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农女灵泉:全家恶霸,就我正常人 » 第70章:暴雨

第70章:暴雨

    姚兰也分不出其中的弯弯绕绕,也不想去分辨,“随你,只要你没想着杀人灭口就行。”

    秦之涣觉得自己被看低了“我岂是那样的人?”

    “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等你做官了以后肯定会照着我家,所以我才答应得这般爽快。”

    秦之涣表情缓和不少,接受她的解释。

    “只是我看那周大人也很看重水车,你们之间如何,可要协调好。”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她也不想因为做好事而惹祸上身。

    从小不说耳濡目染,总能听说不少,秦之涣自然知道其中的功劳有多大,道:“放心,此事我与周大人说。”

    姚兰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记住,凡事以我们的人身安全优先。”

    没想到她力气这么大,秦之涣不由吸了口冷气,用力的点头,“放心,那是自然的。”

    “你别说得这么轻巧,周大人看起来怪怪的,你们秦家也不是一屋子的良善,凡事多个心眼总是没错,毕竟古人有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涉及权力利益的事情,总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再图富贵。”

    秦之涣没想到一个乡下姑娘还能有这般想法,看来高人确实是看重她有趣的灵魂。

    虽然灵魂已经没有两百多斤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知是哪位古人所云?”周民从一旁走了出来,看样子与言元皓交流得并不愉快。

    姚兰耸了耸肩膀,“我不知道。”

    看来此耳熟能详的话乃是大汉之后才有,现代的古人说不定大卫还没有出生。

    “不知道?如此精辟之言,你竟忘记出处?”周民很不满。

    看不出眼前女子有何特别,居然让言向北换了名字。

    什么不能与岳父重名?这理由……不牵强但也不合理。

    姚兰觉得这位县太爷不是一般的怪异,“我就道听途说,也不记得谁说的。”

    人家穿越是唐诗宋词惊艳四方,她说两句俗语也值得大惊小怪?

    周民微微皱眉看着她,“那你为何知道是古人云?”

    姚兰都要翻白眼了,“我就信口一说。”

    “没办法,我书读得少,不记得名字的人,都叫古人。”

    讲道理,有道理。

    饭蹭过了,话说过了,水车图纸也拿到了,周民带着人匆匆离开了。

    “还是秦公子好,你看周大人一毛不拔还总想拔我们家的毛。”等人走远了,姚向北如是说。

    汤启:姚兄,能招待县太爷是多么荣光的事情?你有多在乎那一口吃食?

    虽然是真的很好吃。

    “不管怎么说,没有县太爷出面,那二十两银子也要不回来,还能多得一个山头,简直是老天保佑。”

    姚兰佩服,里正只要有好事就是老天保佑。

    没瞧着人家是听了自己相公的话吗?

    “不过也好,今年南阳县大面积歉收,新王没有加税反比往年减税一成,也是大喜。”听了县太爷的话,汤启心里开心得不好。

    还好杨家村拦着他没过桥,不然说不准那些粮食就送城里去了。

    若是粮食真交给官爷了,那可就是要不回来了。

    姚向北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我家又没种地。”

    汤启脸色的笑容变得僵硬,“那是。”

    “不过姚兄,如今村里没桥,以后去城里还是得有桥才成。”里正与姚向北商议道。

    好处是有了,坏处也都看得见。

    姚向北皱起了眉头,一座桥要将近两百两银子,可不还是打口井、修座房子的小数目。

    就算每家每户能凑一两银子都还不够。

    现实是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拿不出一两银子。

    尤其是现在石料更加精贵,就算就凑足了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弄到石料。

    “村里能凑多少银子?”言元皓开口问道。

    汤启想了想,“祠堂有三两一钱银子,杨家村拿回来的有二十两银子,一共就是二十三两一钱银子。”

    呵呵,姚兰不禁冷笑,里正和他爹商量修桥的事情,合着村里不准备出一个子?

    姚兰同情无奈道:“差这么远,那可得慢慢攒。”

    “河边独木桥是我家修的,过桥不会有人阻止,总能用一段时日,等钱凑够了再建石桥吧。”

    汤启也不是想剩下的都由姚家出,而是想试探姚家能凑多少,能多凑点乡亲们的负担也就轻一点。

    “钱我去村里再问问,今年少交一成粮食,家家应该都有些余钱才对。”

    村外的事情里正总觉得与姚向北商量事情就比较好解决。

    村里的事情看来还是要自己多想办法。

    村里传得姚家都能长出金子了,但招待县太爷都是酸菜,只怕姚家也没几个铜板,毕竟他们家一没种地,二没产业,盖房子挖井买下人只怕将打野猪和姚大开赚的钱给花完了。

    里正不知道姚家卖药的事情,这么想也合情合理。

    如今的姚家已经不是那个让人面目可憎的姚家四霸了。

    于是,里正将儿子拿来的腊肉、鸡蛋都给留下了。

    有好东西,姚向北自然不会推辞。

    当晚,老天很不给面子的电闪雷鸣,一顿神仙操作之后暴雨倾泻而下。

    农田还好,有庄稼人灌溉,山上不少林木、灌木早不知道死了多少茬,这会儿自然是拼命的吸收雨水。

    姚向北瞧得一喜,“终于下雨了,不然这下半年的收成悬了。”

    前面河水未断,他们村处在上游地界有充裕的河水浇灌,今天看县太爷的意思是要让全县都推广水车,就不知道他们村的上游会不会将水截走。

    用水的村子多了,可就没有上半年的好运了,如今老天下雨那是最好的。

    “只是这雨下得也太大了一点,会不会发大水?”姚兰听着雨声感觉不太妙,感觉老天像要把前面几个月的亏欠一次给补上。

    姚向北不以为然道:“旱了这么久,好不容易下场雨怎么会发大水呢?”

    姚三顺也道:“是啊,多好的事情?我都想去雨里洗洗。”

    姚兰不觉得自己多虑了,但在父兄面前她就是显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