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一百六十一章 更加残酷的斗争(三)

一百六十一章 更加残酷的斗争(三)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即将走向考场,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挑战,苏轼兄弟将如何表现呢?这个让做父亲的屡败的科学考试,又会否难住这对“天才少年”呢?

    父亲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正式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这两人正锐意诗文革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到第二名的成绩。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当时即使是欧阳修看完这个典故也懵了。他是当时文坛公认的大儒,饱读诗书,结果在自己的脑袋中转了无数的圈也不知道这个典故出自何处。

    虽不知道这个典敌,但欧阳修非常欣赏这篇文章。而且他认为,普天之下除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外,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种文章了。因为在宋朝,科举考试有严格的“糊名制度”,欧阳修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但他却深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曾巩无疑。

    为了避嫌怕别人弹劾自己照顾门生行徇私舞弊之事,欧阳修忍痛割爱,把这篇爱不释手的文章排在了第二位,给了这个“曾巩”一个榜眼的头衔,同时把第二名的文章排列第一让第二名当状元郎了。

    结果正式发榜后,欧阳修见到结果大吃一惊。原来写这篇文章的人并不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而是自己不认识的苏轼。而当了今科状元郎的正是自己的得意门生曾巩。知道了这个结果后,欧阳修那是又羞又臊,他立刻办了一桌酒席,请来苏轼当面谢罪。酒席宴间,即使知道了这样一个事情苏轼也没有耿耿于怀,一直谦虚谨慎,对欧阳修以礼相待,苏轼的豁达情怀远不止这样一件事情,所以苏轼给后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一个豁达乐观的至情之人。

    在一番愉快的攀谈后,欧阳修终于还是按捺不住,问道:“老夫一直有一个疑问,你考卷中那个皋陶的典故,出自何处?”苏轼道:“回大人,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欧阳修听到这个回答反而更懵了。因为《后汉书·孔融传》里欧阳修可以确信没有这个典故。苏轼告辞后,欧阳修立刻找来《后汉书·孔融传》,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果不其然书中根本没有这个典故。欧阳修只好再次向苏轼请教。欧阳修问道:“你考卷中的典故,真的是出自《后汉书·孔融传》?”苏轼回答道:“真是如此。”欧阳修困惑道:“那就怪了,为何老夫找不到?”苏轼回答道:“确实是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只不过,我在引用的候,修改了一下。”苏轼将自己改的内容,解释了一番。

    原来在《后汉书·孔融传》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当时曹操消灭了袁绍,把袁绍漂亮的儿媳妇甄氏赏给了曹丕。听说此事后,孔融嘲讽道:“昔日周武王伐纣,灭了商朝后,把妲己赏赐给了周公。”曹操懵了,曹操找来孔融,问什么意思。孔融回答道:“以今天主公所的事情来看,昔日武王所以会这么干。”曹操才恍然大悟,原来孔融是在“指桑骂槐”。苏轼告诉欧阳修:“我之所以这么写,就是借用孔融的思想。我想尧为人宽厚,即使重用了皋陶这样严格的司法官,也会用刑宽仁。因此我就样写了。“

    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

    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程氏病故的噩耗。二兄弟即刻随父回乡奔丧。就这样,从嘉祐元年开始苏轼兄弟一直在四川老家守孝,没有步入仕途。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三年已过,苏轼兄弟终于可以再次“出山”了。于是他们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于嘉祜五年(公元1060年)二月,第二次来到京城开封。这一次重回京城,苏轼兄弟是打算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因为们是“举家迁往”京城的,已经没有后路了。然而明明没有了后路,苏轼兄弟却拒绝了朝廷的官职,他们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继续读书去了。原来苏轼兄弟打算参加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八月的一个高级公务员考试。

    这个高级公务员考试,就是朝廷不定期举行、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选拔特殊人才的制科考试(或者说是制举考试)。这种考试,利端有二个方面。

    第一,皇帝亲自监考,自然能获得满意的人才。

    第二,考试形式自由,朝廷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可以开什么科考试。

    当然有利就有弊,这种考试的赞端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太难考了!皇帝亲自监考,自然要精益求精,务必得到最满意的人才。因此这种考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有史学家做过统计,在两宋三百余年里,其开科举108榜,录取了42457名进士,但考中制举者,不过40多人而已。虽然制科考试的录取录低得惊人,但是一旦录取它的回报也同样高得惊人。毕竟这是皇帝亲自举行的考试,中举者就直接变成“天子门生”。从此以后有皇帝这棵大树罩着,肯定能以火箭的速度上升了。

    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努力备考的苏轼兄弟,在参加考试时却惊讶地发现他们参加的这次制科考试,堪称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少的一次,根本就没有人与他们竞争。这么多的考生面对这样的机会,人都到哪里去了?本来想参加的考生都被他们吓跑了!原来在考试前,韩琦看见那么多“不自量力”的人来报名参加考试,就幸灾乐祸地对众人道;“二苏都准备参加这个考试,你们也敢跟他们同场竞技?”

    大家一听大名鼎鼎的苏轼兄弟要参加考试,那还考个啥呀!苏轼的文章名满天下,就连文坛领袖欧阳修都对此人极力推荐,我们跟他竞争,不是自取其辱吗?于是绝大部分的考生都没这个胆量参加制举考试了,除了两个不怕死的或者说还想撞撞大运的人,基本就没有人参加这次制举考试了。对比以前动不动就上百人参加,这次只有四个人参考,二苏的“威力”在当时的学子心中是可想而知了。

    名满天下到了这个地步加上皇帝喜爱、宰相重视,二苏的中举也在情理之中了。然而当时没有人想到,在这次考试中,大苏即苏轼轻松中举,小苏即苏辙却惊险连连,不仅差点没有中举,还几乎引来一场杀身之祸。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次制举的考试题目叫《贤能方正能直言极谏》。大意是说大臣要实话实说,给皇帝直言进谏。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苏辙真是实在,竟然真的实话实说了。苏辙是这样写的--

    我来京城后,听路人说,宫内美女佳丽无数,皇帝整天在后宫饮酒作乐、纸醉金迷、腐败奢靡。皇帝既不关心百姓疾苦,也不跟大臣讨论治国大计,怠于政事、滥用职权、横征暴敛……可想而知,看见这篇文章,负责审稿的官员立刻傻了。苏辙这么写不是在诽谤当今圣上吗?于是他们联名上奏,要求对这个犯上乱言的苏辙治罪!眼着苏辙就要遭遇一场灭顶之灾了。好在就在这个时候,他命中注定贵人出现了。这个贵人就是司马光

    当时司马光告诉群臣:“本次考试的题目,不就是让考生直言进谏实话实说吗?苏辙这么说有错吗?虽然苏辙在道听途说下,诽谤了当今圣上,若皇带以这么一点小瑕疵为由,真的治了苏辙的罪,恐怕以后天下人都不敢说话了。“

    最终在司马光的据理力争下、苏辙有惊无险最终是涉险过关。当然没有司马光的进言,宋仁宗也会录取苏辙,也不可能由此而真正的治苏辙的罪。有了司马光的进言,仁宗更加不会治他的罪了。毕竟人家可号称“仁宗”,而且这位仁宗也非常喜欢苏轼二兄弟,应该不会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把他们拒之门外。这次制举考试后,宋仁宗大笔一挥,给了苏轼一个非常好的成绩--第三等,

    制举考试分为五等,第三等虽然位居中央,看似不高。但大家要知道,在宋朝的制举考试中,第一等、第二等都是虚设,根本没有录取过一个人,录取的最高等级,就是第三等。苏轼以第三等的成绩被录用,已经是事实上的最高等级了。相比哥哥的等级苏辙虽然也被录取了,但为了平息众怒,朝廷仅给了他一个第四等。当然第四等成绩也不错了成功通过了制料考试,苏轼兄弟成了朝廷重点培养的干部用当时的人们最简洁的记录就是,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辙被授商州推官。父亲苏洵授秘书省试校书郞。老父亲苏洵虽没有功名,也算是实现了父以子贵,也获得了朝庭授予的一个官职。

    为此,苏轼这个年轻人在1061年的十一月,带着妻子王弗及刚出生没有多少时间的儿子苏迈上任去了。经过地方任职的四年打磨,苏轼回到了开封。并被任命为馆阁直史官。苏轼进入馆阁后,一边刻苦学习,一边时刻准备朝庭的召唤,准备建功立业,报效朝庭。但是没有等来建功立业的机会,却迎来了二个亲人的去世。

    苏轼没有想到的是,朝廷的召唤没有到,两个巨大的噩耗,却不请自来了。第一个噩耗就是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先他而去了。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苏轼的夫人王弗病逝,享年27岁。苏轼的这位夫人,是他参加一个比赛得来的“奖励”,二人的结合也是一段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