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双姝 » 第22章 暗度陈仓

第22章 暗度陈仓

    南枝出院了。

    虽然伤得是胳膊,两条腿没事。但浩辉还是弄来了一辆轮椅,煞有介事地推着她出了院。

    一个礼拜不现身的南乔也终于来了。跟在后面,拎着妹妹的东西。又对着护士们鞠躬作揖的,一个劲儿感谢她们的照顾,还说要写封表扬信。

    他大概以为这一个礼拜,都是护士们在照顾行动不便的妹妹。另外,他还想见一见那位给南枝献血的小护士,当面表达感谢。结果被护士长一句:人不在,外出学习去了。直接堵了回去。

    因为表哥的关系,卫生院的人都知道南枝事情的前因后果。

    南枝住院这一周,云初每天都穿着护士服出入病房。卫生院上下都保持了高度的默契。谁也不说,谁也不提。甚至其它的护士去打饭,还会给云初捎回来一份。弄得其他病患们都以为云初是新来的护士。

    所有人都在用行动默默保护着两个女孩。

    回到村里,各色目光迎面而来,背后里,也充满了人们各种指指点点。

    不过,村里人议论的重点,不是南枝一个月进了两回医院。

    为了逃避嫁人,寻死觅活的女孩多了去了,不独她一个。他们议论的是南枝放着浩辉这样条件高,又对她不错的男人,为啥不欢欢喜喜地赶紧嫁了,还要瞎折腾。

    南枝装做没听见。

    南奎不在家,一早就出门找他弟弟南晟去了。自打从卫生院回来,南奎就时不时往南晟那儿跑。

    听说南枝回来了,李慧莲顿时躺不住了,顾不得腰上的伤还没好,赶紧让南丫扶自己起来。看见进了门的南枝,脸上的错愕很快变成了一副恨铁不成钢地表情。

    避开南乔,母女俩回到小厢房。李慧莲再也忍不住了,劈头便问她怎么又回来了。

    毫无疑问,李慧莲早就猜到了女儿是想借着“自杀”逃跑。所以才会如此生气。她以为南枝又跟之前一样,还是放不下自己。

    然而南枝却摇头表示,她已经放弃了逃跑的打算。

    她想明白了,逃跑没有用。

    就算自己跑了,父亲还是会想办法抓她,即使抓不到她,也会把三丫送出去打工,送出去嫁人。而李慧莲的境遇也不会改变。所以她不跑了。她要从根本上了结这一切,然后堂堂正正地离开这里,开始自己的人生。

    此刻的南枝,目光坚定,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茫然和犹豫。

    一番话说得李慧莲愣了神。了结?了结什么?

    南枝没有跟母亲多做解释,事情未明朗之前,让母亲知道太多,只会徒增担心。

    李慧莲的腰伤没好,干不了活儿。目前家里里外的操持都靠南丫一个人,小丫头每天照顾母亲,做饭伺候家里的两位“大爷”,还插空去把地翻了一遍。忙得前脚打后脑勺,整个人又黑又瘦。

    不过,这倒也暂时让她躲开了被送出去打工的命运。

    回来之后的南枝,一改往常。

    经历了一场生死,她好像变了个人一样,开始主动准备起自己的婚礼来。

    南乔一开始不信,想让高婵再盯她两天。可自打房子的事儿黄了之后,高婵就没了积极性。直接把东西一收拾,自己搬回镇上去了。

    南乔也没办法,暗自观察了一下,见南枝好像真的没了逃跑的想法,还跟浩辉去县里挑选婚纱。于是便放下心来。

    本来,按照本地的传统,婚礼上男女双方的喜服是由女方家里准备的。

    可南奎一分钱也不想出。

    不过浩辉也没指望他,带着南枝去县里挑了婚纱,还打算订制一套喜服。他告诉南枝,等结了婚她就跟着自己去县城,再也不用回这里了。

    南枝没有异议,只是提出想穿手工缝制的传统喜服出嫁。

    这也是本地的习俗。通常都是母亲给女儿缝制出嫁的喜服。也有一些手巧的女孩会自己做。只有那些家里人这个没手艺做不了,才去镇上花钱找人订制。

    其实也不只是喜服,按照传统,还有结婚的床品被褥,窗帘之类,也都得是女孩家里自己做的,一来经久耐用,二来寓意吉祥。

    更重要的是,结婚当日,新娘子是要拿着这些东西去新家的。要是什么都没准备,到时候空着手出门去,那非得让村里人笑话死。

    浩辉想想觉得也对,于是便带她去置办些材料回来。

    婚礼定在了下月中旬,眼看着还剩不到一个月了。

    可问题是,南枝两只手都打了夹板固定,李慧莲也伤了腰,娘俩谁也动不了针线。只好请南家本族里面手艺好的婶子大娘们帮忙量身裁衣。还有赶工那些床照被褥之类的物品。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南枝每天背着料子,串东家走西家。

    不过,婶娘伯母们也都有各自的活儿。求人的事儿,不能催。况且缝被子,做衣服,绣花这些都是细活,没个十天半个月是干不完的。

    碰到人家在忙,南枝也不着急,就坐在一旁等。等对方忙完了自己的事儿,再来帮她忙活一下。

    等待的功夫里,总要聊天的。

    南枝脑子机灵,嘴也甜,又在大城市待过,知道的新鲜事儿多。每一个给她帮忙的长辈都被她连哄带逗乐呵呵的,也都特别愿意跟她聊天。

    从这些长辈们的口里,她没费多少功夫,就把过去的事儿打听得八九不离。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支地质勘探队在南家村附近的山上发现了铜矿资源。

    其实铜山县这个地方,几百年以前就是铜矿的产区。而铜这种金属,自古往今都属于十分抢手的资源。很快,山上开始建立矿区,镇上也准备建立选矿厂和有色金属冶炼厂。

    这下,原本的荒山一下子变成了宝山。连带着整个小镇都成了让人羡慕的好地方。

    为了矿区运输方便,县里甚至给拨款,修建了一条可以开汽车的盘山公路。替代了原先需要翻山越岭的小土路。这在当时,绝对是独一份的大手笔。

    当然,下这么大的手笔,也是要有对等回报的。

    矿业单位先后给镇上盖起了医院和技术学校,而且村里也跟矿上签了协议。因为矿区占用了村里的土地,所以相应的,必须从村里招收一部分年轻人,教给他们技术,安排他们在矿上工作。

    彼时的南家村,人口众多。而这里面,又大部分都是南家本家的人。他们便理所当然地有了权利。从一开始的修路建厂,一直到后面开矿,十几年的功夫,许多的重要岗位上都有了南家族人的身影。

    到了九十年代,南家村但凡年轻力壮的,不论男女,都干着和矿山相关的工作。领着一份儿很不错的工资。而小镇上也因为工厂的建立,涌来的大批外来人员,而变得红火,兴旺起来。

    在矿上干活,工作量是直接跟奖金挂钩的。所以,其它外姓的人想要多赚点钱,或者找个安全稳妥点的工种,都得讨好南家人才行。

    那二十几年,几乎是南家村人最辉煌的时光。家里有地,矿上还有一份工资,他们沉浸在经济和地位带来的双重优越感中。完全看不到危机。

    修盘山公路和建厂房,几乎推光了附近山头上的树。矿坑挖穿了山体,一些小山头底下被挖得像蚁穴一样。冶炼厂排出的废水直接就流进河道里。

    好景不长。很快,报应开始接二连三地来了。

    先是水土流失导致的山体滑坡,洪涝,一年比一年严重。之后,镇上又爆出了土壤和水源污染,因此导致生病的人越来越多。一些受害者家属联合起来不断上告,索要赔偿。

    最终,在九十年代末,冶炼厂和矿区先后停产,关闭。

    不过据说,矿区关闭的真正原因是经营不善。

    那个时候人们发现,原先探查的储量不准确,矿藏比预想的要小得多。经历了十几年的开采之后,已经到了尾声。矿石质量越来越差,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亏损越来越严重。到了最后那段时间,矿上连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

    可是房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矿区关停的前夕,大家伙人心惶惶的时候,又发生了两件大事——

    当时矿区的经理卖掉了一批尾矿石和矿砂,然后,竟然卷了这笔钱跑得没影了。

    就在经理卷款跑路的同时,矿上出了安全事故,直接造成了三十多个工人死亡的惨剧。

    之后,矿区关停,工厂废弃,那些外来的人很快都走光了。

    再后来,连本地人都走光了。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有工作,领工资的日子。不愿意过以前的穷日子,更不想再回去种地,于是便纷纷背井离乡去打工。

    曾经红火一时的小镇也就此萧条下来了。

    听着长辈们的唏嘘。南枝心里也跟着叹气。

    开矿造成的后果一直延伸到了现在。

    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让山上的土地沙化,很多山头上也至今也长不出一棵高大的树。每年的山体滑坡,河道堵塞更是家常便饭。土壤污染也没有完全消除,镇子上饮用水一直需要靠山里的水库来供给,每到干旱季节就会限水。

    为了短短二十几年的红火,付出漫长的代价。也不知道人们是否有过后悔。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问清楚了该问的事情——

    当年在矿上,她爹,小叔,以及当时眼还没受伤的大伯南茂,都在一个工段里。而且她爹那时候还是工长,小叔是安全员。他们几个人关系很好,上工一起干活,下了工就凑到一处喝酒。

    另外,据长辈们的回忆,当时还有个隔壁村的小伙子,也整天跟在几人的屁股后面混。

    后来,工厂和矿区关停之后,大家都去了外地打工。只有大伯南茂因为那时眼睛受了伤,留在了村里。

    原来他的眼是在那时候瞎的。

    南枝把这些打听到的消息汇总给了云初和寒生。而就在这时,又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出现了。警方公布了那具残缺白骨的身份。

    一个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结果——

    死者竟然是当年人们口中那个“卷款私逃”的矿场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