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江河奔腾的年代 » 第二十三章 开辟彭城战场

第二十三章 开辟彭城战场

    和文艺评论界的观点不同,广大群众对于苏九作品的喜爱是超出想象的,所有人都在为京师和沪港同时出现两位新人作家而兴奋,其中有一人则特别的兴奋。

    马小军是大院子弟,随着家庭走南闯北到过了不少地方,如今的他大学即将毕业,可是生活并没有磨灭他心中的一团火,现实中的一切让他迷茫,因为世界并没有变好,反而开始逐渐变坏起来。

    这让马小军不断的在思考这是为什么,因为是大院子弟所以他可以看到许多人看不到的东西,比如李叔叔家的进口电视,王婶子家的红木家具。

    这些用他们的工资根本买不起的东西堂而皇之的搬进了自己的家,这让他有些不解,可有不知如何去做,直到他看到了沪港文学的月刊。

    放在前面的棋王马小军只看了一遍,故事很不错他却没有什么共鸣,自古文人多牢骚,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直到他看到了后一篇的明日太阳照常升起。

    “原来是这样!”

    马小军反复看了好几遍,一开始他什么也没有看出来,直到有一天他才从夹缝里看出字来,那小说中没有故事,通篇只有两个字,腐化。草木腐化方有蝇虫之生。

    他有一种冲动,如果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呢。作为戏剧学院表演系的学生,马小军知道相较于文学来说,电影才是更受大众喜爱的载体,这样的作品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字中,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它。

    但拍摄电影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此时拍摄电影消耗的是胶片,那是实实在在的烧钱,仅仅依靠他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可是他却并不准备和戏剧学院的人一起,他找到了刚从京大毕业的老朋友赫舍里,赫舍里是满族,父亲就在文化部门工作。

    对于马小军想要拍电影的念头,在京大毕业的赫舍里感觉很是新奇,毕竟拍电影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是新奇的事情,但是赫舍里的父亲在文化部门,他从小就能见到那些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人。

    从小他也有拍电影的想法,但他知道可是拍电影也是一个不小的事情,首先就是要有好剧本,要有资金,要有演员。

    “试一试吧,咱们大学毕业不正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时刻吗。再说了,你不是一直梦想着当导演证明一下自己吗。”

    赫舍里想了想,似乎马小军真是出了一个不错的主意,那个小说他看了之后,脑海中便浮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画面,马拉火车,真假县长,多么让人沉醉的内容啊。

    拍一部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让老头子知道他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去年他从北大毕业便想着去学习戏剧理论,可惜因为眼睛的问题,只能被分配到师范学校当起了老师,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马小军的建议让他看到了希望,拍电影是怎么回事,他是门清啊。

    通过关系得知作者位于沪港的宝钢时,马小军带着赫舍里一起坐上了前往沪港的火车,为的就是可以从苏九的手中拿到拍摄的版权。

    而豫泗酒厂内的苏玖并不知道有两个人正前往沪港准备买他的小说。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显然还是彭城需要的那五吨酒,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因为双轨制的逐步建立,豫泗酒厂在完成计划内的产量后多余的酒水就可以按照市场价进行售卖,送到彭城的酒就是属于这一类型。

    忙活了一周,终于在收到的两千吨散白酒中弄出了,五吨的纯酿精品。这个筛选的功夫可不简单,其中的料头配比是许多酒厂的不传之秘。

    也就是豫泗酒厂的老师傅足够多,靠着人工一点一点的造出了这五吨的新酒。还用了不少的库存原浆。

    这五吨是打头阵的兵,必须是优中选优。为此苏玖和徐卫江都跟车前去,沛泽县就是这一次的目的地,距离泗州不远甚至于骑个自行车都能到,送货的还是那两辆老解放。

    苏玖坐在头车的位置,徐卫江负责殿后,垫子下面带着防身用的棍棒以备不测。

    沛泽县是省内罕见的煤炭产地,有了资源就有了经济,所以在这个地方重工业密集。

    进入到沛泽县的境内,整个空气的质量都在下降,满天的黑烟以及高高竖起的烟囱无不说明着这里重工业的发达,可越是重工业发达的地方,轻工业就越是稀少。

    悲哀隐藏在尘世中,与时俱进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情,它会无情的抛下所有腿脚慢的人,聪明的人早就找好了退路,而盲目的人还活在对未来的虚假幻想中。

    “到地方了!过了这里就是沛泽县的工业区了。”

    路稍稍平坦一些,徐卫江就知道已经到了彭城的境内了,如今的江北地区也只有彭城有钱铺设硬化路面。

    车子一路不停歇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电机厂,门卫看到两辆老解放还以为是来拉货的,查看完证件之后才知道是来送酒的,这一下就像是开水浇了蚂蚁窝,全厂子的人乌央乌央的冲了出来。

    苏玖被这阵势吓了一跳,这来了得有多少人啊,虽然知道彭城的人爱喝酒,可是也不用急成这个样子吧。

    正当苏玖疑惑间,就看到身穿工装的周卫星小步跑了过来,脸上还带着一层乌黑的油渍,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不像军代表,倒更像是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人。

    一看到苏玖,周卫星的手便紧紧的拉着苏玖不放开,生怕让苏玖给跑了。

    “可算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把你盼来了啊。”

    周卫星的态度让苏玖很是不解,即便是沛泽县的工厂再多,也应该是不缺白酒的啊,因为沛泽县这里就有酒厂,沛公酒就是这里生产出来的,年产量超过千吨,除非是突然间消耗量剧增。

    对于这个年代的工人来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酒是粮食做不喝是罪过,国内许多所谓的酒桌规矩实际上都是这个年代产生的,古往今来酒都是贵重物品,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才能有足够多的粮食被酿造成酒。

    看到苏玖的表情,周卫星哈哈一笑,拍了拍苏玖的肩膀。

    “还不是因为南方的事情吗,现在听说是要用我们这边的人换防,我们全市的白酒都被临时抽调过去了,运酒过来至少还得一个月,大家可是一两个星期都没有喝过酒了,你要是再不来,我估计工人们就要去酒精厂偷酒精喝了。”

    这话把苏玖都听傻了,这倒是和北方联盟的军队打仗的时候偷防冻液的故事异曲同工,不至于这样吧,真的这么馋?

    军中饮酒自古就算是一个惯例了,现如今庆功酒,生日酒,送行酒,退伍酒。每年得消耗几万吨的白酒,在以前飞行员受到北方联盟的教官影响,第一次上飞机时还要喝一口压压惊呢,这种恶习随着现代化建设才逐渐消失。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们酒厂的徐书记,这是电机厂的军代表周卫星!”

    徐卫江急忙伸出了手握住了周卫星,周卫星一开始看到苏玖后面的老头子本来以为是什么普通的人物,听到苏玖的介绍才发现居然是厂子的书记,急忙跨出一步握住了徐卫江的手。

    “欢迎你到来啊徐书记,还辛苦您这么大老远的跑一趟,您这次对我们来说,可真是久旱逢甘霖了啊。”

    “周代表,您就不用跟我客气了,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