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空白的我们 » 父母

父母

    每個人的內心都藏著一個大秘密,一個很深、很大的傷疤,一個難以啟齒的往事。龍康米的成長歷程,那些痛苦的感覺會時時刻刻伴隨著她,她改不掉勤儉節約的習慣,逃不了不堪的回憶,因為它已經根深蒂固。

    我是一個很容易與人共情的人,我知道痛苦中或者經歷過痛苦的人們,很多時候只是想要讓自己的聲音被別人聽到,確認他們正在經歷的是切切實實的事情。

    面對她的往事,我無能為力,但我能讓她所有的情緒有一個歸屬,有一個房間去存放她的喜怒哀樂。

    我們的人生很不一樣,當我聽過、了解過不同人的故事,我真切感受到我自己真的很幸運。

    小時候,我看著自己腿上那個粉紅粉紅的,不大不小的印記,我問媽媽:“為什麼我的腿上有這個奇怪的東西,洗也洗不掉。”媽媽就會笑著對我說:“你腳上這個叫胎記,是被天使吻過的痕跡,是天使守護著你的記號。”到現在我長大了,由心認可我是被天使守護著的小孩。

    人長大了,有些肉麻的話未必能說出口,反而多回家看看,抱抱自己的爸媽才是成年人會做的事。

    可是,背井離鄉的人們,一年當中,抽出多少時間回家看看呢?沒有離開家,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的人們,你們放假有和父母出去玩嗎?下班回家看到為你熱飯菜,留一盞燈的媽媽,你有關心慰問她嗎?

    想必,你們心裡已經有答案了吧!

    我對我的爸媽不多不少都感到虧欠。

    我爸媽出生地都是在農村,翻地、澆水、播種、收割等這些動作是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活,鄰居們對他們的評價是非常樸實的一對農民。

    自從我出生之後,爸媽決定養羊、牛、豬和雞,自然而然,它們成為我兒時玩伴之一。我記得我最愛看的一幕是羊媽媽生羊寶寶的過程,看著生命的誕生,無論我是五歲還是十歲依然會為之感動。

    最搞笑的事,在我三歲的時候,我問我媽媽:“為什麼羊媽媽,牛媽媽,豬媽媽生出來的都是小寶寶,而雞媽媽生出來的是一顆蛋。”

    我媽的回答只能說毫無破綻:“女兒呀!雞媽媽的蛋有兩種:一種是受精蛋,需要雞媽媽的孵化才會有小雞,一種是無精蛋。現在我說了,你是不是也不懂呀?將來你去上課,多聽多問就會懂的。”

    確實,當時的我,完全聽不懂,呆若木雞地看著媽媽,我媽媽寵溺的看著我。

    有一樣東西是我從小到大都很敬佩的,我的所有玩具都是我爸爸親手製作的,例如風箏,木製單車,機械人等等,我爸爸在我眼中就像百寶箱,我只要對他許願,他就會幫我實現。每次我一有新玩具,我就會跑去向我的小伙伴分享。

    而我的媽媽,她烹飪食物的味道是在我村數一數二的好,比得上城市的大飯店。例如餃子,粿,豉油雞,糖醋排骨,甚至是日式拉麵,韓式的炸雞等,她都手到擒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廚師。

    當我讀中學了,思想逐漸成熟,每當看到如此多才多藝又刻苦耐勞的爸媽,我很好奇他們怎麼不去大城市發展。他們對我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從不含糊回答。

    深入了解自己的爸媽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爸爸的手工藝那麼好,是他特意拜師去學習的,他的夢想是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手工玩具設計師。一開始事業確實發展的很好,但後來發生了一些變故,他的身體慢慢出現了問題,因為設計製作一件獨一無二的玩具,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時間,而我爸爸只有自己。長期的工作導致他的手開始變得不穩,有手抖的跡象,他自信心受挫,直接放棄自己的夢想,由大城市回到小小的城市。

    之所以重新開始製作,是因為我。也許是年紀很小,對爸爸製作的每一個動作、工序到完成,我都讚不絕口,一直說爸爸是巨人,是百寶箱,是全世界最會做玩具的人。使他即使手抖也能製作出最漂亮的玩具,也恢復了信心。現在的他,偶爾會接收一些訂單,慢慢的做,享受過程,不再沒日沒夜的趕工。

    而我媽媽,做飯很好吃的原因除了因為有天賦,還因為她繼承了奶奶的手藝。奶奶的工作是一名廚師導師,負責教人烹飪的,而媽媽從小到大都耳濡目染,不管是家裡還是學校,都能看到媽媽煮飯的樣子,每一樣食物的味道就像刻在她骨子裡一樣,不能說百分之一百的複製,但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相似。在奶奶的鞭策下,媽媽也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廚師,她的廚師資歷是從五歲開始到現在,她熱愛烹飪,最愛看到人們那個滿足的模樣。

    至於,為什麼那麼成功的兩個人會回到農村,回歸最純樸的地方。

    原因是因為我。

    中學時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我第一個感覺是:為什麼要因為我而放棄屬於自己的生活。

    現在回想起這句話,我的感受是一樣的,我爸媽真的很偉大。可是父母認為他們不是在犧牲而是在成就自己,遠離繁華的大城市,收起雜心,是在為自己。

    我小時候因為外型比較胖,長得不討人喜歡,總會被同學們欺負,我忍了一段時間,可是他們沒有因為我的忍讓而停止。我有一次回家哭訴自己的遭遇,我爸媽當機立斷,帶我回學校討回公道,可是老師對這些霸凌事件已見怪不怪了,態度冷淡,當下我爸媽知道不能再在這裡上學了。

    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回到根本,回到最純樸的地方,過最簡單的生活,畢竟他們也經歷過社會壓力,也想過不一樣的生活。

    事實上,我們一家三口在農村地方,生活得很開心,很幸福。我從小到大,什麼都不缺,最不缺的是父母給我的愛。

    從一個小嬰兒養育到我出社會,牽著我的小手一步一腳印,跌跌撞撞的走出一條屬於我們的路。一句爸爸媽媽,吃著蕃薯衝他們笑一笑,他們心都融化了,他們從來不限制我做任何的決定,永遠支持我。

    因為我的爸媽,成就了現在的我,一個無所畏懼的我。

    他們曾對我說過:“年輕時吃過的苦,才知道現在的收穫有多甜。”

    “誰說早結婚才會幸福,我們兩個都是晚婚,試過的東西,看到的風景遠比早婚的人們多得多,但最重要是自己不後悔。”

    最印象深刻是有一位外來人士,對著我指手畫腳,說我胖,我黑又醜,我媽聽到後沒有變潑婦,反而心平氣和的對我說:“女兒呀!你知道什麼人是最醜陋的嗎?”我搖搖頭,媽媽接著說:“就是那些內心醜陋的人呀!一個人的心是黑色的,樣貌自然也會變得很醜。你心地那麼善良,長大了一定會是一個大美女。”最後,那個外來人士灰溜溜的跑走了。

    我爸媽不是那種讓我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並不能幫我支付房子的首付,但卻能讓我一直生活在愛的世界裡,保護我,愛著我,給予支持,鼓勵。

    但老實說,他們有時很嘮叨,一直念叨我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被人欺負,有沒有不開心,什麼時候能回家。

    年輕時確實很反感,回答的語氣也很敷衍,草草了事。現在,我巴不得他們每天念叨我,巴不得讓他們快點搬出來和我一起住。

    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

    我成為別人的老婆,父母也成為了申森的父母。

    你們陪我長大,我陪你們慢慢變老吧!

    趁現在父母健在,多陪他們才是王道。

    不要等失去才後悔,也不要因為生氣而說出很多傷人心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