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大善人 » 第 12 章 为了两年后不被流放,拼了!

第 12 章 为了两年后不被流放,拼了!

    “欢迎进入《善人天下》系统,本系统分文武两线,可以同时推进。建议文武双修,冰火相融!”

    冰火相融……什么虎狼之词,这个系统的文案真不用过审啊……

    李峋仔细研究了两条线,系统的解释很复杂:

    “文者经天纬地、勤学好问、博闻多见,文者调理阴阳、洞悉人心、顺天应时,文者才济天下、德孚重望、理明自然。宿主可通过升级文线等级,获取超越常人的治世之才,以创万世太平基业。”

    “武者克定祸乱、折冲御侮、除奸靖难,武者拓地开封、肃将天威、克有天下,武者力能扛鼎、剑气盈空、决胜千里。宿主可通过升级武线等级,磨砺体格潜力和弓法剑术,平定天下威服四海。”

    真特么……没一句人话!

    李峋前几天就是看到这里就不想看下去了,上来的初始任务就需要攒好感度,他还以为这是一个快乐的追求妹子为主线的系统。

    什么文武双修,跟我有半毛钱关系么!

    还不自己想个办法去经商挣钱呢,怎么做这几天都已经想好了:绕个弯,用个能信任的人名义成立一个娱乐公司,先走音乐路线,多出几首曲子,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后续再从音乐渗透到其他类型……

    为什么要从政?为什么要从军?脑子有病么这不是,我就不能安安静静当个纨绔子弟么!

    然而……安心挣钱追妹子,需要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下:相府稳固、政局稳定。

    如果历史没有记错的话,李林甫不到两年半之后,就在跟杨国忠,也就是现在的杨钊斗争中失宠,惊惧之下病死了。身死之后,他被杨国忠诬陷谋反,不仅被开棺剥服,连儿子都罢官流放到云贵去了。

    李林甫不是啥好人,他挂了就挂了,李峋也不会多流几滴眼泪,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就算自己做点事情运作一番,免去流放之苦,五年之后渔阳鞞鼓动地来,两京沦丧生灵涂炭,吐蕃趁机作乱,藩镇尾大不掉,大唐再也无法恢复盛世荣光。

    这种局面下,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又能做什么?

    即便甘心当一介平民流放荒蛮之地,躲过兵灾,也躲不过瘴疫贫困。更何况,那时家中女眷,母亲、姨娘、妹妹、飞雪、流云流雨,很有可能都被充入教坊司,永堕贱籍,以取悦他人为生……

    他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

    想到这里,他耐着性子继续研究两条线的升级方式和技能。

    简单的说,文线让他拥有一个虚拟助手,通过海量的阅读升级助手。从第一级到第九级,每一级都能让助手获得新能力。

    能力从提升记忆效率、阅读效率到助手理解自然语言、自动训练,到开启问答系统、交叉理解阅读书籍、增强处理效率,到最后能读懂提问者人心。

    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嵌入他脑海中的人工智能,不断地让它阅读和训练,最终拥有永不失忆的海量知识库,以及智能分析问题的能力,甚至可以读透人心。

    东西虽然实用,但训练消耗的阅读量实在太大!

    一级需要100万字的阅读量,这对于现代不过是一本小说的开始,而当时的儒家典籍,经后世汇总成的《十三经注疏》,加起来也不到65万字。

    这还只是一级,而九级……需要500亿字!

    “靠,这个年代哪里有那么多字啊,所有的书籍加在一起,都远远到不了这个数吧……”

    李峋觉得被系统晃点了,因为最终的升级任务,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完成!

    更何况,他连一级的门槛都没够着,他在系统中看到自己这一世的阅读量,只有10万。

    “10万字的阅读量,这哥们是不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都没有啊,每天干不干点人事……”

    文线的部分难度太大,李峋决定看武线。

    武线是修炼自身,在每一阶升级中,获得弓术、剑术、力量、轻功这四种类型技能的提升。

    每级都有一定的门槛,需要进行相应练习,累积修习次数激活本级。

    例如一级是弓术,需要先修炼上万次射箭,才能达到本级技能门槛。二级是剑术,也需习剑有效时间超过200个时辰。余下类似。

    无论是文线还是武线,技能的使用都有好感人数的要求,如果达不到级别的好感人数,则技能无法生效。只有好感人数恢复后,才能正常使用。

    这也是系统为什么叫《善人天下》的原因,坏人连活路都没有,别说用系统技能了。

    摆在李峋面前的是一个选择,要么借助系统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改变历史的能力,要么就混吃等死,无力回天。

    以他目前的强项,玩玩乐队是可以的,当个小官也是可以的。他很羡慕那些真正精通历史,甚至有工业革命能力的小说主角,这些能力他都没有,而且他只有两年多的时间。

    “唉,不努力不行啊。就算只想做个贾宝玉,天天搞艺术混日子,也就剩两年大观园的快乐时光了。两年后啥正经本事都没有,也就跟那货一样眼睁睁看着贾府破败,十二金钗死的死散的散,徒呼奈何。”

    琢磨清楚系统,也想明白自己该做点啥之后,他取出了钱袋子里的那封信。

    信是一个署名为窦乂的人写的,说自己是长安的一位商人,想跟他谈合作,一起做生意。

    “他还不知道我身份,我又不能经商,谈什么合作……”

    他把信放到了一边,推开门出了院落,往李林甫的书房走去。

    家里藏书肯定不少,先从家里的书开始读吧。这事得征得父亲同意,才能使用他的藏室。

    李林甫树敌太多,给自己建了好几座专属的院落,每天不定在哪里安寝,就连自己的儿子和夫人都不知道。

    不过现在时辰还早,他应该在书房。

    “请通禀父相,说峋儿求见。”

    父亲是堂堂右相,就算在家也忙得很,必须得先通过他近侍汇报。如果忙的话,就只能下次了。

    他在门房外等着,仔细查看周边情况。以前没仔细瞧,真不知道府中竟然有这么些卫士,一个个孔武有力、目光炯炯,显然都是功夫不错的老兵,不是那种蒙荫出仕、混个晋升之阶的贵介子弟。

    李林甫门外的贴身侍女叫云霓,出来告诉李峋:“公子请进,相爷召见。”

    还没等李峋张口,李林甫表情严肃地对他说道:“峋儿,你来的正好。有个案件事起突然,为父正在细想其中门道,你来帮我一起参详参详。”

    李峋略有些惊讶,没想到李林甫这么重视他了,连朝中的事情都要跟他讨论。

    “敢问父亲,是何案件?”

    “贵妃在回京的路上遇刺!”

    什么!杨贵妃……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