怕是不够你家闺女吃。”

    于是姚兰也要大收一挥,“我再加一千斤好了。”

    粮铺掌柜大喜。

    此时谷物并未涨价,粮铺卖的还是陈粮,大米五文钱一斤,陈谷三文钱一斤,两千斤听起来数目庞大,其实花费也就六两银子。

    粮食的价格不管比布店的布、药铺的药,还是屠夫摊子上的肉,都要便宜太多了。

    要知道这还是卖价,粮铺收粮的价钱还要低,也难怪村里人种地攒不出钱。

    为了怕姚家人反悔,粮铺掌柜喜滋滋的还让店铺的伙计驾牛车给送去,两千斤稻谷,刚好一车。

    汤家村没人挖地窖,村里人收粮食都是散堆在家里,除非送城里去交租,不然都不会装袋的,因为粮袋都是要钱的。

    一个两文钱,口袋有钱心不慌,姚大爷痛快的又给了一百个子将粮袋都买了下来。

    他们家住处离河近,姚向北也没让伙计绕道杨家村到屋门口了,直接让他送到河对面,自己再背过去。

    姚家人力气大不假,可惜独木桥承重不够,父子三人就算有膀子力气也只能来来回回一袋袋的搬过去。

    姚青和花叔在里面得了消息也出来帮忙搬粮食。

    姚兰想:还是得修个好点的桥。

    粮铺的伙计也是惊呆了,难怪要买这么多粮食吃,就这力气,不多吃点能行吗?

    过了桥再搬回自己家就容易多了,姚家人力气大,一次都往最多的般,一人几趟很快就搬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