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陌上清央 » 第四十七章 美人心计

第四十七章 美人心计

    东文国,四国之中,国力最弱,但国势险固,万民同心。

    东文多美人,美人多弱柳扶风。

    东文皇百里俞承年过五十,面如红枣,威风凛凛,不怒自威。

    这一日,东文皇单独召见了谋略胆识皆过人的秦王百里未渊。

    本来东文皇有意立他为太子,但是百里未渊是出了名的爱美人不爱江山,而爱美人也是东文历史上爱得最为专情的,秦王府只陈依洛一位王妃,二人从来形影不离,即使外出打仗,也是携手战场,生一起生,死一起死,简简单单生死相依。

    “渊儿,你应听说了南修帝陌上修继位后的荒淫无尽,暴戾无纪。”

    “回父皇,儿臣听闻了。南国太后寿诞时,儿臣见过如今的南修帝当时的太子,也是谦谦玉君子的模样,但不简单。”

    “渊儿如何看当今时局?”

    “回父皇,云熙大陆近百年来,南国势力最强,秦非煜是南国的中流砥柱,陌上军是南国的铜墙铁壁。而轩辕国,轩辕皇创云熙大陆之先例,禅让皇位,肯定了三皇子的实力,也将轩辕国的内乱白热化。北焱帝君焱从来就是一位有野心的君王,赵恒将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其赵家军有与陌上军相抗衡的趋势。北国这些年没有侵犯我们东文国,一是我们东文国易守难攻,二是姑姑是北国长公主。目前儿臣所虑的是南国南修帝陌上修,他绝对不会只沉溺女色而无野心。父皇深知,我们东文依仗的是险峻的地理优势和民心所向,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

    东文皇眸子里盛着盛赞,他是真心喜欢这个儿子,只因陈依洛王妃一句不喜欢高处不胜寒的生活,他只护着东文江山而无半点问鼎江山之心。

    早朝。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安公公尖细的声音。

    “启禀皇上,近来,与南国东面接壤的吴郡郡守来报,南国防守边境的南军时常越境掠夺吴郡资源,甚至出现流血事件。时隔两天,与南国西面接壤的桐郡郡守也上报同样内容,都是南军越境滋事事件。”兵部尚书陈启上奏。

    “众爱卿觉得如何处理为好?”

    “南军越境扰民,南修帝继位前极少发生,从吴郡桐郡两郡事件可以看出南修帝是一个颇有野心之人。”礼部侍郎出列陈述。

    “依臣看,我们东文与南国实力相差悬殊,不宜与南国因为两郡事件而起战争。南修帝现在沉溺女色,尤其宠爱与他心爱女子相似的女子,当时南修帝派人拿着那女子的画像寻找相似女子的时候,我们在南国的细作拿到了一张她的画像,我们不如用美人计投其所好,不战而保百姓安稳。”宰辅杨基献策。

    “不战而保百姓安稳确实是上上策。”众大臣都赞成宰辅的计策。

    东文皇也觉得此计甚好。

    于是东文皇下旨为东文太子选太子妃及其他几位皇子选王妃,各郡县才貌双馨的少女皆送往东文皇宫。

    一时东文都城浍城美人云集,各大势力都想借力自己送往皇宫的女子平步青云。

    宰辅杨基坐在高高的选秀台,看着各郡县挑选的美人展现自己的才艺。

    其中一位女子让杨宰辅怦然心动。

    她很美,却又美得与众不同。

    她具备美人该有的样貌:身材高挑,云鬓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靥辅承权,冰肌玉骨。

    与众不同的是她的美貌折射出来的水木清华的气质,如轻云出岫,又如珠玉出匣,尤其那双灵动眸子,好像两潭澄澈透明的古潭,望向你,笑则万木春,哀则万古愁,不用一语则让你丢城弃甲。

    她展现的琴艺当真担得起“调高弦绝无知音”,而她的广袖舞更是让人沉醉其中不愿醒来——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她,便是东文盐郡知州武洪之女武子姝,盐郡第一美人,有一兄名武子樵,兄妹自小感情甚笃。

    武家对武子姝一朝选在太子侧充满了信心与期许。

    然而一个月后武家等来的却是一道秘密圣旨:封武子姝为和安郡主,即日前往南国,效仿古代美人惑君王,赐无数绫罗绸缎。

    接旨后的武知州当即瘫坐于地,他万万没有想到艳倾天下的女儿不是入主东宫,而是远去南国,还是魅惑荒淫无度的南修帝。

    而被东文皇单独召见的武子姝也如遇晴空霹雳,瞬间苍白了脸,她当即想抗旨,然而东文皇一句“子姝,想想你的父亲和兄长”,她便只能含泪应允。

    若抗旨则不尊。

    那他们武家的前途尽毁。

    自此武子姝留在东文皇宫一个月,皇后贴心嬷嬷细心调教。

    这一日,杨基携和安郡主出使南国。

    当南修帝看到杨基献上的美人武子姝时,他从金銮殿上高高的龙椅上站起来,急急走下台阶,直直朝武子姝走去。

    美人薄纱如梦似幻,反弹琵琶轻歌曼舞,随风而动的妩媚妖娆中又清新脱俗,让南修帝恨不得当即拥她入怀。

    这段时日,他醉生梦死清央的替代品,醉意中还好,可是白天醒来,看到身侧美人毕竟不是清央,心中涌起的厌恶,让他极想逃避这种自欺欺人。

    如今徒然看到神韵才艺容貌皆是极为出众的武子姝,他腐烂的心注入了一股强烈的想要重生的渴望。

    武子姝见南修帝快触碰到自己,柔媚无骨的身子舞动,只留一缕薄纱在南修帝指尖,那双薄纱外美丽的眼睛望着南修帝,欲语还休,清纯可人,又媚态入骨,瞬间迷了南修帝的心魂。

    南修帝醉意朦胧般追着美人,武子姝若即若离,体香萦绕,不胜娇羞倒入南修帝怀里,南修帝挑开她的面纱。

    那一刻南修帝呼吸变得浑浊,身体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她一人之美胜却所有似清央者。

    当晚,武子姝侍寝,赐琉然宫,封为姝妃。

    接连几天,南修帝夜夜宿于琉然宫,夜夜只闻琵琶似仙曲,吴音媚好,日高不见君王去早朝。

    几日后的早朝,他也是带着她,片刻不离左右。

    南修帝对武子姝的宠爱胜过后宫所有佳丽,且盛宠不衰。

    东文皇大悦,厚赏宰辅杨基。

    东文盐城武家接到一道圣旨:武知州武洪升为都御使,武子樵为苏城刺史,赏赐无数。

    武家一时显赫,百姓艳羡,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本就风流不羁的武子樵一朝官袍加身,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见苏城花。

    他依仗妹妹的惑主有功,大肆选美纳妾,抢劫良家妇女,明着圈地置财,暗地与当地恶霸狼狈为奸,草菅人命,造成无数冤假错案。

    盐城与苏城受尽武家欺辱的百姓,联名上书,状告武家父子。

    御书房。

    “父皇,这万名状告书,桩桩件件,皆是武家父子罪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不杀不足以平民怨。”秦王百里未渊坚持杀武洪父子以慰百姓。

    “渊儿,武家父子确实罪不可赦,但是父皇不得不顾虑在南国极为得宠的姝妃,她是为了‘不战而保百姓’去了南国的。”

    秦王恳切道:“父皇,当初要武子姝前去南国是投南修帝荒淫所好,是为了保东文百姓,可是武家却因她的得宠和父皇的恩赐而目无国法,让百姓深受其苦。我们东文国建国以来,除了国势险固外,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所向。现在盐城苏城已经是万民上书,如果我们还为了武子姝惑主之功而不问罪武洪父子,我们东文皇室失去的将是民心。”秦王语声沉重,他守护的江山,容不得如此作恶之人。

    东文太子也赞成皇兄秦王之见。

    于是东文皇下旨,武子樵两日后问斩,武洪先收押大牢。

    武子姝听到父兄之事,在南修帝怀里哭晕过去。

    等武子姝悠悠醒来,几日里都是以泪洗脸,南修帝心疼不已,不知该如何博美人一笑。

    黄昏,武子姝精心妆容,云髻如飞,轻纱如烟,靥如花,步如莲,身子玲珑甚是世间尤物。

    南修帝步入琉然宫,一下子便醉倒在她的柔媚里。

    “皇上,子姝也想一辈子这样侍奉君王侧,可是想起从小情深的兄长惨死,父亲身陷大牢,子姝怕再也不能这样承欢皇上了。”武子姝噙泪的眼眸望着身侧的南修帝,千般魅惑之中又有着万般怜楚。

    南修帝整颗心都融化在武子姝的魅惑与楚楚可怜里,他如何舍得这般的可人儿。

    “爱妃,你别哭了,朕为你做主。”南修帝吻去武子姝脸上的泪,恨不得将她连皮带骨揉入自己的身体里。

    这一夜,武子姝与南修帝极尽婉转缠绵,似乎要将一生的纠缠全部用完。

    南修帝觉察了她与以往的不同,内心有一点恐慌,很怕他一觉醒来,身旁的美人便消失不见。

    于是南修帝应允了武子姝,先向东文皇修国书一封,讨要武子姝父亲武洪自由之身。

    东文皇有意向南修帝示好,想革除武洪都御使之职,没收家产,禁锢武家终老,以做惩戒。

    但秦王和太子坚决不赞成东文皇的做法,东文皇又怕失去民心,最后还是回绝了南修帝。

    武子姝自是又哭得寸断肝肠,说她就此香消玉损,也好过这样日日锥心般地痛着。

    而这次修书东文皇,是南修帝继位后第一次外交,没有想到东文弱国竟如此干脆拒绝了他,他强国帝王之心受损,更觉得在美人面前有点颜面无存之感。

    于是南修帝发动了继位后第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

    战争前,他召见了武平王秦非煜。

    “皇上,你为了姝妃一人恩怨就要发兵东文国?东文国一向都是偏安东边领域,与其他三个国家交好不交恶。近几十年来南国北国轩辕国也无主动出兵东文,因为东文易守难攻,百姓极为向着东文皇族。姝妃之父兄咎由自取,她为父兄难过痛苦也是常情之内,皇上不要为了她一人而贸然发兵东文国,陌上军也不会为了这样的缘由而奔赴战场。”秦非煜态度坚决。

    “武平王不想为朕出兵也就算了,为何还要阻止朕?朕意已决,武平王无需再劝。”南修帝狠狠剜了秦非煜一眼,愤然拂袖而去,心中对秦非煜的怨愤又加重了几分。

    他才是南国帝王,陌上军是南国帝王之师而非秦非煜一人之军,他武平王凭什么如此干脆拒绝为他这位帝王出兵?

    但他没有强求秦非煜,因为他想用自己培植的势力赢得这场战争,用战争的功勋为自己在百姓心中立下威望。他三岁被立为太子,却从无真正上过战场,百姓心里只有武平王的赫赫战功,只知以往的太子如今的帝王都是处在武平王的庇佑下。

    更重要的,南修帝想用这场战争培养一支与陌上军一般厉害的军队,成为护他帝王基业的铜墙铁壁之军。

    南修帝派出骠骑大将军微生汰率十万将士出征。

    微生汰,即微生漓表亲,因微生漓的关系,被提拔为骠骑大将军,是南修帝还是太子时培植的势力。

    骠骑大将军出征前,南修帝携姝妃在思央城外为微生汰举行了隆重的壮行酒,十万将士一饮而尽,然后齐刷刷地将碗摔在地上,清脆铿然之声以示破釜沉舟必胜而归之势。

    “爱妃,可满意?”南修帝搂着怀里美人,踌躇满志。

    武子姝展颜一笑,笑颜惑人,迷了南修帝的眼。

    “朕以前看到‘自古,烽火相欺,不外博美人一笑;怒发冲冠,不外为红颜一怒’这类词句,甚嗤之以鼻,如今朕也身体力行,原来才觉是这种滋味。”

    武子姝笑得更为舒心。

    微生汰带着十万大军,朝东文吴郡挺进,攻城掠地,一连攻下了东文几座城池。

    捷报频传,南修帝龙颜大展,要微生漓早早筹备庆功宴,但微生漓内心却是缠之不去的担忧,微生汰没有临阵作战的经验,性格又有些骄横。

    出兵前微生漓也如秦非煜一般劝谏过南修帝不要出兵东文,南修帝直接驳回了他。

    当初他尽心辅佐的太子如今贵为帝王,他无法再轻易左右皇上已决的圣意。

    果不其然,骠骑大将军攻下几座城池后,觉得东文虽富庶,但军事薄弱,有点不堪一击之感,于是不等援持部队的补给,没有侦查清楚敌情,便深入敌军腹地,中埋伏,伤亡惨重,大败而回。

    十万大军气吞山河而去,所剩不到一半垂头丧气而回,南修帝大怒,拔出微生汰腰间佩剑就要斩了他,旁边的微生漓不顾一切阻拦劝谏,南修帝才饶了微生汰性命,将其免职充军,发配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