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农女灵泉:全家恶霸,就我正常人 » 第68章:鬼故事都不是这么讲的

第68章:鬼故事都不是这么讲的

    “什么意思?”

    怎么听都不靠谱。

    言元皓淡冷一笑,让人觉得不可忽视。

    “就好比有两拨人一同贡献一百四十斤粮食,一拨人贡献了一百二十斤粮食,有三百个人食用,另一拨人虽只贡献二十斤,却只有二十个人食用,两拨人一同食用,看起来前者贡献粮食数量多,实际后者更加吃亏。”

    举例很简单,大伙一听就懂了。

    按土地算当年的钱能买更多的地,按过桥的次数算,汤家村的人远不及杨家村的人,怎么样退还二十两银子都是汤家村吃亏。

    汤启听了茅塞顿开——账还能这么算!

    杨家村的人憋着一口气,耽误了农忙时间啥便宜没占到,反而吐出去二十两银子和一个山头,让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粮食歉收,山上的果子和野菜都是好的,若是还有点野味那就更好了。

    若是开始就答应县太爷的条件,至少不用多出一个山头。

    若是开始就不眼红汤家村的粮食,二十两银子也不用给。

    “我就说了,姚家没一个好东西!”杨瑜明只觉得整个人里子面子都被丢得干干净净。

    他嫌弃的人现在不但变得好看了,身边还有一个能入县太爷眼的公子,简直就是老天瞎了眼!

    “你说什么呢?”姚向北挽起了袖子,欺负自己闺女怎么也得多挨几次打。

    上次之所以少要回一两银子,就因为当时把这货揍得半死,进的气没有出的多,让他以为要惹上人命官司,所以双方还签了和解书。

    没想到他三个月多月就好了,显然揍得不够。

    “爹,这样的人我们理他做什么?”姚兰一手拉住了她爹。

    眼神示意,人家县太爷还在这站着呢,贸然动手,是觉得二哥的流放之路太孤单了吗?

    姚向北冷哼一声,像只旗开得胜的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的带着儿女和女婿回家。

    到底今天是汤家村胜利了。

    汤启也知道今天牛车过不去了,能过去也回不来,还不如回村。

    身为里正,自然要懂做人,汤启殷勤的邀请县太爷去自己村里喝茶。

    “汤启,就你们村那穷样,有茶吗?”杨泉也想和县太爷搞好关系,挖苦。

    茶叶金贵,大伙连白米都舍不得吃,确实没哪家有茶。

    “怎么没茶了?我们家就有花茶。”姚三顺来帮忙,没有打架的机会,嘴巴上给村里争脸也一样。“县太爷,请去我们家喝茶。”

    周民马上道:“好。”

    姚三顺僵住了,他就口头客气两句。

    而已。

    两位里正也都愣住了。

    杨泉暗暗期待,县太爷找理由整治姚家。

    汤启暗暗祈祷,姚家那三货千万别得罪了县太爷。

    走村里的大道太远,沿河道走更近,于是汤家村的人陪着县太爷走河道,这过程中里正和姚向北自然要跟县太爷套近乎。

    周民端着县令的架子平易近民的交谈,“今年大旱,汤家村可有歉收?”

    汤启就算想要邀功也不可能傻傻的说大丰收,如今新王到来,最怕的就是加税,克制的道:“托您洪福,与往年差距不大。”

    “与往年差距不大?”周民心中怀疑,他才从杨家村过来,那里今年可是少收了三四成。“今年三月未曾下雨,汤家村的粮食如何能与往年一样?”

    “汤家村的人如此勤劳,日日夜夜都到河里挑水灌溉?”

    “那倒没有。”汤启指着远处还在旋转的水车道:“天虽未下雨,但河水未绝,有水车灌溉,差得不远。”

    “水车?”周民第一次听说。

    “对,那就是。”

    远远的只见一圆形竹圈立在水边,不停旋转将水带上。

    “那是言公子想出来教大伙做的东西,是个好东西。”汤启没想到县太爷居然没听说过水车,说出来有点儿骄傲。

    姚向北想出来的?

    就算是他想出来的,他会这么好心?

    周民满心怀疑的放眼找人,想要找到一个答案。

    也没找多久,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就未与大伙一起走路,而是被姚兰背着走。

    “你……”若不是人多,周民都想冲上去摸摸他的脸皮,看看是不是被人假冒了。

    言家世子被一个村姑背着走,讲鬼故事都不是这么讲的。

    尤其那一脸自得的样子,还体贴的给那胖妞擦汗,这情景是噩梦吧?

    “言公子最近才下地走路,腿还没好利索。”秦之涣主动帮恩人解释。

    是腿没好的问题吗?

    他若真是言向北,就算两挑腿真断了爬着走也不会让一个女人背着。

    周民暗暗掐了掐自己的手指,疼,居然不是做噩梦。

    很快他就走到了水车前面,就算年少老成,自诩读书千百,也没见过这样的东西。

    “这是你想出来的?”周民从未觉得除了出生,自己哪里比言向北差,这一刻他不能不承认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言元皓沉默不语,没承认也没否认。

    这个确实是自己想的,但原型不是。

    “你既能造出这般神器,为何不上报朝廷?”周民语气激动的责备。

    若是早点推广,南阳县的旱情必定大减。

    言元皓只觉得好笑,讥讽道:“区区草民,你觉得我该如何上报朝廷?”

    一个流放犯、一个被买来的上门女婿,如何上报朝廷?

    周民不信他若真想会有门路,但若是上报朝廷,按照如今皇帝的性格,毕竟会将与他相关之人通通赶尽杀绝。

    “你可以告知我。”周民还是觉得不甘,哪怕不甘,用的也是“我”而不是“本官”。

    言元皓冷冷的看着他,眼中讥讽更甚,“草民今日才见到县太爷金身。”

    周民憋得脸红了。

    里正忙为姚家辩解道:“这东西牛家村人来见过,也有。”

    姚向北道:“申家村和李庄也有。”

    申老头来卖药的时候见过,姚向北让女婿给他画了简易图纸,人家药价还便宜了两成。

    第一个水车是木匠李杨所作,当日一别,没两天他就来看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东西,知道用途自然要造福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