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血肉道人 » 第三章:符咒

第三章:符咒

    左阴阳躺在棺中,继续装作一副刚刚清醒的样子,他暗暗留意身边环境,只看见头顶不时有树梢划过,应该是在一片林子当中。

    突然,他感觉自己脑中一阵恍惚。

    “避死延生,祈命锁魂,

    唯我本我,唯一为一”

    一串熟悉的符咒,在脑海中慢慢散去。

    这符咒模样仿佛在哪儿见过?

    左阴阳突然想起来了。

    五年前,他曾经因案件需要,前往西南一户苗族山寨出差。

    然后在那里无偿法律援助过一个痴傻孩童。

    小孩并无父母,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

    左阴阳见其家庭贫困,便帮助他们申请了贫困补助,之后留了一点钱物就悄悄离去了。

    谁知老人家在左阴阳上车前赶到车站,千恩万谢后硬要送他一张护身符,说是能保命一次。

    当时左阴阳急着赶车,又见符纸就是普通草纸叠成的,想着也不甚珍贵,应该是老人的一番心意,便将其收下。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对此也未放在心上。

    此后这符纸也不知所踪,只是当时护身符上符印显得特别,他依稀有点印象。

    现在,这符印好像耗尽力量,各种信息开始融入左阴阳脑中。

    万千世界如恒河沙数,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无数的世界存在着无数的本我,或者说本我存在于无数的世界。

    不知何故,此方世界的左阴阳与原世界的左阴阳命运产生一丝的连接。

    他之所以在原世界感知到死亡的来临,就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中的少年的左阴阳于半年前被一群邪修抓住,要用作血祭。

    这半年来他被迷昏心智,灌入无数药食,又被秘法催养,才长成如此模样。

    本来今日这群古巫就要将其献祭,但是祭礼进行了一半,被这批前来的修士打断。

    但是这个世界的左阴阳神魂已经消亡。

    原世界的左阴阳确得到符咒庇护,历经万千世界,终于在此界,再次寻得本我,如今神魂肉体相合,符印也耗尽力量消散。

    更多的信息涌入,左阴阳回想起来,他死后神魂游历万千世界,被不同的世界意识排斥,经过一遍遍的打碎,重组。

    如今神魂坚韧异常,又寻得神魂相合的本我肉体,可以算是重活一世。

    由于他现在的神魂极为特殊,他对身体血肉的掌控超过常人,除了对身体每处肢体,肌肉做到完全控制外,甚至可以调节自身心跳,血流,消化,神经反射等等。

    除此之外,其他的能力暂未显现。

    “好一般的开局!”左阴阳心中想到,“没有深蓝加点,也没有系统加持。

    就一个什么神魂坚韧,勉强有个血肉掌控吧。

    看来穿越大军中,我的运气一般般啊”

    “如今暂无其他信息,虽然醒来时间短暂,但是这个世界明显有其他超凡力量存在。

    先走一步看一步,低调行事。”

    走走停停,左阴阳心中一边默默计算时间,一边继续收集周边信息。

    “张头,刚才那女娃是什么来头,竟能让秦国师亲自出手救人,乖乖,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镇国真人,那随手一式风火法术,我还没看出名堂,半个湖水都快烧干了。

    这群邪巫真是倒了大霉,也不知道惹了谁了,竟引来这等高手”

    张姓女子听罢慢慢回道:“听说,这群邪巫是盘山过来的,他等化作商人,辗转十余国,一路抓了不少还未行笄礼的孩童。

    走到那余国太清山附近时,不知用的什么计谋,竟将那太清剑宗传功长老裴无量的孙女给抓了。”

    “乖乖,太清剑宗的长老都敢惹,这整个太清山脉附近的几个国家肯定是不敢待了了。

    怪不得不远万里,跑到我等楚国境内,”瘦高男子感叹道。

    “跑到哪里都不行”女子继续说道。

    “这些宗门长老的后人,哪个不是万千宠爱一身。

    尤其这女童,据说天生剑心通明,是标准的剑修苗子。

    她未来有很大机会执掌太清剑宗的玉都剑和玉城剑。

    也怪这群邪巫中有人蠢笨,竟然想着偷偷将她随身携带的护身法器给卖了去换修行资粮,又好巧被黑市中的九流闲人识得标记,这才引来镇国真人,也是他们劫数到了”

    “怪不得,就这等野修散人,不说国师和院主了,就是张头您一个人也能随手解决了。

    不过现在也好,跑跑腿,就能得些功勋值,便宜我等了,嘿嘿”

    女子听罢提醒道“老吴啊,切莫要小看他们,那是国师修为太高,没有让这些邪巫使出手段,巫门一脉,毕竟古有传承,各种诅咒,祭傩之法,不能以常理度之。”

    “当然当然,我等和这巫师都是旁门左道,我怎敢小看他们,不过一力降十会,在高手面前都是枉然,张头你是上院下来的高手,你可以小看他们。”瘦高男子笑着回说。

    女子微微一笑,没有再回话。

    众人一路慢行,之后再未找到其他幸存者,左阴阳是最后一个被救下来的。

    不多时、一行人穿过丛林来到一处村落,只见村子中间的空地处,一片火光通明。

    大批衙役打扮的人正手持火把安安静静的站成两排。

    不远处,各种奇怪打扮的僧、道、儒们都在默默行功运气,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火把的猎猎声。

    空地居中处,坐着一个面色红润的青年男子,一袭黑色大袍,手持一卷古书,正低着头津津有味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