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古国家园 » 第11章

第11章

    其实在早之前,秦鹿已经利用天黑和天亮的时间,结合季节大致推断出这个地方的经度,又依靠太阳的方向推断出自己的位置在北半球,但是这个范围太大,只能做个初步判断。

    后来陆陆续续出现的本土植物、人、陶器上的图案、那座大雪山,各种证据都在佐证秦鹿的推测。尤其是那座大雪山,形状几乎和后世的西岭雪山一模一样,尽管后世的污染,导致已经很难再用肉眼把它看得那么清晰了。河流会改道,但是大山要改变形态却是不容易。在路上和向导打听了这一带的人群分布情况后,他已经大致得出结论。

    当然,最后能下结论的还是那个古怪的大面具,世界独此一份,别无分号。尽管后世的三星堆出土的是青铜面具,今天在祭坛上看见的面具好像是贴金的,或者是贴铜的,但是那个独特的纵目造型,是独一无二的。

    俞成虎听完张大着嘴巴半天合不拢,惊奇地问道:“你是如何得知的?”旁边的赵惜敏也是一脸疑问地看着秦鹿。

    秦鹿这才把自己,从一开始的推断到逐步的佐证,再到最后看见面具得出的结论给二人说了一遍。顺带还给把三星堆的情况给二人做了详细的介绍。当听到面具人像就是李白诗中的古蜀王蚕丛时,二人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集市到太阳落山才散,三人也逛了个七七八八,结果啥东西都没有换到,带来的铜币和金条也不知道该换什么。

    一切都很古老,没看见铜器,没看见铁器,没有玻璃器,当然也不会有那些讨厌的塑料口袋。物品有用植物叶子包着的,有用陶罐装着的,有用竹篓、竹筒装着的,有用麻袋装着的.........其实,这些自然的工具,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了。

    天黑了,能赶回家的都回家了,不能赶回家的在空地上点燃了一堆堆的篝火。一群又一群的男男女女围着篝火,有做东西吃的;有围着火堆,拍打着古老的节奏载歌载舞的;有在一起说笑,聊着家长里短的;还有围着火堆,抱着一个大陶罐互相传递着,共同享用着他们用古老方法酿制的美酒的。

    每个脸上人都好像没有忧愁一样,都在笑,有微笑,有欢快地笑,有爽朗大笑。连他们的向导也加入了其中一个队伍,和人们开心地聊着什么。原来,古时候的人也可以这么开心,或许,开心和古老无关。

    唯一没有笑的,是坐上空地外围,面前有同样一堆篝火的三个穿越者。他们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些欢快的土著们,他们既羡慕那些土著的开心,但是也无法融入他们,和他们一起开心,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

    “我等后面该如何做?”率先开口的是俞成虎。当他听见秦鹿告诉自己起码身处于5000年之前的时候,虽然嘴上还是不肯信,但是心里却已经没有了底气。因为眼前的一切,让他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秦鹿,你是后世人,经验要多一些,你说。”赵惜敏好像也没啥主张。

    “我想吧,现在我们缺的还是人手。”秦鹿无奈地说道。

    当今天三人问向导有没有人口可以交易时,吓得向导如同见了鬼一样,惊恐地问他们人口如何能交易?还好赵惜敏机灵,连忙改口说是向导听错了,他们是问有没有人穿的衣服可以交易,毕竟他们彼此交流都是连说带比划,听错了也不奇怪。

    向导这才松了口气,告诉他们没有现成的衣服交易,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家人做的。他还奇怪,这三人身上穿的衣服材质明明比他们穿的好得多,干嘛想要自己族人穿的那种破衣服。

    “是呀。”秦鹿说道:“所有族人都是他们的家人,人家又没有快饿死了,怎么可能卖家人呢?”

    “周边宗族相处得又融洽,没有打仗,就没有俘虏。又互相通婚,还都是亲戚。”秦鹿沮丧的继续说道:“要说用武力,就凭咱们三人,就算武器厉害一点,可人家要是联合起来一起上,估计我们活不了三个时辰。”

    “那怎么办?总得想个办法吧,我可不想和他们一起过那样的生活,无法接受啊!”赵惜敏抓着被蚊子咬到的手背,一脸厌恶地说道。

    “要不........我们进山里面抓野人?就是他们说的山里的那些小山寨,我们想我们能打得过。”俞成虎试探地提出建议。

    这个提议立刻被其他两个人否决掉了。开什么玩笑,人生地不熟的进山抓野人,被野兽吃掉,被毒蛇咬死,迷路被困死的可能性更大。

    “其实......还是有办法可以试一试的,只不过时间稍微长一点,也不知道在现在这个年代,行不行得通。”秦鹿用自己后世的商业头脑,想出了一个另辟蹊径的办法。

    赵惜敏和俞成虎一听有转机,赶忙问他是什么办法。秦鹿说道:“其实这个办法很简单,二位都不陌生,就是雇佣或者说是收徒。”

    秦鹿给二人解释,我们不是有他们喜欢的铁器吗?我那里有炼铁的方法,我们可以和他们商量,让他们给我们当工人,三五年后我们不但可以给他们一部分铁器,还可以传授制造铁器的办法给他们。如果铁器不够,还可以加上织麻布技术,甚至可以加上制造弓箭的技术,秦鹿带来的那些穿越宝典里面,这些土法技术可都有。

    二人听完后想了一下,觉得这办法挺靠谱的。以前徒弟拜师学艺,出师后还得白给师父干两年,还得一辈子感谢师父教会自己手艺,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呀!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有没有这样的概念就不好说了,不过看他们石制、木制、骨制的工具做得还挺精巧,应该是有专门的匠人一类的。

    俞成虎突然一拍大腿道:“这是个好办法,徒弟出师可以,还换一拨学徒,就这些个手艺,这些古人们一辈子也学不完。”

    “不过,我看也不用秦小哥那些图纸,你在上面写的画的,我都会!而且你那些老掉牙的办法,在我们那早就没人用了。”俞成虎拍拍胸脯自信地说道。

    “你都会?”秦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奇地问道,这家伙怕不是在吹牛吧?

    “那可不是?这些东西在我们那儿差不多人人都会,就算没做过的,也知道是咋做出来的,只要多过两遍手,保管能做出来。”俞成虎肯定地说道。

    “什么木匠,铁匠,纺麻织布,烧瓷,烧炭,石匠,我虽然有些也没干过,可是看过不少啊,知道那些活计该如何上手。对啦,连做豆腐我都会。怎么的?秦小哥你们那儿的人都不会这些手艺吗?”俞成虎反而奇怪地看着秦鹿问道。

    秦鹿听得魔怔了一般,呆立在那里半天才反应过来,伸手就给自己一个耳光,暗骂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所谓的那些“穿越宝典”,只是自己那个时代失传的技能。可是对于明朝人来说,那都是人家的日常生活技能啊!就像现代人会使用电视遥控器,会使用微波炉,会骑自行车,会使用手机一样,再普通不过了。

    在那个时代的家庭,线自己纺,布自己织,家具坏了自己修,甚至造个房子只要结构不复杂,招呼亲戚朋友自己就能干。就算有些东西没做过,也知道是怎么回事。比如你一个木匠给人家做家具,什么地方偷工减料了,人家都能一眼看出来。

    秦鹿费力巴拉地打印一堆“穿越宝典”,可哪知道人家这个明朝军户,自己本身就是个穿越宝典。哎哟,这可真丢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