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情种本源1心跳女神 » 第49章 罗马得一名字的由来

第49章 罗马得一名字的由来

    中秋节跟认为有必要的重要的微信好友发了祝福语,相隔太近,今天国庆也就没必要再发了。他想了想,就把上次发出去没有发表的几首诗诗歌发给了黎老师。

    ——罗马得一

    靠一块小滑板,不会游泳的我

    到了抚仙湖中央,蓦然看见一条

    筷子粗的蛇,昂着头

    就在滑板侧旁

    它和我仅仅对视了一秒

    我们都感到了

    对方的惊慌,我保持静止

    它加快速度,向前游去

    纤细的身子划出一道

    细细的波纹,青涩的头湿漉漉的

    不知是湖水还是汗水

    我不知它从哪里来,游了多久

    也不知它要游向何方,还要游多久

    它筷子一样纤细,却也能靠自身浮游

    它还那么幼小,竟也敢靠自身的力量

    泅渡这么浩大的水体

    面对偶遇的这条小蛇

    我惭愧不已,三四十岁的人了

    (重读此诗已过天命之年)

    竟然还没有学会游泳的本领

    它的生命肯定长不过人的寿命

    却不惧漫漫长路

    不惧未知和风险,我时常想

    我的出现,会不会干扰它的行程

    它是否会记得,遇见的那个人

    又会有怎样的命运

    ——罗马得一

    不要衣锦还乡

    我要的是打马还乡

    马蹄在古老的青石板上

    得得作响,街巷深处

    我有一所房子

    不需要空调,就冬暖夏凉

    不一定面朝大海,就春暖花开

    雕花的格子窗,寒梅数枝

    蓓蕾待放

    柳荫漠漠,黄莺啭啼

    房前屋后都是溪涧长沟

    每日都有鸥鸟成群,与我嬉戏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无言。”

    “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

    只有荷风莲蓬送来香气

    竹露滴清响

    晚来天欲雪,隔壁的邻居

    隔着篱笆相邀一起喝酒

    偶有一对游客情侣,隔水笑问:

    “可有诗意栖居的去处?”

    至于手机,那是上个世纪的古董

    我只有座机,主人不在

    “嘟”的一声,请留言

    我会尽快回复。能有什么大事

    世界末日也不必惊疑

    哦,至于你说的那事

    知音世所稀,可遇则遇

    不遇何求,有情投意合的人

    就肌肤相亲,没有就空窗

    清心寡欲,度过平平淡淡

    从从容容的每一天

    早睡或晚起,全凭心意

    睡到自然醒有何不可

    至于交通工具,我有一匹识途老马

    慢则南山放马,快则跨马出郊

    游目骋怀

    抬头:“仰观宇宙之大,”

    低头:“俯察品类之盛。”

    他发了个微信:整理的部分诗歌。

    直到下午,老师才回复:

    写得好。

    昨天在值班。

    才看到手机。

    隔了一会儿,老师又回了一条:

    看完了,这都是几十年积累的精华。我还要仔细体会。

    小说写的怎么样了?

    他回复:

    长篇小说《情种本源1:心跳女神》整理了一大半,现在每天都在整理中。

    老师:期待你的《心跳女神》。

    他回:不敢懈怠。大恩不言谢。

    老师:我最近在看《道德经》,也有些收获,空了可以交流一下。

    《道德经》!他心头一颤,在里面最热的夏天夜晚,他就是靠背诵《道德经》这类宝贝带来的一丝清凉抗衡酷暑的。

    他张口就来: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其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这是他特别喜欢钟情的第三十九章,因为他的姓名里名字就叫“得一”,这是知识分子的爷爷跟他取的名字,自从他爷爷奶奶在童年教他识字写字,就是从“爸爸”、“妈妈”、“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开始的,当然还有他自己的名字“罗得一”。

    读初中以后,一年暑假到星城爷爷奶奶那里小住了一段时间,他去当时最大的袁家岭新华书店,看到了吉本的一套《罗马帝国衰亡史》,还有一本古色古香的线装本《道德经》,毫不犹豫地用省吃俭用的零花钱各买一套。这两套书一直影响着他。

    后来看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条条大道通罗马”,加之妈妈姓“马”,他就萌生了把名字改为“罗马得一”的想法,改名字不是个小事,父亲出面以“加上他妈妈的姓‘马’而已”为由,理由充分正当,他改名成功,如愿以偿:罗马得一。

    罗马自此就成了他家庭的复姓,女儿就起名:罗马典雅。

    罗马已暗含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宏伟寓意,这也是东西方两种文明、智慧、碰撞的结合。他暗暗默默立志:要学贯中西,报效祖国。

    小时候,爷爷就教他习诵《道德经》里的句子,特别是第一章,他会跟着爷爷带着乡音的星城话一起跟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七八岁的他当然听的云里雾里,爷爷就耐心地解释给他听: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爷爷似乎并不期待他小小年纪就能搞懂其中深奥含义,只是不断熏陶他,让他耳濡目染而已。

    爷爷还跟他讲解: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诸于此类。

    他把第三十九章发给了老师。

    老师回复:对头,近几十年是文化的比拼。

    难怪他一直在关注他的小说进展,他在文化、文学上是对自己寄予了厚望的。那些厚厚的手稿他之所以费尽周折帮他保全下来、顺利走出高墙,就是希望他重返社会后,在有意义的正道上干出一番引以为傲的成绩,不至于虚度余生,重蹈覆辙。

    他回复:师恩如海!

    老师:一起学习,交流心得。

    他有些汗颜,《道德经》出来后就好久没碰了,他百度一下,浏览起来,小时候爷爷教诵名句历历在目,悉数出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天啦!九九八十一章还只温习到13章,就这么厉害了!中秋国庆之际社会上众多曾经不可一世的大佬风雨飘摇身陷绝境,要是多读读《道德经》,多温故而知新,也不至于走到这一步啊!

    这两天由于和柳先丹的争执纠结,心境不宁不清疏于更新,他翻到存稿,把这章计划的49章提前发布补缺算了。他一直自诩自己的写作犹如《圣经》体,可以从任何一章切入阅读而不影响阅读效果,那就试试吧。

    老师:这是39章吧。你的名字就来源于这章吧。

    他回复:是啊,长篇小说主人公也是这个名字。呵呵。

    老师:这章意思还记得不。

    他百度了一下:

    从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而清晰明亮;地得到一而安宁稳定;神得到一而灵验有效;山谷得到一而充盈有生机;万物得到一而生长发育世世不绝……

    所以有道之人不应追求美玉般的尊贵华丽,而应像石头那样朴质坚忍、不张扬。

    网络科技的发达竟至于此!虽然两千几百年前的老子不曾预料到这点,但他对人性的阐释涵括谁又能幸免?

    他记得在教师节那天,把泰戈尔《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一个短视频发给了他: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

    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而选择开始相信了自己……

    他回复:有些生疏了,刚才恶补了一下。

    老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