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从收购苹果开始 » 第一章 重生洛杉矶

第一章 重生洛杉矶

    (纯属虚构)

    1976年,乔布斯成功说服沃兹装配机器之余跟他去推销,他们另一位朋友,罗·韦恩也跟着加入,三人在1976年4月1日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

    同年5月,乔布斯与一间本地电脑商店TheByteShop洽商,店主保罗·泰瑞尔订购50部后来被称为AppleI的设备,并在交货时支付每部500美元。乔布斯取得了这份订单后,出售自己贵重物品进行筹款,并且说服大型电子零件分销商CramerElectronics店铺信用部经理,先给零件后付款,最终乔布斯成功地完成了这笔交易。

    1977年1月,苹果电脑公司正式注册成为“苹果电脑公司”。同年,沃兹已成功设计出比AppleI更先进的AppleII。乔布斯想将公司扩充并向银行贷款,当时的苹果电脑公司缺乏资元来源。乔布斯最后遇到麦克·马库拉,麦克·马库拉注资9.2万美元并和乔布斯联合签署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同年创始人之一的韦恩在得悉乔布斯贷款250000美元开始第一笔生产之后,韦恩感到如果公司破产,那么他也会承担这笔债务。可能因为缺少冒险精神,或者自己曾经失败的生意给他留下心理阴影,他很快决定把自己10%的股份出售掉。在提出想法后,乔布斯同意了,并支付了他800美元。

    苹果公司市值在2018年8月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在2020年8月超过2万亿美元。2022年01月最高达3万亿美元。

    ……

    平行世界,1976年5月25号的一个晴朗的早晨,李恪和管家山姆开着他那辆经典的红色敞篷跑车来到了圣克拉拉县的一所住宅区。他停了车,走进了一个普通的车库,却没有想到这里将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场所之一。

    当李恪走进车库时,他看到了两个人在那里忙碌地工作,他们分别是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他们正在努力打造一台能够改变世界的电脑,这就是传说中的AppleII。

    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对于他们的创意感到非常自豪,他们相信这款电脑不仅会改变科技行业,而且会改变整个世界,但他们需要资金才能实现他们的梦想。他们打听到李恪是一位非常富有的风险投资,并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他觉得这个项目的非常有潜力。

    乔布斯觉得李恪的资金可以帮助苹果公司迅速起步,并发展壮大,认为沃兹尼亚克的技术和乔布斯自己的才华以及商业头脑,能让苹果公司在科技行业中迅速崛起,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和颠覆性的产品和技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了领先地位。

    李恪看着眼前那饱经风雨的车库,目光中透露出坚定而自信的神情。他正在陈述自己的想法:“电脑不再是一个大型机房里的玩具,它会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工具,甚至可以随身携带。”

    史蒂夫·乔布斯和罗恩·韦恩都对李恪的愿景感到兴奋和赞同。他们认识不久,乔布斯非常欣赏李恪的商业头脑,而李恪也很欣赏乔布斯的技术才华和市场眼光。罗恩·韦恩则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他更多的是一个技术狂人,对于商业运营并不太感兴趣。

    在这之前,李恪对于苹果公司的十分了解,知道它成立于1976年,由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共同创建,上一世市值突破万亿美元。但此时的他相信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才华,以及他们所追求的愿景和理念。当然,李恪更加看重的是苹果公司所拥有的技术和产品,尤其是下一个要研发的AppleII电脑,这款电脑拥有前所未有的性能和易用性,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潜力,销售量截止1994年突破了百万台。

    他正与刚刚认识不久的同是年轻人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一起签署了一份协议,以5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苹果公司80%的股份,出让了部分经营权,保留财务管理权。

    乔布斯对于李恪的支持感到非常开心,他知道自己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可以帮助苹果公司更快地发展壮大。但罗恩·韦恩则表现得比较冷静,他认为李恪的想法很好,但需要更多的时间验证。不过,他还是同意了这个计划,因为他相信乔布斯和李恪的实力和能力。

    在签署协议后,准备开车回家的路上,管家山姆怀疑的问道:“李,你确定50万美元投资整个公司才三个人,什么都没有的苹果公司?”然而,李恪微笑回答:“山姆大叔,不要小看这个公司,很快它就会成为市值一亿美元公司。”

    未来随着苹果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李恪的预言也变成了现实。1980年,苹果公司上市,市值达到了18亿美元。苹果公司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不断推出了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成为了全球科技行业的领袖和标志。乔布斯也因此成为了一位传奇人物,受到了众人的赞誉和尊重。

    没人能想到1976年5月5日中午,在圣克拉拉县的某个车库内,一个伟大的决定被做出,一项伟大的计划被启动。那个时候,没有人能够想象,这个小小的车库里,将诞生全球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之一,而李恪就是其中的一位缔造者。

    ……

    李恪是一个21世纪的计算机工程师,他在美国硅谷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负责开发一些前沿的软件和硬件。他的工资不低,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有一个副业,就是炒股。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运气),多次在美股中赚得盆满钵满,他的身价也从几十万美元涨到了几千万美元。

    他开始嫌弃自己的工作太无聊,太没有挑战(有钱了该享受),于是他辞去了工作,贷款买了别墅、跑车,然后全身心投入到了炒期货的事业中。他认为自己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大展拳脚。他不惜借了高利贷,用了20倍的杠杆,押注在一些看似有利可图的期货合约上。他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然而,他错了。很快,期货市场出现了一场大幅波动,让他完全措手不及。他原本以为稳赚不赔的合约突然变成了亏损惨重的噩梦。他想要平仓止损,但已经来不及了。他的账户被爆仓,他的资产被清零,他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他一夜之间从富豪变成了穷困潦倒的债奴。

    李恪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和失落。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甚至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自杀方法和遗嘱的资料,准备做最后的决定。就在这时,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网页链接,上面写着“点击这里,回到过去”。李恪本以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或者病毒,但出于好奇和无聊,他还是点击了那个链接。

    然后,他就失去了意识。当他再次醒来时,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突然到了千里之外的加州洛杉矶的一个医院内,眼前一片模糊,等到能看清时才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婴儿。

    ......

    爷爷李牧生于世家,早期留学美国斯坦福,后国内分家,移民美国,发现加州农业税收较低,农作物国内外需求较多,花钱从加州洛杉矶买了一块地皮,准备开个农场,做个农场主,开发农场时,突然发现了石油,通过留学时期关系较好的吉尔.克罗格(加利福利亚财团克罗格家族),共同成立了一家合资的石油公司,李恪家族占股60%、克罗格家族占股30%、当地政府占股10%,克罗格家族负责技术和销售,净利润每年2000万美元,40%分给克罗格家族,当地政府拿10%;

    通过石油公司的利润同时成立了一家百货公司,几十年的经营和李恪母系布朗家族的关系,开遍了整个加州,附近的几个州只有十几家店,整个百货公司利润每年1000多万美元。

    李恪的奶奶生李华时,大病,几年后亡故,李恪的父亲李华与母亲贝丽亚就读大学时相恋,毕业结婚,几年后生下李恪,李恪家族人数不多,包括李恪的奶奶在内一共五人。

    李恪从出生到这个世界已经17年,他知道还有几十年的先知,他想要成立世界最大的财团,其他行业已经被之前财团垄断了,现在他能做的就是靠计算机,因为计算机行业才刚刚开始,未来市值最高的几家公司都和计算机、互联网相关。

    李恪原身就是炒股发家的,大致的记得期货和股票的情况,1968年英特尔刚刚成立的时候,用家族办公室的资金,投入了100万美元,拿到了20%的股份,靠着从他爷爷李牧那里要来的50万美元,1971年初杠杆做多日元,开始大涨,同时通过家族办公室在1973年,用不同的8个账户做多石油、黄金,同时在1974年收购了沃尔玛20%的股份(1974年末沃尔玛市值5000万美元),至1975年末,李恪的资金达到2亿多美元。

    ……

    几个月后,在加利福利亚州圣克拉拉县的一栋小楼内,李恪准备去苹果新的办公地点,看看他们的最新成果。乔布斯看到李恪等人微笑说道:“李,很高兴你们能来,有兴趣看看我们新研发的appleII吗?”

    “哦,是吗?我非常有兴趣。”李恪笑着说,进门后,看见沃兹正在调试新的appleII。沃兹看见李恪等人说道:“嗨,李,AppleⅡ的电路板已经完成,搭载的处理器是摩托罗拉的MHz6502芯片,增加了具有处理色彩及音效的能力,可搭配游戏控制杆,还是第一部内建BASIC语言的电脑,而且还有8个插槽,可以扩展各种功能。我已经用BASIC语言成功地在电脑上运行了打砖块游戏。”

    李恪走过去,仔细地观察了一下appleII。他发现这台电脑比appleI先进了很多,不仅外观更美观、更紧凑、更易于使用,而且性能也大大提升了。它可以连接到普通的电视机上作为显示器,也可以连接到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等外设上。它还可以显示彩色图形和声音,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它还内置了BASIC语言解释器,让用户可以自己编写程序。它还有8个插槽,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各种卡片。李恪觉得这台电脑非常有前途,它完全符合他对未来个人计算机的想象。

    “沃兹,你真是太厉害了!这台电脑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李恪赞叹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上市呢?”

    沃兹回答道:“李,上市的话我不确定,这个需要问乔布斯。我们还在完善一些细节,比如软盘驱动器。我们想让用户可以用软盘存储数据和程序,而不是用磁带。但是软盘驱动器很贵,我们有考虑过自己开发软盘驱动器,但是这需要很多时间和成本。我们现在的优先级是把appleII做好,让它能够在市场上竞争。”沃兹说道,“我们已经和一家叫做ShugartAssociates的公司联系过,他们是最早生产5.25英寸软盘驱动器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容量是90K,比磁带快速方便多了。我们想要用他们的驱动器,但是他们的价格太高了,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降低成本。”

    “我有一个想法。”李恪说道,“你们知道吗,你们的appleII的磁盘控制器卡是非常独特的,它只用了五个芯片,而其他公司的控制器卡都用了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芯片。这样不仅节省了空间和电力,而且也降低了成本。你们的控制器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磁头的移动和数据的读写,而不是通过硬件电路。这样就可以让软件来决定磁盘的格式和容量,而不受硬件的限制。”

    “是的,这些都是我设计的。”沃兹自豪地说道,“我觉得这样可以让appleII更灵活和强大。”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优势呢?”李恪问道,“你们可以用你们自己的软件来控制Shugart的驱动器,让它能够存储更多的数据。比如说,你们可以把每个扇区从256字节增加到512字节,把每个磁盘从35个磁道增加到40个磁道,这样就可以把容量从90K增加到140K。你们还可以用一种叫做GCR(分组码记录)的编码方式来替换Shugart原来用的FM(频率调制)编码方式,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密度和可靠性。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些,你们就可以用一张软盘来存储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和一个应用程序,比如VisiCalc(电子表格程序),这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哇,这听起来很棒!”沃兹眼睛一亮地说道,“但是这些都需要写很多复杂的软件吧?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得到。”

    “放心吧,沃兹,你有我呢。”李恪说道,“我可以帮你写软件,我对磁盘格式和编码方式都很熟悉。我们可以一起合作,把appleII做成最好的个人计算机。”

    “那太好了!”沃兹高兴地说道,“那我们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