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 第十二章 万历升殿 常洛看戏 红丸再现

第十二章 万历升殿 常洛看戏 红丸再现

    启祥宫正殿巍峨,金黄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殿门紧闭着,殿内不时的传来几声或男或女的呜嚎。

    整个宫殿如同一只猛兽,紧闭着嘴巴,消化着它吞进腹中的食物。

    偶尔也会睁开眼,扫视四周,巡查着进入它领地,打扰它安乐的生物。

    冬日风寒,北京更甚,西北风挂起了女人的长发。

    郑贵妃此时跪在殿前,不戴冠、不饰簪珥、不着华服,跣足匍匐着,一言不发。

    方才皇帝陛下的四个时辰限令刚到,陈矩就带着东厂的太监们鱼贯翊坤宫,把宫里管事的宫女、太监全部缉捕,带到了启祥宫。

    随后万历爷就命左右升殿。

    也是给足了郑贵妃面子,万历爷近些年就没升过殿。

    依照着祖宗规矩,皇帝陛下升殿,便是处理大事的正式场合,六宫妃嫔都不能进入。

    郑贵妃自然也无法入内,更别说为宫女、太监说情。

    郑贵妃听得朱翊钧启祥宫正殿升殿,连忙赶了过来,在门口听得呜嚎声、板棍声此起彼伏,知道是万历爷动了真火,在用刑。

    这些都是自己最贴身的人,宫中的大小事儿,该做的、不该做的,都是他们在做。

    万历爷既然动了刑,终究能够在他们嘴里面知道他想知道的一切。

    郑贵妃叹了口气。

    她恨,她恨她没有早遇到万历,他恨万历四处留情、宠幸了王都人,她恨外朝的大臣“争国本”、只会给朱常洛说话。

    但事到如今——只能这样了。

    郑贵妃忙毁冠服、摘下簪珥、跣足匍匐,率着宫中人,等待万历爷降罪。

    郑贵妃的身体,养尊处优惯了,平日都是她罚着别人,哪里受过这等罪。

    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的猛兽终于张开了嘴巴,吐出了翊坤宫中之人。

    东厂陈矩走到郑贵妃身边,让一旁宫女给她扶将起来:

    “皇帝陛下口谕:郑贵妃御宫不严,禁足思过。”

    “陛下,奴家要见陛下。”

    “扶郑贵妃回宫。”

    陈矩摆了摆手,道。

    ……

    “就这?”

    慈庆宫中,朱常洛听完王安汇报启祥宫一事,捏了一个果脯,放进嘴里。

    虽说是历史上也是这样处置的,但现实中经过朱常洛的刺激,郑妃的反应更激烈些。

    甚至听传言,郑家在宫外的某处私储刀兵。

    万历爷依旧是抓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惩戒了郑妃,但也并未深究。

    “以后,太子爷的日子好过啦。”

    王安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在他的认知里,往日东宫便是受着翊坤宫的欺凌,今日郑妃失了宠,那么东宫的日子便会好过起来。

    “呵。”

    朱常洛不知可否地笑了笑。

    郑妃这个人从历史上来看也是奇怪,虽说每件事儿看上去做的都不像有什么脑子之人能办出来的。

    但偏偏活得够久,两次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均是深度参与。

    全是负面大反派,但没还依旧能下次再当反派,其中缘由,绝非简单的一句受宠便能解释。

    郑贵妃活着的时候被满朝清正立成祸国妖女的典型,吊起来骂:上奏疏骂,写小说骂,编故事骂。

    身死之后也是凄惨,万历死后,曾遗命封郑氏为皇后,葬于定陵玄宫,自己身侧。

    可定陵玄宫洞开,人们发现所有的棺床上都没有郑贵妃的影子。

    后殿并列的三口朱红色棺椁,中间是万历爷,左边是孝端皇后王氏,右边是孝靖皇后王氏。

    不过也好,至少死后没被开棺。

    不论百年之后,只争朝夕,若是把这太子之位坐稳,绝了郑贵妃的念头,让她好好陪着万历爷生活,也许是个好事。

    朱常洛不由得出了神,

    可这世间,又有谁能做皇后,甘愿只做一个贵妃呢?

    “太子爷,您昨日让奴婢搜集这京城之中有什么抢手的货物,奴婢今日得到消息。”

    王安捧来了两个盒子轻声道。

    “打开看看。”朱常洛好奇,这王安到底拿到了什么宝贝?

    王安先打开了左侧的盒子,大盒子里面套着小盒子,小盒子里面还有小小盒子。

    等着朱常洛都着了急,王安才在最小的盒子里面拿出来了一颗丹丸。

    丹丸通体晶莹,呈朱红色,故名曰红丸。

    “太子爷,此物为仙丹,若是男人吃了,便龙精虎猛,京城里最流行了。”

    王安凑过来,诡异地笑着说。

    “你你你你……”

    朱常洛指着王安,一时气结,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突然想像父皇那样,腰里时刻挂着一把刀。

    毕竟不知者不怪,王安可不会知道,二十年后的自己便是因为一颗小小的红丸丧了命。

    但若是夸他两句,自己还真的说不出口。

    不知怎么,朱常洛突然会想起前两天交代任务时,王安的诡异变速

    这王安,不会是满京城给自己找“伟哥儿”去了吧?

    朱常洛突然有些明白了,历史上的自己,身体到底是怎么被掏空的。

    ……

    “可是长白山人参?”朱常洛忙打开第二个盒子,化解尴尬。

    还好,只是个人参。

    虽然也补,但没“红丸”那么离谱。

    朱常洛知道,夺了大明朝江山的满清,便是人参贸易起的家。

    “有长白山人参,也有党参、山西的。党参少些。”王安功课做的挺足,

    “人参有延年益寿,滋补蕴养之功效。受到文人士子一致好评。”

    朱常洛摇了摇头,明朝的文人,确实不行,是该补补。

    想汉唐文人,下马治国,上马带兵,都是拿着家伙以理服人。

    时至今日,大明朝传国几百年,除了于谦等寥寥数人,又有几个文武双全?

    延年益寿……温补滋养……

    朱常洛眼前突然划过了一张有些陌生、但依旧亲切的脸。

    “王安,你去问过太医,买些纹样滋补的药材给我母亲。”

    “您是说……”王安有些犹豫。

    “我生母。”朱常洛答道。

    生母便是王恭妃,锦衣卫武状元之后,曾在李太后身边做宫女时,被万历爷临幸过。

    怀上了龙子,也就是长子朱常洛。

    但因种种原因不受万历爷宠爱,被打入景阳宫,相传是哭瞎双眼,悲愤而终。

    朱常洛既然选择了不在隐忍,自然也要变着花样地提高母亲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给王皇后备着,备双份,明天我亲自探望王皇后。”

    王安方才犹豫母亲是谁,便是因为这个——王皇后也是他的母亲。

    “那王恭妃那边儿。”

    “差人送过去便成。”

    朱常洛长叹了一口气,母亲不受宠,绝非简单的受郑贵妃欺压。

    也许没有郑贵妃欺压,会过得稍微舒服些,但也仅仅是稍微舒服些而已。

    步子一步步迈,王恭妃近些年身体还算硬朗,等自己羽翼丰满,才好让母亲安心,只是现在,还为时过早。

    “殿下放心。”

    王安连忙告退,下去安排朱常洛两位母后的滋补品事宜。

    王安知道太子爷伤感母亲的遭遇,临着出宫时特意叫住了太子妃屋里的小宫女儿。

    ……

    “太子妃是想我了?”

    “太子妃越发的漂亮了。”

    “太子妃……”

    “太子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