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董郎顾 » 第四十二章 孙坚其人

第四十二章 孙坚其人

    话说春节过后,曹操又与手下将士们讨论中原形势。

    鲍信说:“目前关东军依然在内斗。他们根本无心联合追剿董卓。我们若是继续向西讨伐董卓,势必还是孤军奋战。”

    曹操说:“那个自以为是的袁绍,不敢打董卓罢了,还想另立刘虞为帝,搞两个朝廷。他也不想想,这样有可能吗?天下岂不是更乱?他来征求我的支持。我一口回绝了。”

    “对。正宗皇室出身的刘虞不是傻子,也不是少帝和献帝那种不谙世事的小儿,一看袁绍就是在异想天开,人家可不想当傀儡帝,整天提心吊胆过日子。所以坚辞不受。这个袁本初啊,净想些歪门邪道,一辈子也成不了大气候。”鲍信下结论说。

    曹操点点头:“允诚,你说得太对了。”

    夏侯淳说:“西凉军很骁勇,对付他们必得出奇制胜。”

    张邈说:“听闻关东军同盟里有一个叫做孙坚的,也跟曹大人一样,正独自与西凉军对阵呢。”

    在角落里旁听的董祀听到孙坚的名字,顿时来了兴趣。他开口补充道:“孙坚,字文台,乃孙武后人也。吴郡富春人,与义父大人同庚。”

    董祀对孙坚一直都抱有好感。虽说他也跟曹操一样,有诸如滥杀无辜(杀了两个太守)之嫌,但他作为军事指挥官的冷静,果断和勇猛,是董祀一直都很敬佩的。所以一听张邈说到孙坚,他立马补充材料,希望曹操能与孙坚携手,强强联合。

    “咦?你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张邈惊讶地看着董祀。

    鲍信已经见怪不怪了:“此乃开了天眼的少年,故此无所不知。”

    “哦。”张邈有点不相信地问:“少年郎如此神通广?那你说说看,孙坚最近有何战事?”

    董祀双手合十,口中嘀嘀咕咕地念叨了一会儿,然后才说:“孙坚也与义父大人初战时一样,曾经败于董卓部将徐荣。”

    “哦?”张邈再次惊讶地看着董祀:“他说的果然没错。”

    张邈继续说道:“你们听说过孙坚与西凉军胡轸对阵的事吗?”

    众人摇摇头。

    张邈说:“孙坚起兵攻打董卓。董卓派东郡太守胡轸迎战。胡轸的先前骑兵来到鲁阳。孙坚命令部队整顿阵容,不得妄动,自己则饮酒谈笑自若。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提起身离开席位,引导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君不得入耳。胡轸见孙坚兵马整齐、纪律严明,斗志旺盛,不敢攻城,撤兵离去。孙坚遂不战而胜,显示了其善于用兵的胆略和才能。”

    曹操赞许道:“唔,孙坚果然善于用兵,军事奇才也。”

    “但是,孙坚前一阵也败了一场。”董祀说接着说:“孙坚率豫州军向梁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不料被徐荣包围,豫州兵全军溃败,孙坚和十几个骑兵突围逃出。孙坚平日常戴一顶红头巾,突围时由于形势紧张情状狼狈,只好脱下头巾让亲信部将祖茂戴上,吸引敌人。徐荣的骑兵以为戴头巾的是孙坚,纷纷前来追逐。孙坚这才有机会从小道逃出重围。祖茂被追得无路可走。他心生一计,跳下马来把红头巾蒙在坟墓前一根烧柱上,自己则伏在草丛中不动。董卓的骑兵远远见到红头巾,以为孙坚在此,便将这地方层层包围起来。走到跟前才发现哪有孙坚,这才撤兵离去。孙坚虽遭此大败,但并未灰其心志。他一路收集散兵,进占太谷阳人严加戒备,准备伺机再战,以雪耻辱。”

    “如此说来,孙坚的目的和当前状况,与我家主公几乎相同嘛。”张邈说。

    董祀点头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与孙坚联合,共同对付董卓部将。”

    鲍信也说:“这是个好主意。两家合作,肯定比一家单独作战要好得多。”

    曹操一边捋着胡须,一边耐心听着他们的讨论。待大家说完他才开口:“孙坚此人果真如大家说的这么好吗?我并不了解他。”

    董祀急忙说:“我对孙坚很了解。你们还想听他的故事吗?”

    众人点点头。

    于是,熟知历史的董祀开始讲述孙坚其人其事。

    孙坚父亲是个地道贫民,以打渔为生。孙坚17岁时和老爹行船路过钱塘,适逢以胡玉为首的几个古惑仔正在码头上收保护费。以当时的世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孙坚的老爹当时就是这样想的,可孙坚恰恰相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孙坚选了一个角度,摆了一个造型,翻身跳下客船,径自朝案发地点走去。

    古惑仔们虽说干惯了杀人越货,强买强卖的事,但终究是没见过大世面的。他们看到一个手持大刀,器宇轩昂的男人踩着“五彩祥云”飘然而至,内心的气节自然逊掉了。他们以为这是官兵在捉拿他们,于是心慌意乱拔腿便跑。

    冒充民警执法,这在21世纪是违法的,可在汉代绝对是件相当牛逼的事情。立了大功的业余警察孙坚,立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由此正式被编入执法队伍——郡府里召他代理校尉之职。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间令执法警察们头痛的事。原来,会稽有个叫许昌的人物,见汉室衰败,竟寻思着拉起山头自己单干。当然,许昌可不像胡玉是个打散工的古惑仔小混混,他是有组织的。为了给自己造势,他与儿子许韶一起私刻了一堆公章,开张了一个“小朝廷”,自称“阳明皇帝”。当地主管领导——刺史臧旻一看架势不对,这不是胡来嘛,可是许昌阵容强大,扇动周边诸县数万民众拥护他,搞得像黄巾军一样了。臧旻知道,如此下去不仅自己乌纱帽危险,恐怕连老命也不保。焦灼之时,臧旻想起了作风硬朗的孙坚。于是请孙坚吃了顿饭。

    晚餐上,臧旻单刀直入拍着孙坚肩膀关怀道:孙少,听说你业务能力蛮强的嘛,许昌这小子,刻公章自立朝廷给我难堪。现在我认命你为郡司马,你可以招募士兵把人马做大,然后把许昌这小子收拾了。事成之后,我一定保举你为官。于是,拿着刺史批文的孙坚,在乡里招得千余散勇,配合州郡专业官兵们,居然真把“山寨朝廷”给端了。

    由于出色完成了刺史大人交给的任务,孙坚此后的仕途自然明朗起来。他先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所到之处甚有声望,官吏百姓也亲近顺服。同他往来的人数相当多。这里有乡里耆旧名人,也有任侠好事的少年。孙坚对他们像对待子弟亲友一样。接待抚养,尽心尽力。

    听罢孙坚的往日轶事,大家纷纷夸赞,举起大拇指称赞。

    曹操问道:“如此一来,大家都以为我们与孙坚合作抗击董卓是为上策?”

    “是。”“是的。”几个人纷纷表态。

    曹操点头:“那好吧。我先与孙坚见上一面,然后再做决定如何?”

    众人纷纷点头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