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云1起兵建唐 » 第一章:贵族出身的“混血”

第一章:贵族出身的“混血”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初夏,晋阳宫。

    天色微微亮,窗外婉转清脆的鸟叫声,把他从昨夜的沉沉醉意中叫醒。略感醉意昏沉的他,睁眼便看到这雕梁画栋的殿阁顿感熟悉又陌生,这是哪儿?

    心中略感疑惑之际,扭头便见一貌美的妙龄女子依偎在他身旁,他立即掀起盖在他身上的毛毯一角,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女子如雪的肌肤……

    他不敢相信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切,揉了揉睡意惺忪的眼睛,再次快速审视一番,立即清醒十分,依稀记得昨晚与裴寂在这晋阳宫喝酒喝到断了片,之后的事他记不清楚了。但此刻他明白,自己闯了大祸,是杀头诛族的大祸,因为这里是皇帝杨广的行宫,依偎在他身旁的妙龄女子是皇帝的女人。

    这时,“吱”的一声,推门的声音显得格外刺耳,他顾不得穿衣,迅速从床上起身去取挂在床头的配剑……

    这人是到底谁?为什么会睡在皇帝的行宫,并且还睡了皇帝的女人?

    咱们先从这人的出身说起吧,这就要把时光追溯到五十一年前,那一年那一天是他的诞辰之日。

    公元566年12月21日这一天,是载入史册的一天。

    “老爷,夫人生啦,是个男孩!是个男孩!”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恭喜将军!恭喜!”

    ……

    这一天,长安城内,北周柱国大将军府李炳家中,喜气洋洋。李炳之妻独孤氏看着刚刚诞下的男婴,喜不自收。

    这男婴,便是大隋的挖墓人、未来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历史上的开国君主,为了营造自己称帝是天意,是顺天应人的结果,都会授意身边的亲信编造一些迷信故事或不可思议的说法。比如,母亲临产时梦见一条巨龙钻入自己的腹中,一觉醒来,未来的皇帝便出生了;有的则为了烘托皇帝出生时就非同一般,什么出生时刻房内一道金光闪现,什么出生后屋顶祥云缭绕,一条巨龙吞云吐雾、时隐时现,等等,都是为了告诉世人,皇帝是我的,是上天之意,天意不可违。这就是命。

    很遗憾,李渊出生时,并没有天降祥瑞,也没有出现科学无法解释的离奇现象,就像现在产房出生的婴儿一样,除了父母和家人比较高兴,打算宴请亲人以示庆祝,其他一切如常。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隋朝末年,义军蜂起,天下大乱,作为众多义军之一的首领李渊,与大批枭雄有何不同之处?又是如何脱颖而出开国立业的呢?

    一切还得从李渊的身世背景说起。

    李渊,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生于西京长安,北周关陇集团子弟,一出生就被贴上了正宗贵族后代的标签。

    关于李渊祖籍一说,史料有两种记载。《旧唐书》记载的是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而《新唐书》记载的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

    《旧唐书》由五代十国后晋宰相赵莹负责监修。《新唐书》由北宋宋祁、欧阳修等人合著。按照时间线索推论,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宋祁、欧阳修等人编著《新唐书》时,发现《旧唐书》记载的李渊祖籍不准确,因而作了更正。

    虽说这只是一种推论,但可以确定的是,庆历四年北宋仁宗皇帝认为,《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实零落”,于是下诏重修。也就是说,宋祁、欧阳修等人编修《新唐书》时,是有《旧唐书》在手作基础素材和参考的。

    经过这么分析,李渊的祖籍应为陇西成纪。

    总之,李渊是甘肃人,地道的西北汉子。

    他的家族,在十六国时期达到鼎盛,七世祖、六世祖当过西凉皇帝。虽然近年来史学家认为李渊与先祖李暠(hao)、西凉后主李歆没有血缘关系,但可以确认的是,从他的爷爷开始,家族步入高官行列,成为关陇集团的贵族。关陇集团是指籍贯位于陕西关中(今陕西省中部)和甘肃陇山(今宁夏和甘肃南部、陕西西部)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

    他的爷爷李虎,西魏名将,柱国大将军,官拜太尉,封陇西郡公,与周文帝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八人因军功卓著,被授爵“柱国”,俗称“八柱国”,后封唐国公。

    他的父亲李昞(bing),北周安州(今河北定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

    武德初年,李渊当上皇帝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爷爷李虎追尊为景皇帝,把自己的老爸李昞追尊为元皇帝。

    可以说,李渊身世显赫。用现代的话说,根正苗红,标准的官员世家。相比于农民家庭,一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这么看来,李渊很幸运,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宦子弟,是个食邑三千户的国公,虽无什么实权,但什么房子、票子、女子,基本要啥有啥,是寒门子弟奋斗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羡慕吧?大家先不要急着羡慕。

    公元572年,小渊的父亲李昞去世,时年36岁,实在是天妒英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三国时期“性度恢廓”的东吴大都督周瑜、开创“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朱佑樘(cheng),同样是36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或许老天觉得小渊的命太好,又或许觉得将欲取之必先失之,给你个皇帝做就要让你先失去点什么,于是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6岁那年,失去父亲;47岁那年,老婆去世;60岁那年,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死于玄武门之变。

    父亲是唯一的,老婆和两个儿子都是心爱的,然而都离他而去,可谓“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人生之三大不幸都让他给摊上了。

    当然,李渊这一辈子总共生了22个儿子、19个女儿。这些儿子和女儿中,还有几个没活过他的。比如,玄霸14岁早亡、智云14岁被隋军杀害。再如,有娘子军美称的平阳公主、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儿去世时,李渊57岁。

    或许,人这一生就是得与失的一生。人这一生中,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总有遗憾。这遗憾好比裂缝,有了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

    是的,李渊就是被阳光透过裂缝照的灿灿发光的人。不过,在闪耀金光之前,上天还得让他过一段暗淡无光的童年生活。在暗淡无光中不断磨砺,如一把利刃,被打磨的寒光闪闪、剑气逼人。这就是上天对小渊的恩宠――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父亲李昞去世时,小渊6岁,在家中排行老四,和大哥李澄是嫡子,二哥、三哥是庶子,此时大哥早已去世。按照隋唐礼制,立嗣、袭爵是有先后顺序的,即嫡、长、贤、爱。既然大哥早已不在人世,唐国公的爵位自然由李渊袭封。

    提及爵位,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爵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到了李世民当皇帝时,定爵制九等:一等为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等为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等为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等为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等为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等为开国县侯,食邑一千户,从三品;七等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等为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等为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从这里可以看出,隋唐时期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一般由嫡长子承继。

    古代就是如此,嫡、庶之间的地位还是比较悬殊的。妻所生子,称之为嫡;妾所生子,称之为庶。如果你是嫡长子,那么恭喜,头衔、家产、话语权基本都是你的,父亲去世后,你就是一家之主。

    封建社会,所谓“三妻四妾”,并不是一个男人有三个妻子、四个妾,只是个俗称,并不准确。

    所谓“三妻”,有个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君主立后不决,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后来,齐国君则戏言立后三人。然而,还未事成便去世了,故称之为所谓的“三妻”。

    隋唐时期,无论你官职多大、有几个女人,妻只有一个,其她都是妾。妻在家中一众女人中,有绝对的话语权和超然的地位,是家务大当家的。

    如果你娶的是皇帝的女儿,一般称之为“尚”。何谓“尚”?通俗的讲,如同现在的“倒插门”。

    公主长大后是要住公主府的。按照隋唐婚姻礼俗,一般女性年满16岁就要嫁人。有的甚至年龄更小便作人妻。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长乐公主李丽质,13岁便下嫁宗正少卿长孙冲。

    这里就出现了“尚”和“下嫁”,同样是结婚,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称呼呢?

    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即使你贵为公主,“下嫁”做了人家媳妇儿,就要相夫教子,尊重夫君,讲的是三从四德。这种情况就是“娶”公主。

    而“尚”公主就不同了,是指男人与公主结婚后,公主不住公婆家,也不出宫单独与夫居住,而是丈夫与公主住在公主府。丈夫通常要做几年附马都尉,就是皇帝的侍卫。丈夫在家里的地位比公主要低,所谓“女尊男卑”。

    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可以有两个妻子,称之为“平妻”。是指,你先娶了别的女人,之后才娶的公主。既然娶的第一个女人为妻,之后都为妾,但总不能让公主当妾吧,好吧,皇帝准许了,你就两个妻子吧,所以,称之为“平妻”。

    换言之,李世民的媳妇儿――文德皇后长孙无垢,与长孙无忌是亲兄妹。大概是这个原因,长孙冲没有“尚”公主,而是长乐公主“下嫁”给了长孙冲。也就是说,表哥娶了表妹。

    古代并没有“近亲不能结婚”的医学常识,类似表哥娶表妹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生于北周的小渊,6岁便失去了父亲可以说是不幸的。没了父亲的庇护和教导,小渊同学在与母亲独孤氏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必须低调做人,谨言慎行。既使被小伙伴欺负了,估计也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隐忍,默默掉泪。

    然而,生活还得继续,擦干眼泪发奋读书、习武射箭是小渊每天的必修课、唯一的选择。

    对于小渊来说,有个不幸的童年,未必不成大器。也正是由于这一不幸的童年经历,促使他从小饱读诗书,练就了过硬的射箭本领,箭无虚发,百发百中。这些本领都在后来的创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他建立大唐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信在李渊生命中的最后一年里,躺在阴冷潮湿的大安宫的病床上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一定会有诸多感慨,但感慨最多的应该是感谢自己年少时那段磨砺岁月。

    关于李渊与杨坚的关系,要从李渊的爷爷说起。

    他的爷爷李虎与独孤信同朝为官。说起独孤信,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牛的岳父。

    独孤信有7个女儿,7个女儿中,有3个当上了皇后,包括追认的。换句话说,独孤信先后有3个当皇帝的女婿:

    其一,长女嫁给了孝明帝宇文毓,追封为皇后;

    其二,四女儿(李渊的老妈)嫁给了自己老战友李虎的儿子,即李渊的老爸李昞,李昞被追尊为元皇帝,独孤信的四女儿被追认为元贞皇后;

    其三,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自己的老部下杨忠的儿子,即隋文帝杨坚。

    史称“一门三皇后”。

    这血缘关系清楚了吧。就是说,杨坚是李渊的小姨夫,准确的说是七姨夫。隋炀帝杨广是李渊的表弟。

    李渊的姥爷是独孤信,而独孤信是纯正的鲜卑人,身上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液。用现代的话说,李渊是“混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