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穿越之生而为神 » 16.开市(中)

16.开市(中)

    “这阵仗果然不同,张黄两家不过鸣锣而已,这家居然放炮。”

    “这炮比过年时高阳城的烟花还响亮。”

    “切!你过年啥时候去了高阳城?”

    “你咋就知道我没去过?”

    “别吵,看,那姑娘出来了,你别说,这么俊俏的姑娘我真是头一次见着。”

    “看你那德行,口水都流出来了,莫不是想着什么时候提亲?”

    “但我觉得姑娘家还是在家做做女红的好,这样抛头露面实在是有违女德。”

    “哇!你不是吧,你还真打算提亲?你究竟臊不臊得慌,就你,估计给人舔鞋底还差不多。”

    “真要能娶到这样的女人,舔鞋底就舔鞋底吧。”

    “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话,鲜花插在牛粪上。”

    “你才牛粪!”

    “滚!”

    ……

    但见那姑娘毫不怯场,往场中一站,向四周团团一揖,朗声说道:“我们东海伍家,今日走商到此,引路的张家家主托我带话,因最近事务繁忙,冷落了各位乡邻,还请见谅。”说道这里,她微微一顿再向四周一揖,接着说道:“初到贵地行商,还望各位乡邻帮扶。小女子行走江湖多年,做的是蝇头微利生意,靠的是各位善心仗义,三毫五厘俱是恩赏,千金万两但求良心,庙堂之高高不过日月星辰,江湖之广广不过父老亲情……四海之内皆是兄弟,五湖之滨都是乡邻,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小女子不求日进斗金,但求乡亲们福源广进。开市喽!”

    这一席话,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尤其从这女子口中吐出,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人群中轰然叫了一声好。

    “这卖口不赖,”姚驰宇摇头晃脑的点评,一见孙书敏满脸迷惑,马上来了兴致,“行商本就没有固定店铺,卖口就仿佛门面招牌,走到一处来上一段卖口,将顾客吸引过来,人气旺了,才正式开始做生意。不过这女子卖口的确一流,张家那个‘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和黄家那个‘买了你不吃亏,买了你不上当’,这么多年了也不换换,实在是听着就让人倒胃口。”

    “按你说法她们家那么多车马,应该是相当厉害的行商,为何却说什么蝇头微利生意呢?”

    “行商的卖口都是这样,总之没人开口说自家如何了不得的,莫不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姚驰宇猛然记起孙书敏说过的话,现学现卖起来越发眉飞色舞,难得有师傅不懂的事情不是么。

    罗稻言听着姚驰宇说话腔调,看着姚驰宇得意洋洋的表情,顿时觉得实在是有违为徒道,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师徒。

    但是看着孙书敏不以为忤的表情,再想到他搂自己的肩,和放开点、太拘谨的说教,又迷惑了,或许真的是自己错了?何况孙先生还说有求于我,那是做什么呢?一个在别人眼中的废人,居然还能得到孙先生青眼有加,实在是很期待啊。

    场中女子这会儿又开始说高阳城的各路消息,居然还编成了串词,依然是合辙押韵。

    勾栏粉门之中谁又是当今花魁,烟花柳巷之中谁又是当今头牌,诗词歌赋中谁又最得才子佳人青睐,无良富人中又有谁家遭了窃贼,官场争斗中谁正勇立潮头,院外的三妻四妾之中又是哪位正得城守宠幸……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从那一张妙嘴里吐出来,竟丝毫没有混杂之感,反倒像是进了高阳城最好的戏园子,听那青衣娓娓道来一般,直惹得众人连珠般叫好。

    这类东西一般人都是听个热闹,老村长杨守明却听得拈须颔首,微微点头。

    去高阳城办事儿,托关系,你不找勇立潮头、正得宠幸那几位找谁?要想打听私密消息,不去找花魁和头牌又能找谁?

    倒是难得这远道而来大姑娘将高阳城摸得门儿清,果然是行走江湖之人,比那张家黄家坐井观天之类不止强了千百倍。

    可怜那张家黄家在这地界上经营多年,竟被初来乍到的新人比到泥里去了,不过也说明能够穿州过省的行商确实有些不凡的能耐。

    这姑娘模样出众、才艺双绝,讨了个好彩头。一开始交易,那几辆马车前就人头汹涌,询问商品价格的,讨论商品优劣的,声浪此起彼伏,二十来个伙计居然忙得脚不沾地。

    那姑娘就更忙了,一边招呼自家伙计搬运货品,一边介绍货品:夏集的酱料天下一绝,火锅炒菜稍稍放上一点,实在是提味增鲜的不二选择。寒川的丝绸摸上去如油似水,颜色还丰富,扯上几尺做成衣服,不光漂亮,还能消暑透气。屏州的白参虽比不得药王参,但也是益气补虚的珍品,谁家要有个头晕目眩、浑身酸软的,用老母鸡一并炖了比那些个郎中开的药方有用得多……

    见众人只听只瞧,就是没个动手的,那姑娘微微一笑众人心思早已了然。

    一拍手,几个伙计搬动机关,那马车四壁轻轻一翻,变魔术一般换了一批货物,惹得众人又是一番惊叹,这光是听,光是看简直就是一台大戏啊。

    换做以前,行商来此,大多都是各家的婆娘忙前忙后,这次却将下至黄发稚子,上至耄耋老者的脚全都钉在了地上。只剩下眼睛跟着那姑娘的双手骨碌碌转动,似乎被一条看不见的丝线拴住了一般。

    就连呷了一肚子飞醋,赌气回了客栈的高家婆娘,这会儿也偷偷摸摸重新混进人群中,只顾盯着那姑娘目不转睛。

    这次车队展出的货品大多是便宜货色,之前不动,现在出手,那就是摆明自己没钱,众人又觉得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一群人站在马车前变得踌躇起来。

    此情此景要换了张黄两家行商,定然又要一脸傲慢的腹诽一声“泥腿子”。

    而那姑娘似乎全然不觉,依然眉开眼笑的介绍:“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山珍海味不如自家香味,恕我眼拙,竟唐突了这山清水秀的地界。有道是山环水抱便是福地,这村前有河,背靠青山,气穴福地,冬暖夏凉,住在这里实在是用不上那些绸缎、药材,只怪小女子初来乍到,推介的货品不精,而今换了一批还望大家多多帮衬。”

    “好利索的嘴皮子。”孙书敏不由得暗赞。

    这姑娘看似赔礼道歉,实则以退为进,虽说贬了自家,却消除了众人顾虑,大家这才一拥而上。

    一开始看这行商来头不小,都以为货品会比平日贵上个三五文的,结果实际一问才发现价格和张黄两家差异不大,绝对算得上公平合理,有些甚至还更加便宜,顿时有人又起了看看之前那些稍贵货品的心思。

    毕竟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这个小山村,这次难得能有这这等规模的行商来到此地,又带来了以往听都没听说过的东西,若能用一回夏集的酱料,穿一次寒川的丝绸,那才叫没枉活一世呢!

    姑娘见了众人热情,才笑着又叫来几个伙计分别介绍各车货品。

    “漂亮,实在是漂亮!”这次孙书敏不由得赞叹出声。

    先将上等货品公之于众,再替换为下等货品,众人心里顿时有了比较。再将部分货品折价销售,让人以为上等货品也有便宜可图,在这穷乡僻壤,竟然通过左右腾挪,也能卖出上等货品,虽说极少,实在殊为不易。

    这本是商场促销手段,不想在这亲眼得见,孙书敏思量再三,只觉得这姑娘急智过人,确实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复又一叹:“实在是漂亮啊!”

    姚驰宇把脑袋向罗稻言那边凑了凑,悄声说道:“你说我师傅是不是瞧上那姑娘了,不停的说人家漂亮,这可大大的不妙。人家行商过上几日便走了,师傅到时候也跟着去了,我们怎么办?他可是为我们村正谋划搞大集体呢!”

    “大集体?”罗稻言一脸疑惑,同样压低声音问道:“那是什么?”

    姚驰宇神秘兮兮的翻了个白眼,仿佛在说罗稻言孤陋寡闻,而后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山岗,浑身上下散发出胸有成竹的气度,又以无比笃定的语气说道:“我也不懂!”

    罗稻言:……?!

    再看那姑娘已如穿花蝴蝶般,在几辆马车间游走,只管把那蜜糖般的言语一通猛灌,再加上她家货品虽说分为三六九等,但质量确实过硬,勾得那即便自家不缺的商品都买来一些备下。

    更有稍微殷实的人家,竟买来一些平日见不着的稀奇物件,就连高老板家婆娘也拿来寒川绸缎,在自己身上比划。

    那姑娘一见,悄悄对她说道:“原来是老板娘啊,住在你家就是缘分,你要真想要,你买五尺我再饶你一尺。”

    那婆娘欢天喜地的用五尺的价钱剪了六尺绸缎,只觉得这姑娘也没那么可憎,只怪自家男人不争气,谁家的姑娘、媳妇,但凡有一丁点狐媚样,他便如那猫见着腥了一般的往上蹭。复又一想,莫非我已是人老珠黄,于是又摸了摸自己脸蛋。

    女人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漂漂亮亮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婆娘越看越觉得那上品货物中,东海的铜镜、沐恩的胭脂、思告的水粉……统统都应该来一点,但又觉得开销颇高,一时间抓着六尺绸缎纠结得要命。

    那姑娘人精一般的人物,一见她的目光和那表情,哪还不懂她所思所想,只管将那上好的胭脂水粉之类女用物品装了一包,塞进她手里,顺手还递了一柄铜镜,说道:“一共算你五两银子,我与姐姐投缘,那镜子就当妹妹我送的见面礼吧。”

    高老板家婆娘这才高高兴兴去了,却不见人群中高老板一脸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