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朱常洛:我真的不想当太子 » (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仁心医者王肯堂 和平使者利玛窦

(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仁心医者王肯堂 和平使者利玛窦

    “太子爷,宫外王肯堂来了,他还带了一个西洋人,说是叫利玛窦。你看……”

    王安快步走到殿中,向着朱常洛请示道。

    “快请进来。”

    朱常洛冲着一旁弹奏琵琶的杜十娘打了个手势,

    “停,你先回去吧。”

    这些天,朱常洛似乎便是把杜十娘当成了乐工,三天两头便招呼杜十娘弹琴唱曲。

    杜十娘委委屈屈地点了头,半是欣喜,半是好奇。

    欣喜便是喜在朱常洛终究是没把自己当作普通乐工,给客人表演节目的那种。

    好奇便是对泰西的利玛窦,利玛窦来这个又是做什么呢?

    把利玛窦带来了?

    朱常洛心中大喜,他早就想见见这位了著名传教士,中西交流的先驱了。

    西方文明其实有一点特别有趣,狂热的宗教情结往往能点燃西方人的冒险情怀,不远万里也要将“上帝的福音”播撒给那些未受开化的民族。

    他们往往会自信自己掌握了世界运行的真理,“上帝的福音”也好,“自由、平等”也罢。

    朱常洛胡乱想着,耳听得外面脚步声响。

    来了!

    果然,王肯堂带着个西方人走进了殿中。

    相比王肯堂,利玛窦行的君臣大礼居然更正宗一些。

    利玛窦约么五十来岁,和王肯堂年龄相仿。

    或许是久居海上,面容相比王肯堂多了些沧桑。

    和大多数明朝百姓不同,朱常洛并不会把利玛窦当猴看;

    和大多数明朝士人不同,朱常洛也不对他从西方带过来的玩意过分好奇

    ——毕竟这时候的西方,哈格里夫斯没有发明出“珍妮纺纱机”,牛顿出生还有半个世纪。

    不过,朱常洛认为,利玛窦是个牛人,因为他居然想到了,并且做到了天主教本土化。

    甚至在利玛窦死后不久,天主教传人徐光启,汤若望居然把自己那个梅山歪脖子老树上吊死的儿子,忽悠的入了教。

    洪秀全直呼内行!

    “太子殿下,便是他和我说,要找一些囚犯,把他们杀了解剖,研究人身体构造。”

    不愧是医者仁心王肯堂,真是急病人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哇!

    “家父便是一位医者,耳濡目染,也习得一些医理。”

    利玛窦恭敬答道。

    “西泰兄医术了得,不必过谦。”

    王肯堂不住地赞叹道。利玛窦,字西泰。

    朱常洛用力地回想着曾经学过的西方医学史,想了半天,只记得一个威廉·哈维差不多在近些年发现了血液循环理论,若是这样,意大利有着较为浓厚的解剖氛围,倒也平常。

    “好。我会向父皇陛下请旨。”朱常洛挠了挠头,对这个深切关心病人痛苦的王肯堂没什么办法,只得答应向朱翊钧汇报。

    至于朱翊钧答应不答应,那可跟他朱常洛没半点儿关系,毕竟这可不是他朱常洛不帮忙。

    “好。”王肯堂咧嘴笑道,转身又指着利玛窦,

    “他说有一张好图要进献给太子殿下,我和董其昌都看过了,没啥意思。”

    利玛窦听了王肯堂的话,也不尴尬,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图。

    这便是《坤舆万国全图》吧?

    朱常洛心里猜到。

    眼看着地图展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精妙的图形所吸引,却不料在地图即将完全展开的时候,朱常洛一把摁住了地图,双眼盯视着利玛窦,问道:

    “利玛窦阁下旧居中国,可曾听说过一个故事,叫做图穷匕见?”

    利玛窦有些懵懂,什么图?什么穷?什么米线?是很好吃的那个吗?

    王肯堂是个进士出身的大夫,哪有不动图穷匕见之理,张嘴欲说什么,却看到朱常洛射来的凌厉眼光。

    王肯堂“医者仁心”,自然是怕朱常洛气大伤身,选择了闭上嘴,退到一边看着。

    “王安,给利玛窦先生讲一讲图穷匕见?”

    朱常洛也没指望利玛窦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请身旁的王安做翻译。

    王安略微思索了一下,便告知了利玛窦一个燕国卑鄙刺客意图谋杀秦国的大王,却被秦国机智的医生夏无且和英勇的大王嬴政联手,识破了阴谋,并且当场诛杀的故事。

    王安讲到医生夏无且之时,还偷眼瞟着王肯堂。

    夏无且是医生,王肯堂也是医生,啧啧。

    利玛窦看着手边即将展开的地图,直听得脸色大变,天地良心,这里面可真的没有匕首啊。

    “本宫只不过是突然想起来一个故事罢了,利玛窦先生不要太过多心。”

    朱常洛看着利玛窦面色的变化,心中暗笑,

    “王安,把这幅图收藏起来。”

    “是。”

    王安连忙应着,把即将展全的《坤舆万国全图》收了起来。

    利玛窦呆呆地看着,不知该作何反应。

    王肯堂却是面色大变,他能肯定此事的图里面绝对没有匕首。

    可若是这图再拿出来,天知道里面会不会有一把锃光瓦亮的匕首。

    “利玛窦先生,大明这些看起来浩浩荡荡的舰只和水师,如果再仔细看一下,只不过是俗话所说的薄雾浮云而已,因为它们十分的脆弱。”

    朱常洛站起身来来,一边踱步,一边开始诗朗诵环节。

    “他们也有一些火枪,很差劲,短的很,火药多而铁少,依我看来,用随便一块胸甲就能挡得住。

    陛下只消出动不到五千名西班牙人,就可以平定这些王国,成为他们的主人,至少可以占领沿海地区。”

    利玛窦听着朱常洛的诗朗诵,面色上的呆滞一闪而去。

    抬起头来,却看到四方围过来一个个手持棍棒如狼似虎之士,行为具志坚颇有军人的作风。

    “太子殿下!”

    利玛窦连忙跪下。

    一旁的王肯堂面沉如水,若是刚才朱常洛宣读的这些话真是从利玛窦口中说出来的,那利玛窦便不是中西交流的使者、甚至不是传教士,而是一个刺探别国情报的间谍、而且还是军事间谍!

    而自己,便是间谍的帮凶,大明的叛徒。

    “太子殿下!”

    王肯堂也跪下了,这次跪得老老实实的。

    “王先生快请起。”

    朱常洛闪身躲过这一跪,忙伸手搀扶王肯堂。

    王肯堂却不肯起,执意给朱常洛磕了一个头。

    “臣王肯堂曾任福建参政,倭寇滋扰,民不聊生,若什么西班牙真要侵扰,臣便是万死莫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