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最有钱儿的朝代 » 三百五十五章 回顾总结

三百五十五章 回顾总结

    历史终究走到了那一步,大宋终究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那么,宋朝弱的原因是什么?首先是先天发育不良,宋朝承接了五代乱世后的中原天下;其次是失去了先发优势,幽云十六州和北方长城都在竞争对手手里;第三是草原的内部自组织太凶猛,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唐末以来,先是沙陀人称雄山西,再是契丹人跨过长城、甚至一度饮马黄河,后是女真人投鞭淮河、甚至一度冲破长江,最后则是蒙古人打遍整个欧亚大陆。中间还不算党项人来了一个爆发式崛起。两宋就没有出手的机会。

    那么宋朝内部呢?军队羸弱不堪、文官党争不休、皇帝庙堂失策,难道不是原因吗?帝国一旦建立,总会实施内部去军事化,然后在边缘地带赎买暴力。帝国内部就不可能强兵林立,如果内部高度武装,那还是藩镇割据,而北宋就是五代乱世之后的第六代。所以军队羸弱不是宋朝一朝的问题,而是所有王朝的问题。建国之初,军队风光无两;中期之后,想强也不允许。宋朝多名臣,名臣不是搞党争搞出来的,而是干事情干出来的。明朝多奸臣和忠臣,忠臣和奸臣才是搞党争搞出来的。所以党争最厉害的不是宋朝而是明朝。可以说北宋的士大夫一直很努力,直到南宋后期才出现了史弥远,贾似道这样的奸臣。而唐朝的党争也要比宋朝厉害。李林甫大权独揽,发动了大清洗运动,宰相举起屠刀都准备干太子了。而安史之乱的诱因就是宰相杨国忠与节度使安禄山的政治斗争。联金灭辽,从结果看肯定是愚蠢透顶了。但如果成功呢?宋徽宗必是一代明主,而赵匡胤和赵光义在他面前也要暗淡下来。至于联蒙灭金,就是没有的事。后期,孟珙兵入蔡州终结大金,那是趁机抢地盘。金朝肯定要死而且马上要死,南宋就一定要趁机向北拓展一个战略纵深。后来的端平入洛,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所以宋朝“弱”的原因,不能只从内部找,也要从外部找,或者说从局面和形势上找。生不逢时,生在了一个草原崛起的时代,才是“弱宋”之所以弱的主要原因,这并不是推掉自己责任的借口而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不管什么原因,代表了更为先进文化的南宋政权在北方草原民族的铁路之下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政权。这样的结局总让人有说不出的无奈。不管怎么样,宋朝也是在一代伟人宋太祖的万丈豪情之下建立的一个新王朝,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单单从文化的角度而言,宋朝审美领先世界一千年至今还是可以傲视全球。如果说盛唐表现出雄壮豪迈,气象万千,金戈铁马的强者之态;那么宋代则展现出闲适淡雅,宁静飘逸,绵软细腻的柔美之姿,一直给人以纤弱内敛的印象。然而这并非历史的全部。事实上赵宋国祚绵延三百余年,虽战乱不断,家国沉浮,但却是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最富裕的朝代。在深厚的物质财富和文化底蕴之上,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字画瓷器,神韵形态都达到历史巅峰。论及生活的雅致和审美的品位,甚至千年之后也难望其项背。

    现代生活节奏是如此很快,追逐世俗名利,流于行色匆匆。但你的生命不应一直“烽火扬州路”,只惦记“西北望,射天狼”。也应时常放慢脚步,体会“风箫声动,玉壶光转”的烂漫时光,现代的我们完全可以从宋人那里,汲取雅致生活的智慧。

    宋代如今已不再只是朝代的名称,而演变成了艺术史中一个独特的美学符号。宋朝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是自上而下的,宋徽宗就曾亲自编撰《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完整整理前世收藏的书法和绘画。“穠芳依翠萼,焕烂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残霞照似融。丹青难下笔,造化独留功,舞蝶迷香径,翩翩逐晚风”不由令人感叹,一个帝王竟对美有着如此细腻的体悟。虽然从治国上来说,宋徽宗是完全失败,但也不能否认其在文化上的贡献。

    宋历代君王都崇尚文治。成熟的哲学思想,赋予宋代美学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和至纯至雅的独特风貌,成就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