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被孙策追杀 »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忠不义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忠不义

    陆戈。

    阳羡陆家的一名家生子。

    同时,他也是陆家的一名内宅护卫。

    所谓‘内宅’,就是陆家老弱妇孺居住的所在。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陆戈在陆家所受的信任。

    毕竟,不信任的人,也不可能让他进内宅,保护老弱了。

    对于陆家的这份信任,陆戈也非常感激。

    因此,卫护陆家内宅十几年来,他一直都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见他如此勤谨,陆家自然也是越来越信任他。

    因此,当陆家窥准机会,拿到一个领军将领名额的时候,立刻便把他推了出去。

    ‘山右’堡是一定守不住的。

    不要说‘山右’堡了,阳羡城以北的各堡、各城,江东众豪门就没想过能守住。

    可‘山右’堡虽然守不住,但‘山右’堡的守将,却并不是一个需要拼命和送死的职务。

    与之相反的是,这个职务还很轻松。

    不论是陆家,还是联军主帅--何胜,在陆戈等三堡主将上任前,都明确地说过。

    他们只需控制三堡,不被李横军俘虏的江东子弟迫降,然后再坚守个一、两天,给李横军找点小麻烦,就可以了。

    人家根本就不要求他们守住三堡!

    也就是说:在他们感觉情况不好的时候,随时可以撤回来。

    既能出镇一方,又不必担失土之责。

    陆戈没想到,这么好的机会,居然也能落到自己的头上。

    以前,像这样的领兵机会,那可都是江东豪门子弟的专属。

    当然了,他也非常清楚,自己能得到这个机会,最大的原因,便是陆家的举荐。

    于是,他对陆家更加地感激涕零起来。

    他也非常想在‘山右’堡,好好地表现一番。

    就算最后,仍然守不住‘山右’堡,但若是多守上几日:或者五、六日,或者七、八日...

    那岂不是,可以在陆家内部,大大地露一回脸。

    不!...

    不仅能在陆家内部露脸,而且,还能给陆家,在江东众豪门面前,挣一个大大的脸面。

    这也是城头上有人呼应城外时,他立刻站出来,一连斩杀数个豪门将校的原因。

    他是真的想好好地守一守‘山右’堡的。

    ......

    像他这样极受信任的家生子,在陆家,虽仅是一个护卫,可又不单纯是一个护卫。

    平常的时候,军略、武艺的培训,那是一点也不少的。

    有的时候,他甚至还会领着一、二百丁壮,出去剿剿匪什么的。

    可以说,对他这样的人,陆家完全是以一个小武将的标准,在培训、养成。

    所以,基本的军事素养,陆戈还是具备的。

    这也是陆家推他出来,担任‘山右’堡主将的一个原因。

    因此,在‘山右’堡城头上,当弓箭手集体抗令不尊时,他便立刻意识到:这个‘山右’堡,是没有守的必要了。

    根本就守不住嘛!

    按照原本的计划,他这个时候,应该带着亲兵,扭头就跑。

    可是,在仅仅犹豫了一下,他一咬牙,直接投降了。

    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

    他虽然见识不高,但只从‘山右’堡的情况,便可以推断出:江东联军真的是时日无多了。

    也许,过上两个月...

    不!...

    可能用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最多一个月,江东联军的各级将左及阳羡城内的众豪门,就得排着队,被押进李横的战俘营。

    那他现在跑回去,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绕一圈,再做李横军的俘虏。

    又或者,在下一场作战中,战死沙场?

    那还不如就在此地投降算了。

    早一点投降的话,兴许还能搏一个好出路。

    另一个促成陆戈在‘山右’堡投降的原因,则是一个女人。

    一个陆家的女人。

    ......

    闻听陆戈愿意帮着劝降‘安府’、‘道左’二堡。

    李横自然是愿意的。

    非但愿意,而且,如此给力的降将,他还要亲自见一见,温言抚慰一番。

    可是,面是见了。

    陆戈这小子也还算恭敬,但他却提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李横日后攻破阳羡城后,需把陆家一个年方二八的嫡女--陆玉儿,许给他。

    这...

    李横虽然心中有些不快,但作为一方之主,他还是微笑着,以更温和的语气,应允了陆戈所求。

    于是!

    陆戈欢天喜地地离开李横,激情满满地去劝降了。

    ......

    看着陆戈的背影,李横长出了一口气,对于一旁的贾诩,略显感慨地道:“文和先生,观此人年岁,应也有三、四十岁了。

    如此年岁,又在陆家有一些地位,想必早就已经婚配了。

    甚或,儿女双全也不一定。

    可是,此人今日纳降,却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自家留在陆家的妻子、儿女。

    反倒惦记起陆家之女来。

    呵呵...

    人心诡谲,真真是可畏可怖也。”

    “主公!...”贾诩双手抱拳,微微拱了拱手,道:“这个陆戈,主公日后打算如何处置他?”

    “处置他?”李横笑了笑,“文和先生,他若劝降不成,必会在劝降之时被杀。

    这又何来‘日后处置’一说?

    若是...嗯!...

    此人若真能让某不费一兵一卒,便得了‘安府’、‘道左’两堡,那给他一场富贵,又如何?”

    “主公,此人即敢求取陆氏女,那就说明:他必然是有一些把握的。”

    “文和先生觉得,此人的劝降,有成功的希望?”

    “以诩度之,至少八成把握。”

    “那就给他...呃!...”李横回过味来。

    贾诩说这些话,似乎是有其他的意思...

    他略一沉吟后,迟疑着问道:“那文和先生的意思是...?”

    “主公,此人即便劝得‘安府’、‘道左’两堡来归,也不能留了。”

    “哦?...”李横皱了皱眉,“文和先生此言,是?”

    “主公!...”贾诩一脸严肃地,又一次双手抱拳道:“很明显得是,此人并不是陆家人。

    不是陆家人,却又姓陆,那此人必是陆家的家生子。

    身为陆家一仆,却能出镇一方,担任‘山右’堡守将。

    那就说明,他在陆家极受信重。

    否则!

    作为江东有数的大族,陆家嫡、庶族人,有如过江之鲫,岂会把如此重要的机会,让给一个家生子。”

    李横皱着眉头,轻轻点了点头。

    他似乎有点意识到,贾诩将要说什么了。

    “主公!...”贾诩接着说道,但语气却更加冷冽起来。

    “作为家生子,陆戈因得陆家信重,而出镇一方。

    他未经一战,便率众投降。

    此为不忠!

    作为陆家家仆,他却私下惦记主家之嫡女。

    此人不义!

    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如何能留?

    若留了此人,主公早晚必受其反噬。”

    “呃!...”

    贾诩的一番话,让李横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明白过来。

    自己重生以来,似乎进入了一个思想误区。

    那就是:这个时代精英阶层,尤其是像贾诩这样,名声不太好,跟过好几个主公,甚至还有‘毒士’外号的人,已经不太讲究什么‘忠义’了。

    甚至,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有奶就是娘’。

    但!

    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这个时代精英阶层--文士,他们的道德底线,极有可能就是‘忠义’二字。

    否则,贾诩也不会如此严肃地,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了。

    李横又仔细打量了一番,面前的贾诩。

    他发现,这老小子的严肃表情,似乎不是在做伪。

    他说的这些话,应该就是他心中所想。

    又或者说!

    尽管贾诩的为人,有很多值得让人诟病的地方,但陆戈所做的背主之事,却是已经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

    所以,他才在此极力劝说李横,要宰了这小子。

    ......

    “呼!...”

    李横在心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由这件事,他也想明白了另一个人。

    就是刘备。

    那小子分明就是一个废柴。

    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

    除了装‘仁义’之外,别的什么也不会!

    可是!

    就因为他时时刻刻,把‘仁义’二字挂在了嘴边。

    所以!

    即便是他什么都没有,即便是他半生都漂泊不定,如关、张、赵这样的勐将,也死心塌地地跟着他。

    如糜家那样的豪富之家,除了把自家的嫡女送给他外,还拿出所有家财来支持他。

    在他兵败之后,更是全家跟着这小子,一起流浪。

    这...

    你说刘备长得好也行啊!

    可这老小子,不过就是一个织席贩履的老爷们罢了。

    ......

    这些人为何如此?

    还不是因为:刘备这小子的言行,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准确一点说,就是刘备说的那些大话,把这些人彻底给忽悠住了。

    ......

    想到此处,李横看着面前一脸严肃的贾诩,略显无奈地道:“那文和先生的意思...?”

    “待此人回返后,找个由头,把他...”说着,贾诩伸掌做了一个下噼的动作。

    “这...”李横的脸上,露出一丝犹豫。

    “主公可是觉得,如此作为,于名声有碍?”

    李横微微点了点头。

    “此事若是传了出去,日后可就没人再归降于某啦!”

    “那...”贾诩的眼珠微微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森寒的笑意,“主公,待破了阳羡后,可把俘获的江东众豪门,交于此人看管。”

    “这是何意?”李横疑惑地看着贾诩。

    “主公!...”贾诩解释道:“如他这般半生为仆之人,若是一朝得势的话,必会因得意而猖狂万分。

    而那些江东豪门,即便是被俘了,其潜势力,也仍不可小视。”

    “呃!...”李横的脸上,闪过一丝恍然,“文和先生的意思是...?

    陆戈若是因得意,而肆意迫害那些江东豪门,则必会被这些人所杀?”

    “正是如此!”贾诩点了点头,“那么多的江东豪门,再怎么样,也不会被他一家生子,给欺负住的。”

    “这...”李横苦笑着摇了摇头,“文和先生,何必如此复杂呢?

    若是不想用这陆戈,到时候,多给钱财,让他领着那个陆家嫡女,远远地走开,安享受富贵就是了。”

    “主公,此人潜伏陆家几近半生。

    现下,因缘际会之下,才得以靠向主公,有了发迹机会。”贾诩道:“主公若如此安置他,他如何会甘心?”

    “这...”李横点了点头,“文和先生说得,倒也不错!

    此人若是没有野心,也不会惦记陆家嫡女了。

    更不会主动请缨,去劝降‘安府’、‘道左’二堡。

    这样的人,若真只是让他安享富贵,也确实不会甘心。

    早晚也必将生出祸患来...

    那...”

    ......

    胯下战马在急速奔驰!

    僵硬的秋风,从脸颊的两侧,哗啦啦地吹过。

    但陆戈却一点都没不适。

    相反,此时的他,就如同吃了人参果一般,只感觉全身上下舒爽无比,也酣畅无比。

    他没有想到:短短数日内,他的命运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先是天上掉馅饼,他一个陆家的护卫,居然有机会独领一军,出镇‘山右’堡。

    接着,眼看着‘山右’堡守不住了,他灵机一动,又顺势投降了李横军。

    这个灵机一动好啊!

    就因为这个灵机一动,他陆戈也许就要攀上人生的巅峰,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只要他能劝降‘安府’、‘道左’两堡,在李横那里,他陆戈的身份,也就将不再是一个降将了。

    他就是李横阵营的人了。

    李横到时候,怎么也还不得赏自己一个小官做一做。

    话说,他陆戈也是知兵事的人。

    否则,江东联军也不会让他出镇‘山右’堡了。

    那么,他在李横军中做一个军校,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

    若是能到哪个县当个县官,做个土霸王,那就更好了。

    待过上一段时间,等李横拿下阳羡,自己再把陆家那个娇滴滴的小娘子一娶....

    呵呵...

    人生至此,夫复何求啊!

    ......

    至于说能不能劝降‘安府’、‘道左’两堡,陆戈根本就不担心。

    对别人来说,这事可能很难!

    但对他来说,这事真的是易如反掌。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在出阵‘山右’堡前,详细地了解过,‘山右’、‘安府’、‘道左’三堡守军,各级军校的关系。

    三堡的防御是一体的。

    前堡受到攻击时,后两堡就要去支援。

    后两堡受到攻击时,前堡也要主动出击,截断攻城军的后路。

    为了能使三堡守军做到这一点,选拔三堡各级军校时,便采用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策略。

    比如!

    若儿子在‘山右’堡为将,则父亲和叔叔,就会在‘安府’、‘道左’二堡为将。

    若哥哥在‘安府’堡为将,则两个弟弟,就会在‘山右’、‘道左’二堡为将。

    诸如此类。

    如此,则一堡受攻击,则另两堡必会支援。

    可现在,他的‘山右’堡,已经全军归降李横。

    那么,只要以‘山右’堡的各级将左为质,则另外两堡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