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活在天宝十四年 » 第二十一章 柿子挑软的捏

第二十一章 柿子挑软的捏

    常山郡太守府。

    “太守,常山郡各处确实已经无兵可征了!”

    年老官员站在颜季明面前,几乎声泪俱下道:

    “常山郡长久承平不经战事,还请太守以民为重,莫要驱使百姓登城厮杀。”

    “这么说,王户曹的意思,是想劝我不战而降,归顺叛贼了?”

    “老夫岂是那个意思!”

    王户曹连忙道:“老夫只是觉得,如今常山郡之兵,已经三倍于太平时节。用来抵御叛贼坚守城池,现在已经是绰绰有余,再多的话,老夫只担心城中钱粮不够。”

    “王户曹果然是大唐忠臣,想事情面面俱到。”

    颜季明赞叹一句,声音忽的凌厉几分:“那为什么我的人说,王户曹您不仅私下与外界书信往来,昨夜还买通守城士卒,将自己的家人和两盒金银财宝送出城去,可有这两件事?”

    “这...”

    王户曹身子一颤,勉强道:

    “颜太守不也是将老太守和家人送出城了吗?”

    “我父不顾身体老迈,亲自去其他郡县求援兵,难道你以为他是为了逃命吗?”

    颜季明敲了敲桌子,淡淡道:

    “而且我父身体不好,带一些家人在身边随行照顾,很正常吧。”

    “你...无耻!”

    “好,

    你大胆,你豪气!

    我是太守,你只是一个户曹,你竟敢以下犯上骂本太守。”

    颜季明拍拍手,喊道:

    “来人,拖下去打板子。”

    王户曹目瞪口呆之余,站在旁边的一众官吏也有些听不下去了,纷纷站出来劝说颜季明。

    颜季明不仅没松口,反而又点了一个人的名字。

    “胡司马,我问你两日前在你家中搜出的那两封信,为什么一封有清河郡太守的落款?另一封却是太原某官吏的名字?”

    胡司马愣住了,不敢置信道:

    “汝敢派人搜我的私宅?”

    “全部拖下去!”

    颜季明没搭理他,喊了一声,堂下立刻有士卒走出来,把两人直接拖走。

    “太守,曹得意在门外求见。”

    “见。”

    “曹得意,拜见太守!”

    颜季明放下笔,抬起头看着跪在面前的曹得意,问道:“什么事?”

    “禀告太守,您可曾听见城中的风声?”

    “没有。”

    颜季明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桌上的信纸,淡淡道:“坐下来,仔细说。”

    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颜季明了,听说颜季明不知怎么的已经被朝廷封为了太守,曹得意心知自己的态度应当比以前更加恭敬,所以面对颜季明的冷漠,他将头贴在地上,大声道:

    “下官要告发城中司马、户曹等四人,私下勾结叛贼,并与太原尹王承业等人有书信往来,挑拨他们与太守的关系,劝阻太原尹王承业等人率军驰援常山郡,给叛贼争取时机!

    此四人置常山郡上下十万多良贱性命于不顾,下官以为,罪在不赦!”

    “诸位还有什么好说的?”

    颜季明扫了一眼堂下正在瑟瑟发抖的官吏,断然道:“卖国卖民之贼,斩!”

    “这就是您安定人心的法子?”

    后堂内,李光弼喝了口茶,叹息道:“手段太急了。”

    “如今常山郡人人思危,现在不是宽厚待人的时候。”

    “但他们终究只是与王承业等人有书信往来,并未真的勾结叛贼。”

    “反腐需要证据,平叛只需要名单。”

    李光弼盯着颜季明看了一会儿,脸上忽然露出一丝笑容来。

    “太守有这份果断就已经超出常人太多了,想必对即将到来的叛军,也有所准备了吧?”

    “此战,自然还得靠您。”

    颜季明站起来走到李光弼身前,毫不犹豫地下拜,恭敬道:

    “公多谋善断,远胜于晚辈,公若不弃,晚辈愿将身家性命交托,恳请公收晚辈为学生!”

    “我是胡人,而且也只是识字,恐怕教不了颜太守什么东西。”

    李光弼摇摇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生想学的,无非是用兵。”

    “呵,那我现在也没兵马。”

    “常山郡内两万兵马尽付与公,若是不够,还可以去再招。”

    颜季明如同刚才的曹得意一般,将头低下去表示恭顺。

    “还是不了。”

    李光弼微微摇头。

    颜季明叹息一声,正准备站起来的时候,听见李光弼的声音再次响起。

    “两万人,足矣。”

    外面日头正高,苍白的阳光照在官道上,却没带来一丝温暖。

    数万叛军士卒还在回味洛阳的温暖缱绻时,收到了上峰的紧急军令,在大将史思明的带领下,开始向北进发。

    或者说,安禄山的军中大将史思明,现在已经变成了“大燕雄武皇帝”钦点的范阳节度使。

    安禄山于正月正式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彻底撕下了清君侧的伪善面目,这也让跟随他的大部分兵马气势大涨。

    乘此机会,安禄山派史思明挥军攻打河北的义军,警告史思明一定要彻底攻下河北。

    而他们择定的第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常山郡。

    “河北泰半兵马都聚集于平原,号称二十万,我军不过数万,难以撄其锋芒,而常山内买通的细作已经传出信来,说常山如今无兵无援,太守颜季明不过乳臭小儿,一战可破。”

    史思明丢开地图,道:

    “传令下去,全军攻城!城破之后,许首先攻进城的一千人随意劫掠。”

    按照路程来看,燕军到平原只需五日,而到常山至少需要十日,史思明决定柿子先挑软的捏,宁可多花些时间赶路,只求首战告捷。

    ......

    “报!”

    一连串嘶哑的喊声进了太守府内。

    传令骑兵连续一昼夜拼命纵马狂奔,终于将口信送到了颜季明面前,他气喘吁吁地跪在颜季明身前,声泪俱下道:

    “叛军已入常山,石邑已破,土门关被围,恳请太守,速发援军!”

    颜季明还没反应过来,外面就又响起了声音。

    “报!逢壁县令开城迎战,未及交锋便全军溃散,叛军直接攻入逢壁,大肆烧杀劫掠,全城百姓十不存一!”

    颜季明的脸色迅速难看起来。

    逢壁县离恒州城已经不远了,照这个情形来看,最多再有两天,攻打河北的叛军主力便会兵临城下。

    “传令,封锁城门,全城戒备。”

    颜季明不假思索道:“告诉全城将士,常山与大唐共存亡。”

    在他身后,李光弼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