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一百0八章 西北烽烟起(五)

一百0八章 西北烽烟起(五)

    至此康定元年(1040年)七月,52岁的范仲淹重新出山,他将继续建功立业,并完成一次永载史册的蜕变。从此以后范仲淹将从一个书生,变成一个纵横沙场的名将。

    那么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后,范仲淹又将如何表现呢?一个进士出身根本没有打过仗的文人,又能否胜任武将这个职位呢?天才,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最终轻松的解决问题。范仲淹就是一个这样的天才。所以范仲淹很快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到了全新领域的基本要领,范仲淹通过自己的思考就发现了战争的奥秘,并基本掌握了战争的规律,成为了宋夏战争中的一个主动者。范仲淹通过自己的思考认为战争中弱者讲究速度,强者讲究实力。在西夏和宋朝的对抗中,从总体上来说大宋强西夏弱,这是不争的事实。西夏一个省的赋税,比不上宋朝的一个郡的收入,双方的人口总数更不在一个等级范围内。但是西夏对阵大宋的军事力量相比较占有局部的优势(大宋要同时面对西夏和辽国二个危胁),士兵的勇气也略胜一筹。

    既然宋朝比西夏有钱,宋朝比西夏人多,宋朝还能切断西夏的经济。那么占了诸多优势的宋朝为什么要跟西夏一决雌雄、一战定乾坤呢?宋朝要跟西夏打持续战、打消耗战,以自己强大的实力耗垮西夏,这才是正道!这就是范仲淹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

    天才就是天才,把握了战争的战略问题方向问题才是真正的帅才。确定了积极防守与西夏打消耗战的总体战略后,范仲淹开始大规模地修筑城池调兵遣将。毕竟即使有一个好的防守战略,也得有一条坚固的防守线才行。否则这一切仅仅是纸上谈兵罢了。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要充分的重视敌人。一千年前的范大人显然也深深的知道这一点。

    在布置防线时范仲淹主要干的事情如下:范仲淹干的第一件事情:高筑墙,广积粮,修筑各种防守要塞。估计三百年后的刘伯温向朱重八提出的建议也是从范大人这里学习去的。不管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都秉持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永恒的真理。范仲淹深知粮草的重要性,所以他一上任就立刻率领军民开荒种田、兴修渠堰、建造仓库、储备粮食。在他的率领下,边关开垦了数十万亩良田,收获的粮食足够十年之用。除了广积粮外,范仲淹还派人详细调查了境内的所有防守城寨,考察它们的使用情况。范仲淹下令只要是有用的城池,全部花费重金修筑,没有用的城池,全部拆除重建。这样做的结果是--范仲淹将境内所有的城寨,全部联合在一起,建立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绝对能够抵御李元昊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甚至是炮兵的进攻了。

    除了慢慢地修筑城池外,范仲淹还能快速地在敌人眼皮底下修筑城池,其修筑速度之快,完全能够载入史册。这座范仲淹快速修筑的城池,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顺城。范仲淹在考察地形后,发现一个叫后桥川的地方,是李元昊出兵的必经之地。范仲淹就想,若在这里修筑一个城池,就等于是掐住了李元吴的咽喉,彻底卡住他的出兵要道了。话虽如此但李元昊也不是一个傻子呀。你在他眼皮底下修筑这么一个规模巨大的建筑,他还不跟你拼命呀。因此若想修筑这座城池,就得跟李元吴耍耍计谋、斗斗智商了。在修筑大顺城时,范仲淹先秘密派遣自己的儿子范纯祜和番将赵明先出发,秘密占据了后桥川。随后他自己率领一队兵马故意漫无自的前进,像一只没头苍蝇样到处乱撞。

    范仲淹的这种举动不仅迷惑了西夏军,也让自己的将士们困感不已。由于事先没有和将士们说明情况,当时大家一时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范仲淹到底要干什么。等范仲淹率大军到柔远时,范仲淹突然下令,大家立刻跟我去后桥川修筑城池。兵贵神速,范仲淹就这样率领大军很快将大顺城修筑了起来。等李元昊发现情况不对时也率领三万大军赶来拆迁时,一切都晚了。范仲淹早已修筑好了一座城池,安心的等待着李元昊。

    当然了李元昊的脑袋运转速度也不算慢也是尽快赶来阻止了。但问题是他碰到的是范仲淹,真架不住范仲淹的修筑速度呀!那么范仲淹修筑这么一座城池,用了多少时间?

    史称“旬日”也就是说,范仲淹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修建好了一座城池。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三六卷》称:“庆之西北马铺,当后桥川口,深在贼腹中。范仲淹欲城之,度贼必争,密遣子纯佑与番将赵明先据其地。引兵随其后。诸将初不知所向,行至柔远,始号令之,版筑毕具、旬日城成。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就修筑好了一座城池如此速度,肯定能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那么这种旬日而成的城池,艰固吗?会不会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呢?事实证明,咱们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范仲淹修筑的城池,绝对是良心打造,坚固无比,不然怎么称得上是千古第一名臣。

    让时间推后26年,也就是公元1066年,即宋治平三年、西夏拱化四年,当时不管是范仲淹,还是宋仁宗,抑或是李元昊,都已不在人世。这年秋天西夏的第二代当家人李谅祚以“侮辱其使”为由发动十万大军攻打大顺城。结果就在大顺城,李谅祚吃了一场极大的惨败之仗,而且为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由此可见大顺城的坚固程度。史料记载为了打造自己的“无敌舰队”,范仲淹一到前线,就到处选择精兵强将。就此范仲淹发现了宋朝军制的一个堪称荒唐搞笑的弊端。

    原来宋朝军制里有这么一个规定,多大的官带多少兵。副署一级的军官可以带一万名士兵,铃辖一级的军官可以带五千名士兵,都监一级的军官,可以带三千名士兵。这种体制,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每次打仗不管敌人来多少人,一定是官小的带人少的官员先出阵,等他们战死了,再由官大的带人多的官员出阵。这样的结果导致宋朝低级将领阵亡严重,很多小兵也不愿意升级了。毕竟小官面对大敌,只能带着士兵以卵击石主动送死,即便侥幸活着回来,功劳也会被官大的将领抢走。宋朝的这种军事制度,完全是一种“取败之道”。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打赢李元吴,也就是一个只能梦不能想的“梦想”了。面对这种局面,范仲淹立刻进行了军事改革,他把原先的部队全部打散取各部精兵,组成了六支主力部队。每支部队三千人,总共一万八千人,分给六个将领管理,让他们协同作战。按照范仲淹改革后的制度,“量贼众寡出战”,即若敌人来得比较多,这六支部队就一起上,协同作战。若敌人来得少,这六支部队就分批上阵,攻击敌军。这样就改变了原先“官小先送死”的局面,士兵们有了一个盼头,大家争先恐后地出阵,史称“士气大振,莫不思战”。

    除了选择精兵外,范仲淹还注意提拔那些猛将。在范仲淹的选拔标准中,他以“唯才是举”为原则,提拔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将领。甭管你以前是干什么的,是厨子、商人、逃兵,甚至抑或是杀人犯,只要你有真本事愿意为国效力,就能在他麾下得到重用,建功立业。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在这种选拔体制下,范仲淹提拔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有种世衡、王信、范全、周美、刘拯、谢运行、葛宗古、黄士宁等等。这些人都成为边境上的名将,成为李元昊的死敌。

    范仲淹到任后,经过调查后针对沿边军队编制和作战方式不合理的现状,进行大规模的整顿和变革。宋朝军队官制,有总管、铃辖、都监等级别。其中总管额定带兵为一万,铃辖五千,都监三千。作战时不管敌军什么情况,都由低级军官率领弱旅率先出战,高级将领率领精兵在后面压阵。范仲淹对此僵化的作战方式深恶痛绝。他说:“选派谁出战,需要根据战斗的具体情况决定,怎么能这样死板呢?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他对鄜(fu)延路各州驻军情况一一了解,检阅军队,派素质过硬的将领日夜训练,根据敌人数量多少,作战能力高下,让他们轮流出战,锻炼兵力。然后从每队挑选出一十五名作战能手,一人对口帮扶十人对其他士兵进行指导,提高部队训练水平。范仲淹积极训练士兵,部队作战能力很快得到提高,由此也陆续收复被占领的营寨,如金明寨、塞门寨等。鄜延沿边防线得到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