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风云1起兵建唐 » 第十九章:童山大战(1)

第十九章:童山大战(1)

    这个人就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率十万大军从扬州浩浩荡荡行至东郡后,盯上了黎阳仓,因为他要解决温饱问题,打下黎阳仓就能获得大批粮食。

    于是,武德元年六月,宇文化及率军行至黎阳。

    为什么说,在洛阳处于危急时刻之时,宇文化及的到来拯救了洛阳呢?因为宇文化及行至黎阳遇到了阻击他的瓦岗军。

    为什么是瓦岗军呢?

    因为皇泰主杨侗对李密进行了成功招安。这就使原本李密集中兵力攻击洛阳,转而调转马头精中集力对付宇文化及。

    关于东都与瓦岗军打了那么久,为什么还能够成功招安,我们下面会提到。

    大家可能会问,李密难道不清楚宇文化及手下是强悍无比的骁果军吗?

    这一点李密自然清楚,但李密此时拥兵三十余万,战斗力也十分强悍,加之宇文化及不懂军事,李密又向来自负,他相信打败宇文化及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能顺利入朝,就能成为实际掌权者,因为此时的洛阳已无多少兵马。

    要说李密这么考虑,也有他的道理,凭指挥能力、作战经验、站斗力,应该说宇文化及败的几率非常大。

    然而,自负的李密却忽略了三点。

    一是宇文化及率领大军来到河南,他的手下思乡心切,是急于回到长安与家人团聚的,当他们遭到阻拦,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是会拼命的,拼命的结果就是李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二是洛阳的王世充,此时的他拥有绝对的兵权,名义上是杨侗的大臣,实则是大权在握、洛阳的实际掌控者,如果李密以太尉、尚书令的身份入朝辅政,置王世充于何地?一山不容二虎。显然王世充是容不下李密的。

    三是自李密“鸠占鹊巢”以来,瓦岗旧部多有怨言,当他们得到洛阳隋朝廷的封赏后,就为自己的贼寇身份正了身,之前为李密卖命是没得选择,而现在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朝廷正儿八经的文臣武将,就有了保底的退路,一旦李密失势,就会瞬间分崩离析。

    正是由于这一决策失误,使李密不久后一败涂地。

    李密接受册封后,仅仅带领两万军队就上路了。当然,这里是指出征。

    李密明白,两万对十万精锐,这仗确实不好打,硬碰硬显然不行,只能坚守,以此消耗宇文化及大军的粮草。于是下令:深挖沟、高筑墙。

    要说李密采取的这个战略也不错,但也有个不足,就是宇文化及选择绕开李密直接攻取黎阳。

    不过,李密早有准备,你若打黎阳,我就绕到你的后面与黎阳部将前后夹击,你若直接来攻我,我就死守不出营。

    不出李密所料,宇文化及绕开他试着直接攻了几次黎阳仓都没攻下。

    没攻下的原因,不是李密和黎阳部将前后夹击有多么大的威力。说老实话,如果仅凭李密那点人马既便是前后夹击宇文化及那十万精锐,也完全没有胜算。

    要知道,骁果卫可是皇帝的禁卫军,个个是一等一的高手。

    为了让大家知晓这些骁果卫军人是怎样的高手,这里举一个例子。

    这个人前面刚刚提过,只说了他造了宇文化及的反,失败被杀。现在说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就是沈光。当大家了解沈光神一般的操作后,就能知晓骁果卫将士绝非一般人。

    沈光年轻时骁勇敏捷,善于赛马,为天下第一,江湖人赫号“肉仙飞”。

    听到这个外号,我们可能会觉得此人会传说中的轻功,至于是不是轻功咱不知道,但确实健步如飞。

    能证明他这个外号不是徒有虚名的,有两件事。

    隋朝初年,建禅定寺的时候,寺中有高达十余丈的幡竿,拉扯旗幡的绳子忽然断了,没有人能够接上,寺中的僧人都很着急。这个时候,沈光路过,对僧众说:“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

    意思是,把绳子给我,我能爬上去把绳索接上。

    僧人们感到惊喜又惊讶,认为这是“非人力所及也”的事,不过没办法,只好让沈光试试。

    只见,眼前的沈光如同猴子一样,嘴里衔着绳索,迅速窜上了旗杆,把绳索系好后凌空翻身而下。不但有惊无险地把绳索系上了,还安然无恙的下到地面,而且还用手掌撑地,倒行几十步。围观的人对他连连赞叹,于是称他为“肉飞仙”。

    另一件事就是,沈光年轻时常常想着建立功名,后来成功参军,随杨广东征高句丽,“肉飞仙”的本领再次得到充分展现。

    他用冲梯攻击城池,冲梯长达十五丈,沈光爬至顶端,在城墙边与敌人交战,不幸的是,他被敌兵打落城墙。

    这时如果你认为他会被摔死从此再无沈光,实在是对不起他“肉飞仙”的外号。

    说时迟那时快,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他在掉落过程中,正好碰到冲梯上垂下的绳索,一把抓住绳索又爬了上去。

    杨广得知此事后甚是惊异,可能是出于爱才,也可能是出于好奇,史无前例地召见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任命他为朝请大夫,赏赐宝刀、良马,后来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成为骁果卫将领。

    就连宇文化及对他也是十分忌惮,当时得知沈光一伙造他的反要来劫营后大惊失色地说:“麦孟才是麦铁杖的儿子,还有沈光,都是勇不可当之人,必须避其锋芒。”

    沈光就是这么一位猛人。在骁果卫像沈光这样的武林高手一抓一大把,所以李密只能避其锋芒。

    急于决战的宇文化及总是打不成,耍手段又不是李密的对手,深感窝囊又焦急万分的宇文化及在不久后终于等来了决战的机会。

    这次是隔水(古黄河支流——淇水)对战。开战之前双方将领自然有一番对话,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李密隔岸喊话:“宇文化及,你家族原本是鲜卑人的家奴,姓破野头,后来随了主子的姓。你和你的父亲、兄弟等,皆受隋朝厚恩,富贵累世,举朝无二。当你们遇到主上失德之时,不追诸葛瞻之忠诚,乃为霍禹之恶逆,不是死谏而是弑君,此等倒行逆施之行径天理难容!现在你若降我,还可保全后嗣。”

    通常来讲,一方主帅如此破口大骂,另一方主帅必然怒不可遏、反唇相击。

    然而,只见宇文化及定定地坐在马上,十分懵圈,默然良久,脑海里快速搜索:“诸葛瞻是何许人也?霍禹又是何人?他们怎么了?与我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