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江河奔腾的年代 » 第四十六章 一流的公司制定标准

第四十六章 一流的公司制定标准

    1984年夏天,一首突如其来的歌席卷了整个沪港,没有人知道这一首的真正名字叫做什么,人们只能通过这一首歌的第一句歌词,将其命名为《徘徊过多少橱窗》。

    他们当然知道这并不是这一首歌的名字,可是这一首歌就像是流星一样突如其来,随后便如同沙暴一样卷动了整个沪港的文艺圈。许多人到现在还能够绘声绘色的讲述其中的故事。

    只不过故事中的主人翁在人们的滤镜之下变了模样,苏玖俨然成为了某一位看不惯东瀛音乐的世外高人,特意选在了木村宏演唱东瀛歌曲的时候前来踢馆,而且还带来了他精心准备的歌曲。一下子就把那个东洋鬼子给镇住了。

    八十年代并不是没有流行歌,如今在国内的流行度第一的歌曲自然就是张明敏在今年春晚上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

    只是这一首歌虽然很火,却并不太受沪港年轻人的喜欢。人们最爱听得歌曲依然是对岸的邓丽君,除此之外自然是小哥的当红金曲一剪梅,这一首新歌的出现就像是寒冬之中,吹进来的春风。

    不仅是沪港的大小歌舞厅,甚至于连一些普通的地方都开始演唱这一首歌,苏玖真的要佩服这些人的能力,东拼西凑竟然真的将这一首歌还原了出来。虽然有一些歌词不太一样,但是旋律却对了七七八八。

    “苏厂长,你就眼看着他们唱你的歌,你也不打算去问他们要钱!”

    作为唯一知道这一首歌真正主人的白麦漪这几日可是憋得难受,正是因为只有她知道这一首歌的源头,所以每到其他人谈论这一首歌的时候她只能装作没有听过的样子。

    一回专卖店,白麦漪便劝说苏玖把这一份功劳承认下来、

    “苏厂长你知道嘛,外界都称呼你为歌神了!我看到有不少的女孩子说要嫁给你呢。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写出这样的歌的。”

    如果苏玖此时是在东瀛的乐坛,他自然是愿意承担这样的名声的,可是他生活在华夏,这里最著名的就是盗版,想要靠唱歌赚钱,无疑是痴心妄想。而且苏玖也不愿意真的去当什么制作人,那是给别人做嫁衣。

    反而他现在正在筹划的一件事才是真真正正赚钱的办法。

    “苏玖,你真的打算开歌舞厅,这一下子投资可要好多钱呢,而且你准备用谁的名义啊。”

    陈克英知道了苏玖的计划,第一个想法就是不靠谱,歌舞厅在华夏绝对算是一个新鲜玩意,虽然看起来这个东西像是能赚钱的,可是究竟能不能成,谁也说不好。而且苏玖还是厂子的领导,按照规定他是不能担任外面的职务的。

    “当然是以和七宝合作的名义啊,归根到底这都是鸡尾酒计划的一部分。我想的办法就是走加盟经营的模式,将整套模板输出出去。”

    苏玖的话将陈克英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什么加盟经营和模板输出,他不懂,可是这一听就是很高大上的东西啊,而且看苏玖的意思是要反向输入到东瀛。

    陈克英脸上的惊愕表情被苏玖尽收眼底,苏玖不会告诉他再过一年的时间,东瀛就将签署广场协议,正是这一份协议导致东瀛的货币大量升值,而这些热钱不断的投资到房地产之中,让这个原本充满希望的国家失去了三十年。

    现在大量的购买东京的地皮,转手就是好几倍的利润。而这个所谓的迪厅的项目实际上只是苏玖想要炒地皮的一个表面的迷雾罢了。毕竟苏玖是一个华夏人,单纯的想要炒地皮必然是要引起那些东瀛人的注意的,可是要是走办实业的名义那可就好办多了。

    而且迪厅的巨额的现金流,也可以让苏玖从东瀛本土的银行借到更多地钱用来炒地皮。这一套运营手段就是后世许多地产系公司的安身之本。

    苏玖秉持着拿来主义当然要来霍霍一下东瀛的市场了。至于以后会不会暴雷,反正东瀛人虱子多了不痒。

    而在此之前就需要在沪港有一个样本,这样才能让东瀛人安安心心上当,苏玖脑海中的沪港地图一闪而过,很快就选定了一个地方,那就是淮海路。看来这一次还是需要好好的忽悠一下七宝,毕竟七宝的钱不拿白不拿。

    当这一份迪厅的合作方案摊开在周兴民的办公桌上时,周兴民整个人都是懵掉的,什么玩意,不去卖货反而要自己开店,这是什么路数。

    周兴民原本一位苏玖创造出来的鸡尾酒只是单纯的一个商品,只需要这边交货,那边交钱就可以,现在怎么玩起了重资产的模式,开迪厅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苏厂长,你之前的项目我都是赞同的,而且我也认为这个鸡尾酒是一个不错的赚钱项目,可是怎么突然之前就变成了迪厅了,咱们不是单纯的卖货嘛。”

    周兴民话里话外是不想参与这个项目了,毕竟搞生产这东西,只要能够把货卖出去那就是赚钱的,里面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可是现如今要开连锁店,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里面人员的工资,客户的选择都是学问啊。

    难不成是苏玖认为自己开了一个酒水的专卖店就把里面的东西学完了,做生意可不是这么简单的,最赚钱的生意往往是轻资产的买卖,所有的重资产的生意到了最后都不赚钱。

    “周厂长,你认为这个项目的赚钱的地方在哪里。”

    “当然是靠着卖酒了,可是我们本来就是生产者,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做经营者呢,经营者的风险是这里面最大的吧。”

    “不,我们不靠卖酒赚钱,单纯的卖产品能够卖多少钱,而且我们的产品你觉得东瀛方面不会复制吗,到那个时候又该怎么赚钱呢,我们卖的是标准,三流的公司卖产品,二流的公司卖服务,只有一流的公司是卖标准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以后所有的迪厅的业务都是按照我们定下的标准,购买我们统一的产品,穿着我们设计的服装,放着我们制定的音乐,这里面是多大的一笔利润啊。”

    苏玖描绘的未来很好,可是周兴民也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靠着这简单的几句话就想打动他有些困难,可是听完了苏玖描绘的东西,周兴民又像是被猫抓一样,难受的要命。

    “苏厂长,你跟我说实话,你究竟要靠什么赚钱,我这心里面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你听说过查尔斯·庞兹吗!”

    听到这个名字周兴民的脸上出现了一些错愕,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这个名字背后所代表着的分量,苏玖想的竟然是这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