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幻明启示录 » 第十九章 太师脱欢

第十九章 太师脱欢

    常皓与也先踏上了前往瓦剌旅程,瓦剌联盟地处草原西北方,定居在阿尔泰山至色楞格河下游广袤草原的西北部,其先祖是在蒙古铁木真兴起前的林中百姓,与克烈人、乃蛮人都有着匈奴血系,所以瓦剌人的长相皮肤白净体格高大,与蒙古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瓦剌各部也是最后归顺铁木真的,所以在蒙古大元衰落后,北元就分成了瓦剌、鞑靼、兀良哈三卫,三大部落联盟。在这三者中兀良哈三卫势力最弱已依附大明,草原霸主之争实际就是瓦剌与鞑靼之争。

    也先一路上向常皓介绍着瓦剌各部的情况,实际在这个时期瓦剌势力还是弱于鞑靼的,就是也先之父脱欢也曾被鞑靼阿鲁台太师俘为家奴,虽后来得返脱欢却深意为耻,发誓誓报此仇。常皓虽然还没有见到瓦剌太师脱欢,但通过也先的介绍也大概对其父脱欢有了一些侧面的了解。

    对于一个曾经战败为奴的人,要何等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苦心经营,才能重振雄风走到今天瓦剌太师的地位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常皓对于这样一位忍辱负重的枭雄心底更多了一层敬意。

    一行人经过数天的跋涉终于来到了瓦剌王都哈尔和林,这里属于现在外蒙的中心地带,是在草原深处克烈王都与回鹘都城的基础上创建的都城,常皓来到此地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王都周围有着繁密林木,遍地的野花,进入都城后常皓更是被眼前的繁荣影响震撼,城中有各族商队匠人的聚集区,还有佛寺、道观,两所清真寺,甚至还有一所基督教堂。各色人等往来嘈杂,就是汉人的匠铺、商家也不在少数。

    也先笑着对常皓道:“兄弟,瓦剌王都的气势如何?我瓦剌可不是只知道打打杀杀的鞑靼莽夫可比的。”

    常皓肯定的答道:“大哥所言甚是,看来我还是太过小看脱欢太师了。能将瓦剌王都治理的如此繁华兴盛,脱欢太师就当得起“雄主“二字。”

    也先大笑道:“兄弟说话真是中听,为兄能叫你来到瓦剌一行,也不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我们赶快去面见我父吧。”

    2人来到脱欢太师所在万安宫,经过悠长的廊道进入大殿。2人快步向面前宝坐之上的老者行礼,等对方答应后常皓才起身正视眼前的老者,脱欢有4旬左右年纪,双目如电眼神犀利,花白的胡须洒满前心,面容刚毅神态威严,一看就是久经磨砺之人。

    脱欢让2人就坐后便打量起常皓,面容一变肃言道:“我儿也先已书信,将你们的计划详细告知,但我可能还是要叫你失望了,如今我瓦剌与明朝交好互为盟友,虽然大明换了皇帝朱棣永乐立开朝,但我们瓦剌与明朝联盟共抗鞑靼蒙古的计划是不可能改变的。你们的想法随对我瓦剌有好处但若是因此破坏了联盟关系,高兴的必定是鞑靼蒙古,况且老夫实际一生仅有3个宏愿:1、统一瓦剌各部使瓦剌再次强大2、取得鞑靼阿鲁台太师的项上人头一雪前耻3、率领瓦剌彻底征服鞑靼各部给草原带来和平。你说相比关西七卫那点利益,我瓦剌会为此舍大抓小么?”

    也先没想到其父脱欢是这么想的,但在2人往来书信中并不是这样的啊,忙上前准备为常皓解释此事,却被脱欢眼神制止言道:“如果你新结识的安达是个连心中想法都说不清的勇武之辈那今天的见面就可以到此结束了。”也先这才无奈退坐一旁未敢言语。

    常皓心中暗赞姜还是老的辣,对脱欢能对自己真实说出心中宏愿,不计人言的自信和勇气相当佩服。常皓知道这就是自己要面临的第一次考验了,要是不能说服脱欢提出的问题,自己想要结盟瓦剌为忠武堂打下关西七卫的地盘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常皓起身来到脱欢前方施礼正言道:“今日能得闻脱欢太师之宏愿,让小侄倍感折服。我常皓随安达也先旅途跋涉至此,正是要向脱欢太师讲解当下时局,以便太师能够更好的做出选择。”

    脱欢闻言微笑道:“你不远千里而来,必有所依愿闻其详。”

    常皓续道:“现今天下争端始于大明、瓦剌、鞑靼三家,而又以鞑靼为三家武力军备最强,顾大明与瓦剌互为盟友共拒强敌,这个情况众所周知我就不再谈了,但太师想必也听闻大明朝堂巨变,朱棣以称帝天下立朝永乐,想必太师并不十分了解朱棣此人吧。”

    脱欢点头示意常皓继续说下去,常皓言道:“朱棣此人虽得位不正,为我大明天下人不耻,但不能否认他是太祖朱元璋皇子中难得的智勇双全之辈,能以800亲卫起兵号令天下藩王相应,并用4年时间就席卷全国推翻建文一朝,这样的勇谋枭雄又岂是一个鞑靼能够压覆的,新帝登朝人心不稳,待朝局稳定人心思归时,朱棣必定倾国之力北伐蒙古诸部,那是草原各部还能安枕无忧么?就是瓦剌也必将陷入与大明的战争之中,到时不仅关西七部、鞑靼、就是瓦剌的地盘也是在朱棣的版图之中的。要知道当年太祖可是一生北伐蒙古13次的雄主,朱棣又怎会不想超过其父向世人证明他的能力呢!现在草原三大部之一的兀良哈三卫也已依附朱棣,我相信不远的将来朱棣必会领兵征战北元各部。”

    脱欢闻言陷入很良久的沉思,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对常皓问道:“老夫对你的判断甚为信服,但又有不明之处,你常家及为大明汉人为何又要不遗余力的推翻永乐一朝,还有就是朱棣既然是枭雄帝王重视开疆拓土,咱们2家结盟抢占关西七部岂不顷刻间引来刀兵怒火。”

    常皓见脱欢态度已有所转变微笑说道:“我常皓既已和也先大哥皆为安达,当会对脱欢太师言明实情,我常家先祖本为开平王常遇春,为太祖转战南北立下赫赫战功,就是在草原之地也是威名远扬的战将,奈何家族英年早逝,好在我常氏在大明勋贵大臣之中根基深厚又与凉国公蓝玉互为姻亲,作为太子朱彪一系的基石抵住也能稳坐朝堂。奈何天不假年太子薨卒英年,太祖因怕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亲族势力过大威胁皇权,才改立吕氏所出庶长子朱允炆,并为了剪出建文桎梏大肆屠杀拥立朱允熥的亲族,我常、蓝2家深受牵连,常氏3门已损其2,为其祖父常森携家人亲族奔逃南北,隐姓埋名得以存留于世。然不管是允炆还是朱棣对我常氏都不遗余力的追查捕杀,我常氏才成立忠武堂誓要拨乱反正拥立太子遗孤朱允熥正统,但公道不在人心成败取决于势力,我才联合瓦剌抢先拿下关西七卫之地,以为发展之基。至于2家联盟会否惹怒朱棣刀兵相向,太师尽可放心这关西七卫也称蒙古七卫,实际尽数为亲鞑靼的蒙古部落贵族掌握,这些部落贵族只信奉蒙古‘黄金家族’正统的鞑靼可汗,对瓦剌这样非‘黄金家族’部族势力和大明异族汉人政权是不会臣服的,故咱们2家才要不等鞑靼兼并七卫之前拿下此地,防止鞑靼进一步坐大。而大明隐患就是鞑靼蒙古,即使心中不愿但也不会贸然发兵与瓦剌开战,毕竟鞑靼虎视在侧才是对明朝最大威胁。”

    常皓见脱欢和也先闻言后频频点头表示赞同,进一步说道:“我从也先大哥处得知,太师生平夙愿就是取鞑靼阿鲁台项上人头欲杀之而后快,只要我忠武堂能立足掌握关西七卫之地,势必帮助太师共击鞑靼完成此愿。这个承诺可为誓言这点永乐朱棣是做不到的。”

    脱欢闻听此言顿时心中疑虑尽去,畅怀大笑道:“贤侄既于我儿也先结为安达,就如我脱欢亲人一般,怎会不相信自家人的诺言呢?贤侄如此雄辩分析更是令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仅凭你这份老道毒辣的眼光和独闯瓦剌结盟的勇气,将来贤侄必定是威震一方的豪杰人物,即使我在你这个年纪相比于你的魄力眼光也不及多亦。”

    常皓忙谦虚笑道:“太师对常皓实乃谬赞了,我之才能如何能与太师相比,就是比之也先安达的勇猛果敢,运筹帷幄的能力也是差之千里的。”

    脱欢看着眼前的2位青年,一个是自己杰出的儿子,一个是儿子这次行动中结识的安达,这2人都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想来自己要达成自己多年愿望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想到此处心中一阵激动,对着2人道:“今日难得相谈甚欢,贤侄更是熟悉时局精辟剖析令老夫心情大畅,咱们一定要酒宴庆贺一番。”言罢就吩咐侍从安排酒席畅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