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一觉醒来都变了 » 二四、转帐一万

二四、转帐一万

    “什么意思?你究竟是谁?”

    孙二洋脸上凝重的表情带着几分惊恐。

    “我讲的还不明白么,还是我没讲清楚。”

    “我们这就出院,你的钱我会还你。”

    “那我要不要上去帮个忙,顺便让魏姐知道有人刚出局子里出来。”

    杨凡咄咄逼人,让本欲转身的孙二洋僵在原地。

    “你跟踪我,你到底想怎样?”

    “我不是刚说了么,我需要一个健康的肾脏,当然你可以怀疑我是警方的人,不过我可以放心的告诉你,我并不是,只要你帮我办到这件事,钱不会少你的,住院的费用也一笔勾销。”

    孙二洋顿了顿,“好,货到了我怎么联系你?”

    “这个你放心,到时候我会联系你,对了,为了配型成功,我希望你能多准备几个,以免浪费时间。”

    孙二洋听后,心事重重的走向大厅。

    杨凡则松了口气,自己这演技可有待提高,刚刚面对对方质疑的目光,差一点就败了,收拾过心情,杨凡拨通了萧四海的电话,下一步准备去见见萧四海的母亲。

    “你把恩公送走啦?你这态度以后要改改,不然谁以后还搭理你。”

    “嗯,晓得了。”

    “孙二,你这些天跑哪去了!不知道我快生了?”

    “还能去哪儿,弄钱呗。”

    孙二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靠床坐下,看到女儿可爱的样子,心情舒缓许多。

    魏巧梅看着疲惫的孙二洋,眼神中充满爱意,“孙二,你说你以前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学人家做生意,怎天东一头西一头,见你一面都难,现在咱是一家三口了,你可不可以别外面逛了,咱做点小买卖,一家三口好好过。”

    孙二洋叹息着,“小梅,我的事你就别操心了,我孙二洋一定会让你们娘儿俩过上好日子,女儿要富养,我可不希望将来被哪个富家子弟,三言两语骗了去。”

    “可是看着你现在这样子,我心疼你。”

    孙二洋努力挤出笑容,伸手握住魏巧梅的手,“放心,为了你做什么都愿意,只要你好,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都值了。”

    “呸呸呸!尽说些胡话,哪个要你作践自己,快去办出院手续吧,我想回家了,这里虽然好,但毕竟不是家。”

    孙二洋得令,出了月子间,魏巧梅则收拾着东西。

    回到家,魏巧梅小心将女儿放入早已准备好的婴儿床内,开始收拾屋子。

    这是一个不到七十平米的老式房子,屋里东西都摆的整齐有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孙二洋坐在沙发上随口问了一句。

    “你和那个杨凡到底怎么回事?”

    魏巧梅将扫把丢在一旁,质问道:“孙二,你什么意思?不是跟你说了嘛,公交车上多亏了恩公,要不你恐怕就见不着我们娘俩了!”

    “小梅,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说他不是有意接近你的?”

    魏巧梅从茶几上捡起一块擦桌布,生气的甩向孙二洋。

    “孙二,你别没事儿找事儿!干活去!”

    孙二洋抬上接住擦桌布,并未放弃质疑,“你不觉得你的恩公,身份可疑吗?”

    “有什么可疑的,你别胡思乱想了。”

    “他不是保安么,我今天办出院手续时,医院退了四千多的押金,这几天一共花了一万多,这些钱可不是一个保安能随手拿出来的,而且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穿的那身西装,价格一定也不便宜,你就没怀疑过?”

    孙二洋一字一句的指引着妻子,而魏巧梅心中此时也打上了问号,不过想想杨凡的一举一动,很快打消了怀疑的态度。

    “好了!好了!恩公穿什么做什么,那是人家的事,你别疑神疑鬼了,退的钱拿来,等钱凑够了就还给恩公,咱们是不富裕,可做人要感恩,人穷志不能短。”

    孙二洋口袋里的四千多元还没捂热,就被魏巧梅缴获而去,躺在沙发上心中琢磨着什么。随后到楼下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

    萧四海的母亲住在郊区的一所平房里,老人家长得慈眉善目,看样子不到七十岁,萧四海带杨凡前来,萧母很好客,热情的拿出已经过了保质期的黄桃罐头招待杨凡。

    杨凡吃着罐头,不由想到了自己远在农村的父母,小时候每当自己生病,母亲总是去镇里买个黄桃罐头给自己吃,说来也怪,吃过罐头用不了多久便好了,杨凡想到这些鼻子不由一酸。

    萧母虽然有病在身,但她乐观的精神让人钦佩。

    杨凡装作是萧四海朋友,萧母处处夸赞儿子,让杨凡多担待萧四海,而萧四海之前那傲慢的倔脾气,也荡然无存。

    和萧母聊了片刻后,杨凡借口公司有事便先走,萧四海出门送客。

    “萧四海,念你还是个孝子,不管你说不说实情,老人家的手术我也会托人去办,回去吧,多陪陪你母亲。”

    杨凡之所以这样讲,完全是因为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自己远在外地,妹妹今年也即将参加高考,家里只剩下二老,身边没个依靠,还得务农,想想便心痛。

    想在郊区打个车,那可真得看运气,显然杨凡的运气并不好。

    索性无事,杨凡便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妈,你和我大最近怎么样,家里的地也该锄了哇,累了就歇歇,一定要保护好身体。”

    “小凡啊,家里都好,今年雨下的迟,地里也种的迟啦,苗还不高高,已经锄了一遍了,这几天也没个甚事,你在市里咋样,送外卖骑车子慢点,你也不要太拼了,有时间还是看看书,考个正经的工作。”

    “嗯,妈,我知道了。”

    “小凡,你在市里缺钱不,前几天你二爹领来个收羊的,冬天的那一茬冬羔子都卖了,一共卖了两万四,一个八百,比前几年卖的高点,妈一会儿给里转上一万。”

    杨凡听到这里,眼睛已经湿了,电话中听得到母亲的高兴的样子,那么淳朴。

    “妈,不用了,我在这儿也挣挺多的,不用给我打,你们存的哇,没个甚事儿,就是想你跟我大了,打电话问行问行。佳毛儿快高考了,你们不忙了去镇里多毛毛,买点儿补脑子的。”

    “嗯,快了,剩下整整一个月了,我正恰准备明儿跟你大去了,明儿不是星期日么,佳毛应该休息了。”

    “妈,乃先不跟你说了,有人下订单了,我送餐个呀。”

    “噢,噢,小凡,路上慢点骑。”

    杨凡挂了电话,招手不远处的一辆出租车,坐上车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手机短信响起,杨凡点开看了眼,母亲已经给自己的卡里转过来一万,杨凡看这短信,强忍着眼泪不落下,心里五味杂陈。

    杨凡的妹妹杨佳,比杨凡整整小十岁,今年十七,学习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是拔尖生,这一点要比杨凡强。所以小学五年级上完就直接考初中,而且是镇里最好的二中,杨佳的成绩一路开绿灯,年年拿奖状,试试受表扬,这也让父母更有努力务农的念想,人前也抬的起头。

    杨凡回到市里,便去了市第二医院,准备亲自问寻下肾移植手术的问题。

    平阳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面之缘那是匆匆过客,二回熟那是赶巧,可这三次相遇,便算得上缘份。

    这不,杨凡刚进医院大厅,便遇到了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