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二十二章 宁宗不宁

三百二十二章 宁宗不宁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宋宁宗赵扩是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和李皇后所生的第二子。

    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出生于恭王府邸,属相鼠。传说宁宗的母亲李皇后梦见一个大太阳坠落到庭院里,用手承接它,从而怀孕有娠。直到宁宗出生当天夜晚,祥光绕室。听起来好像应该是一位能有所作为的君王,实际上屁也不是。

    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授予明州观察使,封英国公,十二年(1185年)三月封平阳郡王,十六年(1189年)三月进封嘉王。

    绍熙五年(1194年)为太子,不久继位。宋宁宗继位时,其父宋光宗尚在,改太上皇,名义上宋光宗禅位给宋宁宗,实际上是赵汝愚、赵彦逾、叶适、徐谊等朝臣以宋光宗无法执丧为理由,透过外戚韩侂胄从中连络,获得高宗吴皇后支持所造成的宫廷政变,逼迫宋光宗让位。

    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孝宗去世,光宗却以病为辞,不肯主持丧礼。大臣们只好请太皇太后吴氏代替光宗举行祭礼。大臣又奏光宗说:“皇子嘉王扩,一向仁慈孝顺,应立于储君,以安定人心。”光宗立即批示:“历事岁久,念欲退闲。”在举行祭礼时,赵汝愚等率文武百官在孝宗灵柩前请求太皇太后吴氏宣示光宗禅位诏,太皇太后吴氏宣读:“皇帝心疾,未能执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闲,皇子嘉王扩可即帝位。”读毕,立即登位。

    赵汝愚出来后,把太皇太后的意思告诉宁宗。宁宗坚决推辞道:“恐怕会背负不孝的罪名。”

    赵汝愚说:“天子应当以安定社稷、国家为孝,如今朝廷内外忧心忡忡,害怕混乱,万一发生意外变故,置太上皇于何地?”大臣们这才把嘉王赵扩从人群中拥出,赵扩却推辞说:“上告大妈妈,臣做不得,做不得。“太皇太后吴氏立刻命太监说:“去拿黄袍来,我亲自给他穿上。”赵汝愚立即率文武百官跪拜,三呼万岁。赵扩登位,史称宁宗。

    宋宁宗继位后,重用了使其登上皇位的赵汝愚和韩侂胄两位大臣,任命赵汝愚为宰相,韩侂胄为枢密院都承旨,册立韩夫人为皇后,韩侂胄由此得势。

    韩侂胄(tuōzhòu)(1152年11月6日-1207年11月24日),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从总体上可以定义他为爱国大臣。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

    韩侂胄以恩荫入仕,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1194年),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人策划绍熙内禅,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以“翼戴之功”,初封开府仪同三司,而后官至太师、平章军国事。韩侂胄任内禁绝朱熹理学,贬谪以宗室赵汝愚为代表的大臣,史称“庆元党禁”。他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秦桧官爵,力主“开禧北伐”金国,因将帅乏人而功亏一篑。

    开禧三年(1207年),在金国示意下,韩侂胄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劫持至玉津园杀死,函首送到金国,两国达成议和,卒年五十五岁。

    韩侂胄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十月八日,年轻时以恩荫入仕,历任閤门祗候、宣赞舍人、带御器械,淳熙末年官至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

    绍熙内禅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太上皇宋孝宗病逝。宋光宗与父亲宋孝宗素来不和,以患病为由,拒绝主持丧礼。朝野内外对此议论纷纷。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与韩侂胄、殿帅郭杲等人谋议,决定发动宫廷政变,迫使宋光宗退位,拥立皇子赵扩为皇帝。当时,太皇太后吴氏尚在,住在慈福宫中。韩侂胄因是吴太后的外甥,被遣往慈福宫,密告谋议。他通过慈福宫内侍张宗尹、重华宫提举关礼,先后向吴太后进言,终于取得吴太后的支持。赵汝愚又命郭杲率殿前司进驻大内,进行军事布置,控制皇宫。

    这年七月,吴太后在宋孝宗灵前垂帘,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宣布光宗退位,由太子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韩侂胄本欲借此定策之功,获取节度使之职。但赵汝愚却认为“外戚不可言功”。

    最终,韩侂胄只升一阶,授为宜州观察使。他大失所望,对赵汝愚怀恨在心。当时韩侂胄还兼任枢密都承旨,负责传达诏旨。他逐渐获取宋宁宗的信任,便开始伺机打击赵汝愚。宋宁宗即位后,赵汝愚升任右丞相,以独相的身份执政。他引用理学人士,推荐朱熹为皇帝侍讲。当时,朱熹多次进言,认为应厚赏韩侂胄而不让其参预朝政。但赵汝愚却不以为意。后来右正言黄度欲上疏弹劾韩侂胄,却因谋划败露被贬斥出朝。朱熹、彭龟年又先后攻击韩侂胄,也都遭到贬官。

    同年十月,韩侂胄进拜保宁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但对赵汝愚的怨恨却日益加深,本来合作的双方却因自己的所谓利益关系日渐紧张,所谓的格局也就这样,所以注定这一伙人不会有大的成就。当时,知閤门事刘弼因未能参与绍熙内禅,也对赵汝愚心怀不满。他对韩侂胄道:“赵丞相是想独揽拥立大功,您岂止是不能得到节度使之职,恐怕还会被贬到岭南边荒之地。您只要控制台谏,便可保无忧。”韩侂胄遂通过内批,将监察御史吴猎免职,任命亲信刘德秀、杨大法、刘三杰为御史,逐渐控制了言路。他还将参知政事京镗引为同党,共同对抗赵汝愚。赵汝愚的地位受到威胁却还不自知。

    庆元元年(1195年),韩侂胄指使右正言李沐,奏称赵汝愚以宗室之亲担任宰相,不利于社稷安定。宋宁宗遂免去赵汝愚的丞相之职,将他外放为福州知州。太学生杨宏中、张衟、徐范、蒋傅、林仲麟、周端朝上疏保救赵汝愚,结果遭到贬官处置。当时,朱熹、彭龟年、黄度、李祥、杨简、吕祖俭等人皆因攻击韩侂胄而获罪,朝官因议论韩侂胄而遭责罚的达数十人。

    赵汝愚罢相后,韩侂胄升任保宁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并通过向宋宁宗荐用亲信的手段,掌握实权。他指称理学为伪学,以此打击理学人士。言官何澹、胡纮弹劾赵汝愚,称其放任伪学泛滥,并有十项不逊之罪。不久,赵汝愚又被贬到永州(治今湖南零陵),途中因病在衡州(治今湖南衡阳)停留。衡州守臣钱鍪在韩侂胄指使下,对赵汝愚百般窘辱,致使赵汝愚暴病而死。在内斗中,韩侂胄是痛下杀手,他的这种行为也为自己的被杀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