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狠宋 » 第545节 用之、教之和防之!

第545节 用之、教之和防之!

    “孟七郎不可轻动!”宋彦明不加思索地道。

    “何解?”余玠笑道。

    “孟七郎乃世之虎将,鞑靼人一日未除,如飞鸟未尽,岂有弓箭先藏的道理?”宋彦明认为道。

    他滔滔不绝地道:“孟七郎善战,敢战,与鞑靼人是死对头,必须重用之!”

    “可是他擅长做生意,其军自成体系,人员与钱粮俱备,可谓唐之藩镇也不为过!”余玠低沉地道,说出了诛心之言。

    唐之藩镇是什么,就是那些节度使,他们控制了兵权、财权,兼管民政,自成体系,不靠朝廷,常与朝廷对抗。

    如今,孟之祥完全具备了藩镇的条件!

    “非常人行非常事,朝廷若不给他这样的条件,只恐怕他打不了这样的胜仗!”宋彦明指出道。

    武将在升任高级武官后,往往都是行政军事兼抓,比如孟之祥是顺庆府都统制兼知顺庆府,大战时需要动用民间力量,他若不是知府,那就难以调动民力。

    比如孟之祥大军驻扎顺庆府,而顺庆知府是个中了进士的文官,这时,文官就敢不鸟孟之祥,将孟之祥的求助置若罔闻!

    这一幕绝不是难以想象,而是事实,我大宋朝的文官就是这么地diao!

    所以呢,高级武官是行政与军事权利抓一起,而孟之祥的特殊在于,他经商太成功了,拥有充足的财力与物力,为朝廷与文官所忌。

    不过,幕府宋彦明坚决支持孟之祥!

    他还提到了史丞相与孟珙的面子,认为现在史丞相当朝,孟珙赠粮,岂能做此不义之事?

    他为孟之祥辩护,要是知道了,孟之祥得请他吃饭了。

    宋彦明认定了鞑靼未灭,不可轻动大将,真要是动,则要等鞑靼人不成问题再说。

    有一个判断条件,那就是大将是否避战,如果一心避战,忙于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则其心叵测,万万不可留他。

    现在孟之祥杀了这么多的鞑军,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动他!

    “好啦好啦!我不会动他的!”余玠没好气地道:“再说下去,只怕我会成为陷害岳武穆的秦桧了!”

    宋彦明痛恨鞑靼人,为肯抗击鞑靼人的孟之祥说话,是事出有因。

    他是滁州人,素有文名,人皆称其是进士种子,将来必可东华门前唱名。

    嘉熙二年(1238年)九月,蒙古大帅察罕进攻滁州,余玠率精兵应援,大获全胜。

    史书写得很简略,记载为“余玠在滁州打鞑帅察罕,胜之”。

    实际上是非常残酷,鞑军进犯,滁州丁壮者引弦而战,死者十九,鞑军退后,家家户户皆素缟!

    宋彦明的父亲和二个兄弟也在此战中战殁,愤怒之余,本想科举成名的宋彦明毅然投笔从戎,入了余玠的幕府。

    他热心军务,一心想打鞑靼人!

    在他看来,鞑靼未灭,孟之祥只要一心抗鞑,则很多行径都可以原谅。

    大宋的文人性质很复杂,既有象余玠这种以文臣行武事,能抄起菜刀砍人的文人,也有一心想要陷害孟之祥的文人,还有象宋彦明这种尽自己能力去抗鞑的文人。

    余玠明白到如何对待孟之祥,那就是用之、教之、防之而不是害之!

    用之即要使用他打仗,孟之祥拥有吕布、赵关张之辈的武力,手下军队如虎似狼,要用他,大用他,要用他打击鞑靼人,不用他,有病啊?

    教之,即推心置腹,坦承相待,指出他不对的地方,教导他,不能不教而诛。

    防之,即使与他再好,也要每隔一段时间对他进行评估,确认他忠于朝廷,如有不轨行为,向他指出来,要求他改正!

    一些人说孟之祥是“听书差遣”,不熟悉国学,大头兵一个,文的方面水平很差,但余玠认为孟之祥是智勇双全,既能阵战,也能用计谋,这样的人是蠢才?余玠一点都不信!

    他回到重庆后,打出他的仪仗来,沿嘉陵江开始巡视各地防务,首先到达了合州,现由赵胜把守。

    说起来赵胜也够苦B的,他原为宗室出身,本来有个光明的前途,没想到被派到四川后都走不了,他屡次想离开,然而他得知枢密院已经下了死命令,去四川的将领不得轻易调动,所以他只能在合川苦熬,担惊受怕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鞑靼人兵临城下。

    现在赵胜与孟之祥的关系很不错了,孟之祥有后台是其次,关键是赵胜认清了形势,只要在他北面的顺庆府不倒,鞑靼人进攻要不是顺庆府,要不是重庆府,轮不到合川受攻。

    站在合州钓鱼寨上看风景,余玠暗忖道:“彭大雅可惜了!”

    这钓鱼寨正是彭大雅主持修建起来的!

    宋理宗嘉熙四年(1240),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的山顶筑寨,是为钓鱼寨,赵胜说彭制置曾经来过,并且拨款修寨,这寨子已经不同于普通的军寨,而是建起了土墙壕沟围起来,防御力大增。

    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处嘉陵江、渠江、涪江汇合处,南、北、西三面环水,壁垒悬江,扼三江交汇,地势险要至极。

    “此地宜建城,彭大雅有眼光!”余玠心想着。

    他的船队继续逆江上行,到达了青居城。

    码头上,孟之祥率文武官员及一个军的兵力摆开来迎接余玠的到来。

    看他们将强兵精,杀气腾腾,精气神大异于沿途所见的部队,甚至孟珙的精兵也都有所不如。

    而且装备精良,人人顶盔配甲,密密麻麻的方阵,矛刺枪尖和刀斧在阳光下闪烁一片,更增添了其凶猛威势!

    在船上,余玠不动声色,而他的幕僚宋彦明有点心神不宁。

    如此强军,如岳武穆复生,真要是割据地方,图谋造反,天下谁人可以制他?

    他们看仔细,见青居军打出的大纛上有红色的“精忠报国”字样,正是岳武穆的旗号。

    “精忠报国”这四个字不是一般的军队能够打出来的,孟家军是岳家军的一脉相传,只有他们才能够打出这样的旗号。

    孟之祥打出这样的旗号,真要是造反,辄他的人设立崩,他不会这么傻的,如此让余玠等人心神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