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往事农村 » 第十七回:理发

第十七回:理发

    小时候理发走到村头,过了马路,小卖部右手边的第一家就是。理发店的师傅姓李,他家与理发店还有点路,通常他都是骑自行车来店里。李师傅人较瘦,个不算矮,眉毛浓且长,说话轻声细语;很善谈。

    理发店的旁边就是村口一家小卖部,小卖部是七爷领着他家排行老六的儿子在经营。俩人也算和气,也许是生意人的原因吧,看起来都很笼络人。

    卖的东西多半是日用品,酱油、盐、糖、香烟瓜子之类的……大概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常年都聚集了村里有空自然就过来玩的人,小卖部的走廊过道里七爷摆了个小象棋摊,一班臭棋篓子也常年在那里切磋。

    村里理发匠不多,小时候还就李师傅一人,赚的多不多强哥不清楚,那时的理发费用强哥也不清楚,小孩子基本都有大人带着去理发,也涉及不到付费的事,所以这个行情不太了解。总体来说,应该不差,毕竟李师傅家里也一大家人。

    那个年代理发一般都在上午理发,下午和晚上一般不理发,具体什么原因也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这个就是大家都默认的规矩吧。到了年关一般都是过了腊月二十四就不理发了;正月更是没人理发;这两个时间段谁要是理发的话,家里的舅舅会不高兴的,究其原因大概也是封建迷信的说法吧!

    小时候理发一般都是父母要求去的,说实话基本上孩子都不想去,一去就是坐在大理发椅子上不能乱动,然后理发师傅就拿那种老旧的推剪来回在头上剪来剪去,孩子嘛,都好动,一般理发家长们自然都要吼俩句方才能够使孩子静下来理发,往往理完发的孩子都是略带点小脾气离开理发店。

    后来李师傅又在别处开了一家理发店,村口的店来的自然就少了一些。有些时候李师傅的女儿会来村口的店为乡里乡亲理发,刚出道的理发师技艺当然没有老师傅细腻,也就孩子们去将就一下;中老年人还是愿意多跑一些路去找李师傅剃头刮胡子。

    那时理发店的成本不高,不像现在有一些烫染的设备,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字的理发用品。当时理发店最显眼的就是一面镜子挂在大理发椅的正对面,店里就摆放了一张大理发椅和几条长凳。剩下的就是烧开水的炉子和用来存放开水的暖瓶,加上几条毛巾、扫帚就是全部的家当了。虽然简陋,但却实用。

    再后来,李师傅随孩子的迁移也渐渐遗弃了这家理发店,而村里的老人由于行动不便也越发怀恋那个曾经可以理发的小屋。

    对于年轻人来说,年少的记忆也慢慢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冲淡了许多,理发的场景也没有那么清晰了。儿时的景象,现在也没有多少了,村口的理发店和小卖部也早已破旧。

    物是人非,然而那一段记忆村里人却怎么也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