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江河奔腾的年代 » 第三十三章 正阳三黄鸡

第三十三章 正阳三黄鸡

    所谓的设厂其实也在苏玖的计划中,根据他自己的记忆,在过一年就要放开粮食的统购管制,粮食在市场上便可以自由流通,虽然想要售卖粮食还需要进行申请,但是苏玖却并不打算做粮食生意。

    羊禾作为年产量万吨的酒厂,最致命的一点就在于他需要的粮食很多,之前也说过三四斤粮食才能产一斤的酒,万吨白酒相当于是8000万斤的粮食。

    想要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需要近20万亩的土地,去除掉基础的口粮,想要供应如此巨大的生产量至少需要再翻个倍,而泗州县的土地总种植面积也仅仅只有六十多万亩,也就是说,羊禾完全是靠着全市的粮食统购调拨才能维持下去。

    豫泗酒厂的产量少反而成为了优点,只要和少数的商户签订了合同,便可以供应生产,而羊禾想要拿到那么大一个量的粮食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即便他有再多的人情,用多了也就淡了。

    苏玖开办养殖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羊禾抢粮食。相当于近乎于奢侈品一样的白酒,无论是什么领导当然会更多地选择支持养殖场的建立,毕竟吃肉可比喝酒重要多了。

    即便开办这个养殖场是为了和羊禾争夺粮食指标,苏玖却并不打算胡搞,因为他知道未来国人对于肉食品的消耗量。

    既然要开办养殖场,那么首先考虑的当然就是选定什么品种。未来纵横整个华夏的白羽肉鸡此时还没有在国内出现,要到九十年代才会有大规模的引进。

    所以苏玖选择的还是传统的本土走地鸡,对于养鸡和养牛苏玖选定了两种发展路线,鸡肉是要做到普惠的,自然是产量越高,成本越低越好。

    本土鸡品种之中,三黄鸡是最适合进行鸡舍养殖的,并且这种鸡是肉蛋兼用,从外观上看具有黄色的羽毛、黄色的皮肤、黄色的腿胫等特征,所以称为三黄鸡。与白羽肉鸡相比,三黄鸡的生长速度要慢一些,饲养周期要长一点,但三黄鸡的肉质细嫩、皮薄、肌间脂肪适量、肉味鲜美。

    三黄鸡的原始产地出自宁都县,但是苏玖却并不准备采用那里的原生品种,在此时的三黄鸡品种中,苏玖看重的是正阳三黄鸡。

    与原始产地的三黄鸡相比,1978年正阳县就建立了三黄鸡繁殖场,开始了正阳三黄鸡的品种选育和推广工作。现如今的正阳三黄鸡可以说是一个稳定高产的优良品种了。

    到了下午苏玖便用厂办的电话寻找到了正阳县的三黄鸡养殖场,这个年代就是有这个好处,那就是根本不需要知道电话号,只要说明你要找的人是谁哪个单位,转接员就会帮你找到这个人。

    过了十几分钟,厂办的电话再一次响起,那头传来了一阵爽朗的声音,对着电话大声的喊了起来。

    “喂,俺们这里就是正阳县养殖场,是你要引进我们厂子的小鸡吗!”

    对于这个来自于江东省的电话,养殖场的厂长郑弘志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听到对面想要引进养殖场鸡仔,这可把郑弘志高兴坏了,毕竟这可是第一次有外地的人想要购买他们正阳县的鸡苗。

    花费了这么长时间培育的品种得不到认可,这可为难坏了这一位四十多岁的厂长。

    九十年代的人应该还记得在农村每到春天总会有小贩子拉着小车卖鸡苗,称之为小康鸡。一元钱一只,养大之后不仅仅可以下蛋,而且长成了老母鸡之后最适合煲汤。

    小康鸡之所以称之为小康鸡,实际上是小炕鸡。是在孵化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农户用土炕孵化出来的。农户常常养殖几只“小康鸡”卖蛋补贴家用或自己食用。这种小康鸡实际上就是三黄鸡。

    只是此时的正阳县养殖场虽然培育出了稳定的品种,却一直没有推广出去,因为这种鸡口感没有土鸡好,而且需要吃饲料才能长的快,散养的情况下并没有多少优势,农村养鸡主要用来下蛋。

    这种鸡就是一个土鸡和白羽鸡的中间态,长的比土鸡快,口感比白羽鸡好。

    “我们这里是江东省泗州县的养殖场啊,想要从您哪里拿一些鸡苗进行培育,当然了最好您可以派一些专家来进行指导指导!”

    听到这话郑弘志就决定了哪怕这个所谓的泗州县的养殖场只要几百个鸡苗他也派专人给他送过去,江东省可是一个比较有钱的省份啊,如果能够推广开来,那可是帮了大忙了。

    “你们想要多少鸡苗啊。”

    “稳妥起见,我们暂时只需要一万只。”

    我滴娘咧!郑弘志万万没有想到,所谓的稳妥起见竟然是一万打底。这可需要不少的钱啊。他们有这么多的钱吗。

    “如果您同意的话,可以先派人来我们泗州县的豫泗酒厂进行协商,到了您就找苏玖就行。”

    听到是个酒厂,郑弘志这才安下心来,如果这个年代有谁最有钱,那必然酒厂是算一份的,效益好的酒厂每年的利税就有好几百万。

    挂断了电话,郑弘志的心里也开始盘算起来,一万只鸡苗对于此时的正阳养殖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啊,而且对方既然想要养殖,那就不单单是只购买鸡苗。

    郑弘志找来了养殖场的的销售科长冯二可,看到这个科长的时候郑弘志一下子就笑了起来。

    因为冯二可的脑袋上还沾着几根鸡毛。

    “二可啊,这一次可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事情,江东省有一家酒厂需要购买我们的鸡苗办一个养殖场,我准备将这件事交给你去做。”

    “好,厂长您放心,我指定狠狠的赚他们一笔钱,这些人江东省的人最有钱了。”

    “不不不,鸡苗上你得按照最低的成本给他们。”

    “啥,那怎么不是亏了吗,咱们为了培育这些鸡苗,可是费了不少的功夫啊。饲料,医药,设备,鸡舍,这可都是钱啊。”

    饲料在这个年代是非常值钱的,王石头便是靠着倒腾鸡饲料赚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看到冯二可没有理会到自己的意思,郑弘志还是决定把话讲开了。

    “他买了鸡苗总得需要后续的服务吧,那个时候才是我们赚钱的时候,把市场摊开了,何愁赚不到钱啊。你这一次去最重要的就是把鸡苗都给卖出去。赔钱也得卖出去。”

    郑弘志的设想就是不靠鸡苗赚钱,最好是能让这个豫泗酒厂多买一些鸡苗,这样他们才能靠着后续的服务进行赚钱。

    这个想法无疑是十分超前的,后来许多公司都是靠着低价出售商品,高价提供后续服务而大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