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张大官人 » 第十四章 账房出事

第十四章 账房出事

    与此同时,李家大厅。

    李贤和祝掌柜从仓库回来,前者面色铁青,后者抿嘴,不敢说话。

    李贤将平时心爱的茶杯砸在地上,表情愤怒但言语间又有些无奈。

    “货呢?仓库里面的货呢?”

    祝掌柜表情疑惑,说道:“不知道为何,明明账本上记录着仓库中还存有布五千匹,可是……”

    “可是?可是什么?”

    “可是刚刚清点,仓库里只剩下一千匹了。”

    “这我都知道,你能不能说一些我不知道的,我问你为什么!为什么无缘无故就少了四千匹布!”

    祝掌柜低头不说话了。

    李贤气的脑门突突,习惯性想喝口水,结果发现茶杯已经被自己摔坏了,右手拿了个寂寞。

    旁边的不出声的柳林絮见此,连忙拿个了个新茶杯,倒上茶水,递给李贤,安慰道。

    “也许是招贼了,咱家家大业大,肯定有不少贼人惦记。”

    李贤一时无语,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媳妇。

    得了,不仅有个木头掌柜,我还取了个傻媳妇,哪个贼人能悄无声息的盗走四千匹布。这是四千匹啊,用马车搬,都要十几辆马车才能拉得走。

    你跟我说被贼人盗走,要是有这种能力的贼人,他还要来盗我李家的布?早就去周朝户部转悠了。

    不过被柳林絮这么一说,李贤也冷静下来了。

    “去把账本都搬上来。”李贤吩咐祝掌柜。说完,又考虑片刻,对旁边的丫鬟说道。

    “把所有的账房先生都叫醒,过来对账。”

    既然没有人能悄无声息地盗走四千匹布,那就彻查账本。两边数目对不上,定是有一方出了问题。

    张小浩被丫鬟请到了大厅。

    十分钟前,刚刚凑完热闹的张小浩被丫鬟叫住,说什么家主让所有账房先生去大厅对账。

    张小浩是有些不情愿的,干什么玩意呢?大晚上还要加班,996你知不知道。

    换到二十一世纪,你这么做就是罪恶的资本家,无情压榨劳动人民的剩余时间,迟早有正义之士举报你的。

    想归想,张小浩还是马上跟着丫鬟走了。虽然从小生活在现代,不知道古代的习惯,但这么晚去对账,显然是不合乎常理的,张小浩敏锐地察觉到什么。

    “对了,有加班费吗?”

    去大厅的途中,张小浩问了问丫鬟。

    “什么是加班费?”

    “哦~当我没说。”

    张小浩来到大厅,大厅里面已经有许多账房先生坐在椅子上了,共用一个大方桌,左侧摊着一本本账本,右手不停的打着算盘。

    啪啪啪啪啪

    大厅里的人都不说话,算珠碰撞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屋子里。

    气氛一时有些凝重。

    张小浩是最后抵达的“账房先生”了,刚刚丫鬟找他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

    张小浩进到大厅后,见所以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上,而李贤坐在主位上,闭着眼,在沉思。

    没人招呼,张小浩也不尴尬。看到站在旁边的李瑶月,屁颠屁颠地过去了,站在她身后。

    “你过来干什么。”

    “丫鬟叫我过来对账。”

    “你还会对账?”

    “马马虎虎,我就是个记字员,账房先生说什么,我就往账本上写什么。”

    李瑶月和张小浩一问一答,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发生什么事了。”

    张小浩察觉气氛不太对,小声的问李瑶月。

    李瑶月露出担忧的脸色。

    “不太清楚,似乎是账目对不上,我也不太懂账房里面的事,总之父亲很生气。”

    大厅里很安静,张小浩和李瑶月说完这些,也不打算再继续聊了。毕竟在这样的环境里发出声响,挺破坏气氛的,一个不小心就招人厌烦了。

    “启禀家主,账本都核查完毕,并无差漏。”

    终于,一个看上去比较年长的账房先生站起来,打破了长久的沉寂。

    “怎么会?你检查仔细了吗?”

    还没等李贤做出反应,祝掌柜就不可置信的发问。

    “已经原原本本核算三次了,并无差错。”

    账房先生也有些诧异,但依旧说出了连自己都不信的答案。

    “难道真的招贼了?”

    “不可能,这么一大批布匹又不是米粒、沙砾等物,怎么可能悄无声息。”

    “会不会是看守的伙计监守自盗?”

    “也不可能,看守的伙计都是李家的亲信,互相监督,概率不大。”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不会是鬼吧,是不是我们哪方面触犯了鬼神。”

    一时间,大厅内账房先生议论纷纷,就连丫鬟都忍不住互相低语猜测。

    “够了!都住嘴!!”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贤发话了。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赶紧想办法补救。彻查的事情暂时推后,先把客人的订单想办法给解决了。”

    祝掌柜闻言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老爷,其他的小单子倒还容易解决。只不过,少了这四千匹货,朝廷那边的生意不好交代。”

    李家不仅给平民卖布,也在给朝廷那边提供布匹。

    古代经常有皇供的物品,是地方特供给朝廷。特供给朝廷,地方不仅能够赚更多的银两,而且也是一种荣誉,是皇室对自己商品的一种肯定,无形的招牌。

    所以皇供的生意都很抢手,唯一的缺点就是,如果不按时完成订单,就会触犯律法,到时候登门的就是衙门的官兵。

    李贤揉了揉眉心,说:“还差多少?”

    “如果把临安城各分店的布匹集合起来,再加上库房剩下的一千匹布,依旧还差三千匹。”

    “三千匹?老爷这可怎么办啊,一个月之内,我们的织女根本不能织出三千匹布。”柳林絮听到后,焦急地说道。

    李贤沉思许久,最终有了决定。

    只见他摘下身上的令牌,递给祝掌柜,说道。

    “你明早去隔壁县的布行,购买布匹,有多少买多少。”

    同时转头对柳林絮说:“吩咐下去,织女加大力度生产,每月的例钱加倍。”

    祝掌柜接过令牌,松了一口气,说道:“不用明早,老爷,我现在就去。布行一开业,我就把布匹全买下来。”

    向外走了几步,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转过头说道:“老爷,如果要买三千匹布,我们的现钱不够啊。”

    “急什么,所以我叫你明早去,今晚我会拜访临安城的其他富商,凭我李贤的面子,定会筹到银两。”

    李贤站起身,整理整理了衣服,向门口走去。

    人影渐远,一道自信的话语由远及近,被石板路拉长,但又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放心吧,我李贤经商这么多年,摸爬滚打,什么没有见过,有我在的一天,李家就不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