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且拭风雨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娃娃为谁做奴婢

第二百三十八章 娃娃为谁做奴婢

    “那如果,兵士没有学会战法,千户百户们又没有熟悉号令,那你们的‘正’‘奇’两道,还能用的精妙吗?”

    听着张野子这句问话,杜世闲也皱起了眉头,张策见状,忙开口道。

    “大帅不必顾忌这些,我和陈兄已算计好了,往后,肯定要区分‘正’‘奇’两部分来操练兵士,每个人都得能识别旗帜的摇摆,和军鼓的鼓音,按指挥反复进行分合变化的演习!”

    陈烨也接上话道。

    “等到训练完成,大家都熟习了旗帜鼓音的变化,就能像农户驱赶群羊一般,任由将领指挥他们,那时候,只需要我们这些将领知晓‘奇’‘正’之道,那也就足够啦!”

    杜世闲点了点头,继而又笑着说道。

    “张策啊,陈烨说的军鼓一事,你也颇为认同啊。那就好,我还想着,怎么让大家都认同呢!”

    张策忙说道。

    “大帅,军鼓一事,在乱军之中,比军旗要明辨得多,虽然要分派人手,但利大于弊,咱们肯定要用的!”

    张野子也想明白了奇正之道的分别,此时笑着接上话来。

    “果然是两个已做好准备,要受封将领的人呐,都很有大将之风,哈哈。”

    几人听见这话,都又笑了起来,诸葛瑶却不知在想些什么,突然开口问道。

    “奇兵之道,就是侧面打击敌人,对吗?”

    陈烨听见这话,笑着摇摇头,说道。

    “先向敌人交战,就是正兵,以后出其不意,便是奇兵!”

    张策也接上话道。

    “两军正面交锋是正兵,临死捕捉战机,出奇制胜,这就是奇兵,哪有什么侧击的关系?”

    诸葛瑶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

    “那两军对垒之时,要想知道地方统兵之人的才能,应该采用什么办法呢?”

    张策看了看陈烨,笑道。

    “我和陈兄昨晚还在聊这种事,应是是要让有本事的下级官士,带一队人马前往攻击,刚一交锋,就败退而逃,败退了也不加以制止,只借以观察敌军进攻的动作。

    若是敌军进行追击,兵士毫无秩序,相互之间全无配合,这就是没有才能的统兵之人带的军队!”

    诸葛瑶又点了点头,还未再开口询问,张野子却拦住话头,对诸葛瑶说道。

    “敌人看样子又要撤了,你去看看吧,看他们怎么回事。”

    杜世闲不疑有他,也对诸葛瑶说道。

    “野子说的是,你先去看看,也好让咱们早作准备。”

    诸葛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向着军队征伐之地离去,人还未消失在拐角处,山崖下正争斗着的众人,竟慢慢停了下来。

    齐天军中几个暂时领头的披甲人都转过头来,看向山崖之上。

    张野子见状,和杜世闲对了个眼神,便摇动令旗,不一会儿,一个披甲人便领着两个娃娃走到山崖上来。

    娃娃一到崖上,张策和陈烨二人便不约而同地上前一步,站在杜世闲的身前,冷眼瞧着娃娃。

    那两个娃娃却不在意,只缩着脖子,怯生生地看着几人。

    那被唤作瓷娃娃的看着年岁稍长,此时先强压下心头惧意,支支吾吾地说道。

    “我……我们想见你。”

    张野子笑道。

    “你们不是已经见了吗?”

    杜世闲却拦住张野子的调笑,只皱着眉头,看着两个娃娃。

    初见这二人时,是在枉天城中,看着他们和贺归川逞斗,那时候,他们可不是这般稚童神态,今天是怎么回事?

    杜世闲正想着,那瓷娃娃见杜世闲不开口,竟“哇”得一声哭了出来,杜世闲正要开口劝阻,谁知这瓷娃娃竟猛地伸手入怀,摸出了一柄短剑来。

    张策和陈烨二人忙要抽出配剑,可瓷娃娃却不抢攻,只看了看玉娃娃,紧接着,竟持剑在自家脖颈上一抹。

    登时血流如注,瓷娃娃甚至要把自己的脑袋给生割下来!

    玉娃娃见状,哭嚎得震天响,杜世闲几人也心中讶异。

    杜世闲忙拦下玉娃娃的哭喊,问道。

    “谁让你们来的?”

    玉娃娃听见这话,忙抽泣着说道。

    “是……是你的朋友,他说要见你,若……若是你不去,他就要折磨死我们!你快去吧,你快去吧!”

    杜世闲真要说话,张策和陈烨却齐声说了一句。

    “小心有诈!”

    张野子也开口向玉娃娃问道。

    “哪位朋友?他叫什么?”

    玉娃娃边哭边摇着头,嘴里嘟囔道。

    “他不让说的,他说,我们要是泄露了,他就要杀了我们!”

    杜世闲忙拦着玉娃娃的哭喊,轻声问道。

    “他派你们拦了我大军这么多天,那他总得让我知道,我为什么要见他吧?”

    玉娃娃抽泣着说道。

    “他说……他说,有把通体黑色的,剑柄还能响的剑,问你想不想要。”

    凤歌剑?

    杜世闲听见是凤歌剑,便对玉娃娃说道。

    “好,我去,咱们走吧!”

    玉娃娃闻声喜笑颜开,鼻涕眼泪还挂在脸上,却已笑出了声音。

    张野子几人正要相拦,杜世闲却笑着安排好了之后大军的行程,便随着玉娃娃走去,最后只留下一句颇为自傲的话。

    “天下能强留下我的,也不多吧。”

    杜世闲随着玉娃娃走下山山崖,只见一群乌合之众的中间,还拉着一架金漆纱围的马车。

    这奔袭我齐天军,还要拉着这么一匹双乘大车,就这样,还能让我们围剿不尽!

    杜世闲正想着,二人已走到马车旁,一个硕大的“彭”字映入眼帘。

    彭,彭家的彭。

    这又是谁?

    杜世闲想不出又会是那个彭家子弟,能作出如此之事,可心中也不惊慌。

    彭家子弟,自影哥儿之下,也没谁能斗得过吧,管他什么阴谋诡计,大不了,我一掌杀了,也就是了!

    两人进车坐好,几个持着长矛之人便一扔兵器,登上马车来,权做马夫,赶着马车便向北而去。

    其余的乌合之众见状,正要跟着马车离去,张策二人却得了杜世闲的命令,已带兵围杀而来。

    齐天军对上乌合之众,玉娃娃及其背后之人也不再出谋划策,只半炷香的功夫,数千人便死的死,降的降。

    而杜世闲坐在马车之中,也不挑着帘子,注意着马车的行进路线,只大咧咧地闭目养神,玉娃娃也不来答话,只缩成一团,蹲在马车一角。

    约莫行了顿饭工夫,马车便停了下来,车前的马夫一挑帘子,玉娃娃先跳下了马车,这才引着杜世闲向前走去。

    朱红色的大宅门内,走过一排花径,便是一座花园。

    杜世闲看得心中暗赞,这园子里,花木繁茂,庭阁,回廊,假山,池沼,庭阁之间,还都挂着纱灯。

    这园子好大气魄,在这种地界,也能造出这别有洞天的景色,还真是大手笔。

    更何况,杜世闲虽没注意着马车的行进路线,可也能感觉到,马车是在往北而行。

    枉天城北,又肯定没过老乐山。

    那,这里,应该是人间炼狱才对啊,还能留下如此庭院,到底是彭家哪个子弟,才有这般能力?

    更何况,还能使唤枉天城十常侍之一的娃娃,如使奴婢,定然不是三五日的工夫。

    看来,彭家有脑子有想法的子弟,还不少啊。

    杜世闲正寻思着,玉娃娃已领着他转过一座假山堆成的石桥,走进了池心小亭之中。

    池心的小亭子中,石桌石椅一应俱全,石桌子上,还摆列着茶水点心。

    杜世闲正要询问,玉娃娃却站在石桥上,对杜世闲说道。

    “他马上就来,我去桥头候着,你可不要喊我啊。”

    玉娃娃说着话,便缩着脖子跑向石桥一端,看样子,对要来的人似是颇为忌惮。

    杜世闲见状,只得摇了摇头,却也无可奈何,便看向这小亭子中的陈设。

    精致雅洁,肉眼可见的富贵之气。

    更有甚者,只池心的一处小亭子的柱子上,竟还挂着一幅水墨的剑画。

    杜世闲也是使剑之人,一见那画,便被画中的墨剑吸引了,忙上前几步,贴近了看着。

    好一幅剑画,其中之剑气,比之寻常铁剑,还要浓郁得多啊!

    画上还有一句配文,杜世闲一见,便小声念叨起来。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没一个“剑”字,却似能看出剑来。

    杜世闲虽也不懂诗文,可看着这一首,却不住地赞叹起来,可刚赞了一声,便猛地瞪大了双眼。

    配文最后的落款,写的是“章修文醉提牧隐城”。

    彭家有哪位子弟,能和逍遥真人结交,还被赠予墨宝?

    杜世闲正惊讶间,忽然听见背后响起了脚步声,忙回头看去。

    一个看似三十多岁的男子,右手握着柄细长的剑,剑鞘古朴,却更有威严。

    而这人的左手中,还持着一方枣红色的锦盒。

    “你认得,画这画儿的人吗?”

    杜世闲心中讶异,脸上却不见失态,只笑着拱了拱手,说道。

    “原来是三城官大人,城官大人早些言明身份,杜某早就要来拜见了呀。”

    此人正是枉天城三城官,吕朕予!

    吕朕予听着这话,也笑了起来,笑了好半晌,又突然面色一正,眯着眼盯着杜世闲说道。

    “你要是认识画这画儿的人,就干了这壶,我还得再送你件神兵呢!”

    吕朕予说着话,便使着锦盒一角,磕开了石桌子上,一个乳白色的酒壶盖子来。

    一时间,醋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