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复仇的大手 » 第二十四章 罢工危机

第二十四章 罢工危机

    到了五月,公司接连接到几家知名企业的大单,而且货期还比较紧。工厂得大量加班才能按时交货,原本就人手不足,加上周正阳离开时带走了大量的技术骨干,加上各种谣言的人心涣散。

    现在又赶上货期紧急,刘胖子叫来几个保安,上班之后就把车间大门给锁上,只准进,不准出,直到下班的时候才把车间大门给打开,企图以这种封闭的方式来强迫工人加班。

    这个时候有少量工人开始变相罢工,有的是消极怠工,不是请假就是不愿意加班,有的干脆在上班的时候开小差睡觉,甚至有的为了消极抵抗,把产品故意做成残次品。

    刘胖子对这一部分工人也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就是炒鱿鱼,逼迫他们离职,但是却不给他们发放工资,他嘴里骂骂咧咧的,“打工的还挑三拣四,不想干,给我卷铺盖,滚蛋,外面有的是人。”

    这是他长期屡试不爽的管理经验,从来没人敢反抗,因为工人们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只得忍气吞声,俗话说,人在屋檐下,那能不低头,何况在这里,能找到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还真不容易,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采取隐忍的方式。

    但这一次不一样,工厂拖欠的工资太久了,看着自己的老乡或亲友被炒鱿鱼,看着那些像牧羊犬一样凶狠霸道的保安,把刚开除的工人们像羊群一样驱赶出工厂的大门,这一下点燃了工人们长期积压下来的怒火,这个厂大都是湖南人和四川人,而且来自相连的几个县,在家乡很多都彼此认识,再加上这两个地方的人血性刚烈,只要有人被欺负,其中一个人出来做领头羊,有了领头的,后面马上就会有人开始追随,吆喝或是呼喊。

    然后追随者越来越多,事情就变得不可控制。

    许志林见到宿舍门口东一堆西一伙的聚集着很多人,酝酿着罢工,大家七嘴八舌,义愤填膺。看样子,他们准备以罢工的形式向厂方表达诉求。

    只要有人带了头,一下子捅了马蜂窝。工人们开始大面积罢工,要求厂方补发前两个月的工资和提高食堂的伙食质量。当时总厂三四千名员工只有一个食堂,食堂只有十来个窗口打饭,很多时候排队都要一两个小时。等吃上饭,饭菜都已经凉了,上班的钟声也已经响了。

    工厂行政部按每个工人每天七块的生活费承包给刘胖子,刘胖子找来他的亲戚负责食堂的生产运作。他的这个朋友看上去挺和善,实际上比刘胖子更黑心,普通工人一年四季吃的都是豆芽青菜,豆腐,空心菜,南瓜之类的低价蔬菜,工人们在闲谈的时候都打趣着说,从刘胖子开始管理食堂以来,即使你拿着太空望远镜可以看到亿万光年外的恒星,但是绝对看不到近在咫尺的食堂里的一点肉星。

    而且菜里面好像从来都不放油一样,不管是什么蔬菜,用自来水冲洗完后一律用水煮。而且吃饭的时候还得排成长长的队伍,像旧社会难民等待别人施舍一般,也难怪工人们抱怨。

    其实对这个食堂,许志林也早有怨言,他在做杂工的时候就尝试过那种生活,只是他人微言轻,能忍的都尽量往心里忍下去,可能更多的人都是像他这种心态,所以,危机才一直没有爆发,大家把怨气都积在心中,只等待这怨气越积越满,只要是插上眼线点上火,最后肯定爆炸。

    食堂不仅是菜品差,卫生条件也是极差。工人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是在青菜萝卜里面看到一条虫子,有经验的就会笑着说:“别大惊小怪,那是你运气比较好,证明这菜是绿色食品,没有打过农药,你把它当成猪肉一样吃下去得了,这可是蛋白质。”

    许志林在这个厂里生活了一年多,对这里已经有了点感情,他不想走,他觉得在那里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劳动,靠实力来证明。实际上他也不敢走,以前在外面颠沛流离的找工生涯,让他吃尽了苦头。现在,他刚刚有一个好的开始。

    他针对华盛当前的问题和弊端,以及工人正酝酿罢工表达不满的事情,给当时的新任总经理沈燕写了一封长达五页的建议书,其中有一项是要求是增加食堂的数量,从现在的一家食堂分拆成三到五家形成竞争。让工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就餐。

    刘胖子在这个厂里大权在握,羽翼甚丰,几乎每个部门都安插了他的人,当这份建议书被秘密送到总经理办公室的时候,总经理沈燕也没有当回事,也或是太过忙碌没有注意到。

    后来不知怎么就落在了刘胖子的手里,刘胖子来到工程部找到许志林,差不多是劈头盖脸戳着他的鼻头和他说话:“你是不是活腻了,你是不是不想干了,简直是胡说八道,什么改革,什么改善?你不要忘记了自己是什么身份,只不过是一名普通打工仔而已,什么叫打工仔知道吗?管什么闲事啊,轮得到你来管吗?你有资格说三道四,指手划脚吗?你以为你是谁?我现在只要一句话,你就得乖乖滚蛋!”

    许志林默不作声,最后刘胖子重重地吐了一句,“你给我老实点,不然就给我滚蛋。我告诉你,在新都,千万别和我作对,不然有你好受的。”

    接着他走到生产部的几个车间,扯着他那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拿着高音喇叭大声说道,“参与罢工的或是打算参与罢工的,全都罚款一个月的工资,开除出厂,看还有没有敢人罢工。不喜欢的都给我滚,是的,你们可以马上离开,华盛离了你们照样转,这么大的工厂还怕招不到人吗?有活还怕没人干吗?我只需要贴一张招工广告出去,大把人排着队等着进来,要知道,在新都现在到处都是人找工作,想罢工的滚远点,不想滚的就给我老老实实回去开工。三天不上班的全部按自动离职处理,所有工资不予发放,按照自动离职处理。”

    许志林被刘胖子骂了一通之后,心头感到无比恼火,但也无可奈何,他没有选择吭声。他从工程部一路小跑,直接往行政大楼走去,他想去见见新来的大老板,很多人都说只有沈宏发才是华盛的大老板,看看大老板的意思是不是也是希望这样管理下去。工厂的大门上和墙顶上,到处贴着以人为本。可目前这个粗暴的管理方式,根本就没有以人为本该有的样子。

    许志林前段时间看过美国一名经济学家发表的人力资本论,他总结出书中的所有智慧可以归纳为两点。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工厂的效益主要是来自人力资本的生产能力。工厂没有了人才,那还叫什么工厂。工厂的人才都流失了,那还谈什么质量和产量啊?

    总的来说,工厂需要人才来运作,才能有秩序的生产,产品才有质量保证和出货速度。工厂才能见到效益。

    他第一次见到被别人称为大老板的沈宏发的时候,沈宏发给他的印象是很精明,很有主见、做事果断很有魄力的那种人,特别是沈宏发先生上任之后把业务重心打算从家电开始转向笔记本电脑。

    他更觉得这个老板的眼光要高于刘胖子他们,是真心的想把企业做大做强。

    他清楚地记得,经过自己修改后的几款模具图纸,虽然还是有些许瑕疵,但确实比以前要好了很多,沈宏发先生对他赞赏有加,并因此一跃成为工程部最年轻的管理干部,他虽然没有去过老板的办公室,但这对他来说,几句鼓励的话,也是很大的奖赏,说明他他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睿智的老板会有刘胖子这般粗暴无能的手下。

    工厂的行政大楼高八层。沈宏发来了之后就在第七层办公,但很多时候他主外,忙于战略调整和资金运作。以及周正阳离开华盛之后的一切交接手续。

    反正,他来的几个月里,经常在外面与各种外商打交道,于是,负责华盛的工厂的大部分事务就落在了他那个宝贝女儿沈燕身上了。

    他刚从七楼的电梯里走出来,脸上刚才被刘胖子羞辱的怒火还未完全消退,秘书台上的小姐向他微微笑了一下,她不认识许志林,见许志林径直往总经理办公室走,于是问道:“先生,请问你有什么事,总经理很忙,你先预个约吧。如果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我给你安排,如果没有什么重要的,就不要劳烦沈小姐了,她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处理的。”

    秘书说的沈小姐就是指总经理沈燕。

    许志林这个时候尽管强压住心中被耻笑的怒火,但仍很难一时平静下来,“就说道,我找总经理有急事。”

    那秘书小姐又微微地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再急也要预约啊,沈小姐真的很忙。她每天的时间都是有安排的!”说着做出一副为难的模样。站起身走到许志林面前。看样子,他担心许志林会往里面闯。

    “现在工厂管理混乱,人心涣散,很多部门的员工都在罢工,我得急着见沈小姐,改变目前这混乱的一切,要不,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那等我先进去通报一下,你在门外等一会。

    秘书又努力挤出一丝微笑,表明自己实在是身不由己。说罢,秘书小姐走向总经理办公室。不一会就出来了,走到许志林面前,说道:“沈小姐请你进去。”

    走进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年轻,漂亮、脸上还带着一股学生气的女士,穿着一套白色的职业套群,最吸引人的是她带着那副造型独特的眼镜,许志林心想,人家都说刚上任的总经理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但没想到是这么年轻,要是走在大街上,更多的人会认为她是个学生呢。

    他以前只是远远地见过她的背影,就是在模房那一次,许志林当时在专心致志的操控着机器,根本就无暇观看旁边的人,但现在近距离观看,才发觉这女孩真的漂亮,眼神和动作中透出一股果断和干练,这和普通的女孩子不一样,许志林只是听说刚从国外读书回来。

    她很有礼貌地请许志林坐下,然后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

    许志林单刀直入,“沈总,工厂很多部门开始罢工了,我想如果不及时制止事态发展,可能会酝酿成一场大的风暴,到时候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

    “我知道,沈燕看了看他,又反问道:你就是为这个而来的吗?关于这个事情我已经交给刘副总负责了,你去找他吧,他会妥善解决好的。”沈燕说着拿起桌子上的文件翻看起来,话说得漫不经心,虽然慢条斯理客客气气地说出来,但却是一副拒人千里俨然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但许志林没有走,他又试探着问道:“沈总,你觉得刘副总能把事情处理好吗?”

    沈燕没有回答,而是感到惊奇地看着他。

    接着许志林把刚才刘胖子说的话给描述了一番后又说道:“我知道以我现在的身份,的确没有资格对厂里管理层说三道四或是指手画脚,我也不是想立什么功劳,只是不希望工厂继续混乱下去。据我所知,这批货在月底就要出货,要保质保量地按时交货,不影响工厂声誉和利益。那么工厂现在的混乱状况就真该好好引起你们的重视了,对我个人来说,很不认同刘副总的管理方式,或许每个人的管理方式不一样,这绝不是在打他的小报告,而是实事求是。刘副总的管理方式太原始,太粗暴。轻则骂人,重则罚款开除,而且还随意克扣别人的工资,就这次近乎有组织有规模的罢工,这种方式明显已经不可取。正所谓,以柔克刚,引水入渠为我所用才是正道。”

    沈燕抬头瞄了许志林一眼,“说来听听,何为以柔克刚,何为引水入渠。”

    许志林连忙说道:“现在工人情绪非常激烈,对管理层很多不满,这其中包括了食堂,工资,暴力管理违规罚款工资延迟等等,这才导致了罢工,所以不宜对工人采取强硬措施,要安抚。要顺应民意,就像把满山遍野毫无规律横冲直撞的洪水引人水渠,为我灌溉所用,这才是两全其美的双赢办法。否则,罢工闹的越大,厂方和工人两方都是输家,正所谓合则双赢,立则两输。刘副总的办法只能是加剧和扩大厂方管理层和工人两方之间的对立关系,所以不可取。”

    沈燕没有抬头,用写字笔在文件上刷刷地写了几笔,点了点头看着许志林。“继续说下去。”

    许志林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在工厂已经大到华盛如此规模的时候,这种粗暴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只有跟国际接轨,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工厂才会有出路,我知道你有你的管理方式,读的书,走的路,眼光见识以及阅历经验都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强,但作为工厂的一分子,我向你们提出我个人的意见。你看工厂的围墙上不是都写着爱厂如家吗?你看那个刘副总,他像是是对一个企业负责的人吗?企业的利益都是通过企业和员工共同愿景来实现的。两者之间有了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利益。企业才能稳定发展下去。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财富。企业和员工就好比鱼儿和水的关系,相互依赖着。因此,企业要发展,给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了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生产效率才会大幅度提高。刘副总作为企业的高层领导,是实施员工关系管理的关键和首要责任人,其中的工作方式和效果,对企业的活力和产出效率会有直接体现。要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一定要协调好企业利益和员工需求之间的矛盾,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在挑起矛盾,火上加油。对这些,刘副总其实深谙其中的道理,我觉得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把工厂搞乱,工厂持续混乱下去,可能对他有某些好处,要不一个正常的管理人员是不会这样火上浇油的,如果这样罢工下去,这批货出不了是小事,影响公司声誉那就是大事了,请总经理三思。”

    沈燕听他说完,慢慢合上文件,向着许志林说道:“好啦,我知道了,我知道该怎么处理,很感谢你对公司提出这些宝贵的意见,要是没有别的事,你可以去忙你的了。”

    这分明已经下了逐客令了。许志林只得悻悻地站起身,朝着门外走去,心想,毕竟是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只知道任人唯贤。工厂千万别毁在她手里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