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第五章 新王朝,新气象

第五章 新王朝,新气象

    公元951年新年的第一天,郭威在百官的簇拥下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周,改元“广顺”。年仅二十四岁的赵匡胤同学被任命为东西班行首。通俗的讲就是禁军的东西班首领,负责皇宫的警卫事务,也算是成了一个小领导。慕容延钊,韩令坤,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也各有封赏,各自做了小头领。郭威建立后周后,重用有才能的文臣,崇尚节俭,仁爱百姓,使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显露出国富民强的迹象,也为后任者周世宗继续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所谓的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喽。

    周世宗郭荣当时还是晋王,任开封府尹,并总制天下兵马。赵匡胤同志确实是头脑灵活。虽然当时郭威对其还是颇为看重和欣赏的,但赵匡胤同志主动提出到郭荣的开封府任职(赵匡胤确实眼光毒辣,很早就看好郭荣同志,就像现在的投资高手很早就投资了潜力股,最终是赚回上千倍的利润。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同志的阿里巴巴。)。郭荣早就对赵匡胤有心拉拢,当然对其到来是非常欢迎,双方那可是王八对绿豆,对上眼了。赵匡胤同志由此也慢慢变成了郭荣的心腹人员。郭威在位四年,感到自己身体日渐衰落。为郭荣的顺利接班,对朝中大臣进行了及时安排。任命范质为宰相,王溥同平章事,何徽为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殿前都指挥使,统领禁军,负责整个皇宫的警卫事宜。做好了相关准备后在公元954年,郭威驾崩,郭荣理所当然登基为帝,即为历史上有名的周世宗。郭荣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在位期间立下了“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为了实现上面的目标,周世宗在位期间,对内整顿史治,训练军队,减轻赋税,重视文化,出现了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整体国力上升的向好趋势。一句话,郭荣比较负责,努力干活充分的做好皇帝一职的工作,老百姓也因此过上了好日子,后周国库的钱也多得多了。

    国家有钱了就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所以郭荣同志对外是拳打辽国,脚踢后蜀,手撕南唐,很快就急速扩大了自己的领土,为后续的北宋统一中原地区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对后面的小赵来说真正的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大家可能会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后周对北方的强邻辽国也能放手一博?原来在辽国的天禄五年(即公元951年)时昔日曾经拥立耶律阮的宗室大臣耶律察割发动政变,诛杀了耶律阮。耶律阮遇害后,辽国重臣耶律屋质召集众臣准备讨伐耶律察割,而历史上著名的睡王耶律璟终于在各方势力的妥协下意外登场,并被定为了辽国的下一任国君。不久之后,辽国判乱事件平息,耶律璟顺利即位,开始了自己的统治。耶律璟即位之初面临的情况并不比当年的耶律阮好多少,但他还是依靠宗室力量将各路叛军陆续平定,总算是有惊无险坐稳了自己的皇位。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皇位稍微稳定一些后耶律璟便开始沉迷于游猎,而南方的后周却迎来了名为柴荣的新君。见到辽国的这种情形,精明的周世宗当然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所以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对辽国也发起了数次战争并获得了很大的胜利,为日后北宋的基本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二国的统治者,辽国一方是沉迷游玩、不理政事,后周一方是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故事的发展可想而知。应历八年(958),后周多次进攻辽国,耶律璟却“射鹿诸山,不视朝”。次年,后周连续收取三关三州,共十七县的土地,但由于征战途中柴荣突然病重并最终去世,辽国这才得以保住了此前从儿皇帝石敬瑭手中得来的幽州。应历十四年(964),耶律璟一口气在白鹰山游猎数月,回宫后又开始通宵达旦地饮酒作乐。正是在这一时期,每天日出而睡,日落而饮的耶律璟获得了“睡王”的绰号。另一方面,《新五代史》和《契丹国志》都记载说耶律璟身体有疾,不能接近女性,也厌恶看见女人。因此,尽管身为一国之君,他却“嫔御满前,并不一顾”,甚至身边的侍者也都是宦官,没有宫女。如果只是贪图享乐而不理朝政,耶律璟最多只能算是个昏君,但他酒后失去理智,无端处死了许多近侍、仆从,便完全堪称暴虐滥杀了。应历十九年(969),耶律璟于行宫中被几个近侍所杀,按照《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说法,当时耶律璟索要食物而不得,便立刻表示要杀掉厨子辛古,结果反而被辛古联合近侍小哥、盥人花哥等人杀害。综上所述,对应后周时期的耶律璟确实堪称辽国最特立独行的皇帝,即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他也相当特殊。抛开不近女色这一点,耶律璟是个不称职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要么不理朝政,要么便是颁布严刑峻法,大肆排除异己。也难怪就连脱脱都要在《辽史》中嘲讽他道:“赏罚无章,朝政不视,而嗜杀不已。变起肘腋,宜哉!”

    只是可惜的是,正当郭荣(柴荣)紧锣密鼓准备一鼓作气夺取幽州地区时突发疾病,不久就非常可惜的竟然病重不治直接去世了。周世宗柴荣在位仅有六年,年仅三十九岁就去世。实在是天妒英才,假使柴荣能再多活十年,可能幽州地区已回归中原王朝,历史的走向也就大大不同了。尽管后周郭威,柴荣仅仅在位十余年,但二任皇帝都较有作为,都是值得后人尊敬的明君。正是二人的努力使后周国力远超其他割据政权,后世史家称周世宗柴荣“神武雄略,实是一代之英主也。”此评论对柴荣来说确定也是名至实归,无夸张之处。为什么对周世宗的称呼,一会儿是郭荣,一会儿是柴荣,这个读者可能也知道。后面我们也会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的原因。五代时期,从朱温建立后梁至后周柴宗训让出帝位,仅仅五十多年的时间却经历了五个朝代,经历了十四个帝王,帝王换位如走马换灯,而且几乎都是无德无能之辈。期间只有后周的郭威,郭荣(柴荣)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值得肯定。也为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的北宋基本能统一中原地区打下了雄厚的基石。

    注:郭荣本姓柴,邢州龙山冈人,是郭威夫人的娘家侄子,从小跟随郭夫人长大,跟随郭威左右。郭威膝下无子,就收柴荣为义子,改姓郭。登基后,改回本姓柴姓。更详细的内因还请同志们自己查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