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剑破星 » 第二十九章 录取榜

第二十九章 录取榜

    当天边刚泛起一抹鱼吐白时,扶山城门口已是人影如织,贩夫走卒,商旅游侠,不一而同。

    在扶山城外宽敞的官道一侧,有两名少年正静静站立一旁。

    左边少年身高六尺有余,体型魁梧,腰跨横刀,一脸坚毅之色。

    右边身材比较单薄的少年则矮上半个头,这名少年脸庞棱角柔和,目光淡然清澈,虽说长得不是很帅,但让人看起来有种舒服之感。

    此时在两人前面,有一辆简陋的敞篷马车,马车上一位脸上带着硕大疤痕的中年人正在和他们道别。

    “小辰小风,青源镇离扶山城路途遥远,山高林深,危险遍布,如果你们以后若非要紧的事,可不要轻易回来,如果真有什么急事,你们可以写信寄给官衙驿差,托信回村,不过价值不菲,你们自己看着办。”

    “嗯,”两人齐声应诺,点着头。

    “呵呵,你们两个都通过了武府考核,我和易家村全体村民都为你们感到高兴。”易鸣望着身前两张充满了稚嫩青涩的脸庞,他素来严厉冷然的脸上,此刻有些欣慰的笑容。

    从他们充满活力的身上,易鸣恍惚中,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

    许多年前,他也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武府学生,自从武府毕业参加扶山军,去往边关换防服役,在边关经历了那无数血腥残酷的战争后,多年军旅生涯下来,却是把一个青涩的毛头小子硬生生磨砺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兵。

    自从军中退役以后,易鸣深切感受到了实力的重要性,不过他身负重伤,即使伤愈后,也落下了终生残疾,一生修炼遥遥无望,修为迟迟无法更进一步。

    但他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而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注在了培养村中的少年们身上,每日苦加磨炼,对他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成才,成为村中的顶梁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十几年了,易家村终于再次有人进入武道学府了,而且还是两名,易鸣心底怎能不愉悦?

    不过想到当初死去的那些袍泽,他不由面色一黯,凛然道:“你们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身实力是最重要的,武府修炼对你们至关重要,是你们提升实力的一个重要台阶,以后切莫颓废了自己,消磨时间,辜负了村子里的希望。”

    易鸣话语一顿,继续道:“我知道,对你们来说,进入三大宗门还是太难了,将近八百的武府学生里,每两年进入宗门修炼的不过才二十人左右而已,所以你们两个不要给自己太大的负担压力,就算进不去,只要你们日后能够突破到开脉境,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嗯,”两人同时重重地点着头,面容平静,在他们心中,却是激扬起一阵热血,汹涌而澎湃。

    他们把进入三大宗门列成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见到两名少年目光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易鸣也不由一怔,“或许,他们两个真的可以.......”

    “小风,以后遇到什么事不要毛手毛脚的,要多问问小辰的意见。”易鸣最担心的就是易凌风,他自小就是个急躁脾气,易鸣实在怕他惹出什么祸端。

    对于易辰,他却很放心,后者从小就远比同龄人稳重懂事,知道分寸。

    “好了,你们回去吧,”易鸣摆摆手道。

    “嗯,教头你要注意安全。”

    “走了。”

    随着鞭子抽打声响起,易鸣驾驶着马车渐渐远去。

    两人久久伫立远望,直到马车消失在视野尽头。

    “小辰,我突然真的好不舍易教头啊,这是我们第一次独自在外。”易凌风说话时,眼眶中泪水在打转,他强忍着才没有掉下来。

    以前在村中训练时,易鸣平时是对他最严厉,最刻苦的,动则打骂体罚,可他心中却是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他知道易鸣在背后,是为他们付出了多少,所以一直以来,他在畏惧易鸣的同时,也对这个面冷心热的中年大汉极其地尊崇敬重。

    “风哥,你真是矫情,怎么像个娘们一样,半年后就可以回村了,又不是永远也见不到了。”易辰笑骂道,他心中何尝不是不舍,只是他不想表露出来,让外人看了笑话。

    “哼,你才娘们呢!”易凌风虎目一瞪,顿时扑向易辰。

    两人打骂嬉笑中,向着城中走去。

    ......

    武道学府。

    “呵呵,恭喜你们成为一名武府弟子。”当易辰两人来到武府门口对照姓名籍贯后,一名黑衣管事向他们和善笑道。

    说着,黑衣管事从旁边桌上取出几样东西递给两人。

    “这是象征着你们各自的身份腰牌和寝舍钥匙,可要保管好了,丢了可是很难补的。”

    易辰闻言接过了腰牌,左右翻看着。

    腰牌是由汉白玉打造而成,其表面泛着玉质的光泽,足有婴儿巴掌大小,腰牌正面刻画了一幅青泽山的简约画像,底下则篆刻了扶山城武道学府七个绳头小字,而背面雕刻了他们名字和寝舍号。

    一般来说,武府学生中,除去在城中有住处的人外,大多数武府弟子基本上都居住在武府的寝舍内。

    “那里是武府这一届的新生录取榜,像这样的榜单,每年都会在各处城中张贴的,今天刚贴出来时,围观的人还挺多,现在已经少了,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黑衣管事指着武府的高墙一处道。

    易辰两人循着他指向望去,只见那处墙上贴着十多张白纸,在其旁边则零零散散站着几个人正驻足观看。

    于是易辰两人走到白纸旁,细细观看。

    每张纸上都写着十多个通过考生的姓名籍贯,如他们在上面写的就是:青源镇-易家村-易辰(易凌风)。

    粗略数下来,这些白纸上记录的足有二百二十一人之多,也就是说这些人皆通过了武府考核,成为了武府弟子。

    不过易辰在上面看到更多的籍贯是扶山城某某家,像这些人基本上占据了这些名单的一半还要多,像易辰他们这样出自扶山城周围乡镇的却是少之又少,只有几十个而已。

    虽说苍霖国现在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世家垄断的局面了,但这些豪门家族的底蕴却是极其深厚,族中子弟进入武府对那些家境普通的少年来说,有着天然的优越性,易辰心中暗道。

    没办法,这些世家弟子条件优渥,从小就有灵药练制的药液淬炼血肉,洗涤筋骸,舒活脉络,赢在了起跑线上,修炼要远比贫寒子弟容易许多。

    不像易辰他们,因为没有足够的银两买灵药,从小就只能通过苦练通俗武学来熬炼筋骨,增强体魄,只有付出比同辈更多的努力,才能够赶得上世家弟子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