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神药的诞生 » 第七章 莱特教授和雷替斯

第七章 莱特教授和雷替斯

    吉奥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好的运气,他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和好朋友赫派。

    “孩子,有这样的结果咱们当然高兴,但我希望你以后学习不要那么累就行。”艾莉虽然这么说,但可以看得出来她心理充满着不可名状的欢喜。

    “吉奥,你去里尔大学之后要研究出一种新药,等我老了我要吃上这种药。”赫派说起话来总是很幽默。

    等上完高三,吉奥收拾收拾行囊,便离开了瓦萨,去里尔大学报到了,离开前,他还去吉姆的坟前祭奠了一下。吉奥感到,自己现在可以说是勉强对得起父亲了,三年来,那句话常常萦绕在吉奥的耳边,“这种病还没法治愈,除非出现一种治疗肺癌的新药。”而如今,吉奥终于能为那些不治之症的攻克贡献自己的一份微小的力量,即使最后不能成功,他也要努力尝试一番。

    里尔大学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世界一流大学,校园的布局别具匠心,撇去其他学院,仅一个药学院就占地2000多亩,药学院内Pizer楼,Lily楼,Novart楼巍然屹立于镜湖之旁,Pizer,Lily和Novart是全球三大制药巨头的名字,三大制药巨头的校友资助筹建了里尔大学这三幢标志性建筑。

    波光粼粼的镜湖位于学院中心的位置,取名“镜湖”意在提示莘莘学子,求学过程中要不骄不躁,心如明镜般平静。镜湖的另一侧是药学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里尔大学自建校以来自主研发的十几种I,II类新药的模型及新药研发项目的负责人。图书馆和实验楼紧接着药学博物馆从北向南呈一字排开,冷冻电镜,500M的核磁共振波谱仪,三重四级杆液质联用仪都陈列在实验楼内。药学院东侧和法学院交界的地方被一条细细的河流截断,河上有启明桥,药苑桥横跨两院,河两旁柳树婆娑,鸟语花香。总之,药学院既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又洋溢着淡淡的学术气息。

    吉奥来到了里尔大学,一瞬间如同进入了仙境,他一脸新奇地看着周围这一切,流连忘返。吉奥办完报到手续后,就直接去参观了药学博物馆,药学博物馆陈列着一个个新药的片剂和胶囊模型。吉奥望着一个药物模型出了神,这种药物叫泽菲替尼,是莱特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经过八年的时间研制出来的,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全新结构的药物,现已在多个国家上市,并且年销量超过100亿美元。正当吉奥看着这些模型出神的时候,忽然听到背后有一个老人的声音,

    “小伙子,你是今年刚来到这儿的?”

    “是的,您是这儿的老师吧?”吉奥看到这个老人已是头发花白。

    “嗯,刚才你看的那种药物就是我和我的团队研究出来的。”

    “您是莱特教授?”

    “是的,我在空闲的时候爱来这儿转转。”

    “哇!能见到您太好了,我要跟您留个影,您稍等一下,我去拿个相机。”吉奥太激动了。

    “下次吧,我告诉你我上课的地点,你可以经常来听我的课。”莱特教授平静地说。

    吉奥自小就有志于新药研究,而莱特教授是药物合成领域的专家,所以,吉奥认识了莱特教授,如同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他感到自己的梦想从此就要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

    开学后,吉奥发现班上有一个跟自己性格很像的人,叫雷替斯,雷替斯逻辑思维能力很强,在入学的第一个月,他已经把四大化学自学了一遍。雷替斯平时沉默寡言,但在课堂上却非常活跃,他喜欢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一次他还拿着一条反应路线把老师问倒了。雷替斯经常组织化学沙龙,在平时,会讨论一些化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临近考试,会讨论一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吉奥是这个沙龙的忠实粉丝,他平时除了讨论问题之外,还能经常见到前来做客的莱特教授,这使他能更多地了解药学领域的权威知识。也因此,吉奥和雷替斯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自习,一起吃饭。

    比起雷替斯,吉奥更擅长的是魁地基比赛,他在学校组织了一个社团,是专门教社员玩魁地基球的,吉奥是社团的社长,他负责把自己掌握的一系列接球技巧和抢球动作都传授给社员。在社团活动上,吉奥总是一手拿着魁地基球,一手拿着粉笔板书,吉奥板书的内容大多是球员接球的姿势,他画得很像,讲得也很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吉奥的魁地基社团,到大一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已经招了快一百人了。

    既然吉奥和雷替斯都喜欢学习,平时他们的交集自然就多了。他们在教室里常常对某个有趣的问题各抒己见,谈完又相视一笑,两个人惺惺相惜,其乐融融。有一次,他们刚学了一节解剖学课程,这节课里面出现了一个名词,叫空肠,是小肠的一部分,雷替斯爱钻牛角尖,他就问吉奥:

    “为什么它叫空肠?是不是这段肠道里面是空的?”

    “可能它的孔径变大了,有种中空的感觉吧。”吉奥也不确定。

    最后他们两个人一起去问了解剖课的老师。

    “因为食物中大部分营养物质到这一段都被吸收了,营养物质没有了,所以叫空肠。”

    吉奥和雷替斯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解剖老师的解释给他们启发很大。

    吉奥和雷替斯经常结伴去听莱特教授讲的药物设计学课程,莱特教授的课除了充满着科学的魅力,还具有着小说般的情节,吉奥印象最深的是莱特教授讲PD-1抑制剂Keytruda和Opdivo的上市历程,“Merck公司的Keytruda和BMS公司的Opdivo是全球最早进入临床试验的两款PD-1抑制剂,Merck和BMS也因为这两款PD-1抑制剂而上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商战”,2014年9月4日,Keytruda被FDA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PD-1产品,领先对手Opdivo3个月18天,期间,Keytruda因为治愈了美国总统卡特的黑色素瘤,还收获了卡特总统的代言,因此,Keytruda迅速打开销路,从2014年Q3到2015年Q1销售额翻了21倍。2014年12月22日,FDA批准了BMS的Opdivo上市,由于Opdivo的适应症和Keytruda相似,因此销售额处于劣势。9个月之后,Opdivo因为斩获了非小细胞肺癌二线用药的适应症,销量首次超过了Keytruda,此后,Opdivo不断扩大适应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销量都远远领先Keytruda。然而,2016年8月5日,Opdivo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用药的临床试验失败,销售额大幅度缩水。几乎与此同时,Keytruda凭借出色的研究数据获批了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上演了弯道超车的奇迹,利用2017年1月到2018年3月追平对手。未来Keytruda和Opdivo谁能最大赢家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目前它们都在积极地拓展适应症。”

    每次听莱特教授的课,吉奥都感到如坠春风,他渐渐认为,新药研发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枯燥无味,而是一项富有趣味,充满活力,甚至带有戏剧性色彩的工作。那时候,吉奥已经对莱特教授仰慕至及,莱特教授长期从事新药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这正是吉奥一直所想研究的领域。但吉奥目前只有基本的化学功底,对药物的设计还是一窍不通。莱特教授常说,新药研发者所具备的素养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的,科研达人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具有发现问题的思维和很强的动手能力。

    冷静下来,吉奥感到其实他并不是一个踏实的人,从过去一直到现在他一直在追求成绩上的优势,而忽略了科研所需要的某些习惯的养成。拿化学来说,他常常为了牢记更多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而忽略了对化学反应机理的思考;他习惯于去完成更多的合成路线设计,却忽略了对这些路线的总结和对比,正因为如此,他感觉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一直在慢慢退化。

    雷替斯就不一样了,他喜欢学以致用。大一的课程有一门叫系统解剖学,自从学过这门课程之后,雷替斯平时的“名言”就多了,天气一热,他会说,“这汗都流到我的肩胛骨上了。”有时他会冒出一句,“吉奥,别动,让我摸摸你的尺骨在哪儿?”一字一句间都充满着学术的气息。

    雷替斯还不知道从哪儿弄了一套塑料制的人体解剖学模具,那个模具是一套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差不多只有一根筷子那么长,从上到下都是清一色的灰白色,雷替斯平时去上课时总是悄悄地把这个“小人”的模型放在书包里,在有空的时候就会把它偷偷拿出来,扯扯这个“小人”的胳膊,拽拽这个“小人”的腿,他说,这样他会把“小人”的骨骼记得更牢固。

    在大一的所有课程里,解剖学被认为是最难学的一门课程,当然,也是最有趣的一门课程。第一章里的人体骨骼系统还算是不太抽象的一部分,但是这一章整整讲了206块骨头,很多同学听完一窍不通,于是直接翘课。教解剖的老师叫雷诺,是一个年近六十的老爷爷,每次他看到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就会忍不住唉声叹气。

    吉奥和雷替斯算是很有定力的两个人,每次都能按时上课,但常常在课堂上被雷诺点名,因为班上本来男生就比较少,再去掉翘课的那一部分,解剖课上常常只剩下吉奥和雷替斯两个男同胞,雷诺点名常常是为了一件事:“你们两个,下次来上课把你们班翘课的男同学都叫来!”

    有时候,雷诺也会提问吉奥一些难题:“吉奥,你代表男生,回答一下,第一肝门有哪些血管构成?”

    这是上一节课讲过的内容,但吉奥有些记不清了:“嗯…有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还有…”回答到这里,吉奥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再也记不起任何东西。坐在旁边的雷替斯向他指了指书上那张肝脏的图谱,吉奥飞快瞄了一眼,灵机一动,“还有胆总管!”

    雷诺好像对吉奥的作弊行为不太满意,但又不好意思揭穿,“正确,这可一定要记好了!”

    吉奥和雷替斯是班上成绩比较好的两个同学,平时他们作为班上最励志的两位男同胞,经常一起吃饭,一起自习,而且两个人都面目清秀,谈吐文雅,因此他俩在一起时,班上的女生总是对他们投来仰慕的眼光。

    雷替斯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学习时崇尚自由,当他听课听得比较乏味时,总是毫不犹豫地离开自己座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默默看书。而吉奥听课是从一而终地坚持到底,他读书时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两人见面时虽然话不多,但总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