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中土 » 第二章 意外惊喜

第二章 意外惊喜

    暴雨下了三天,陶叔一直在命人冒雨找羽,但毫无踪影。

    这天,泰民氏有船到了瓠山矿区。

    来人传信,要陶叔把做好的陶器回云梦北岸聚落去。但陶叔想过两天再走,一来最后这批陶器还没有做完,二来再等等羽的下落。不过族人对羽都已经快要放弃希望了,毕竟打猎是危险的事,猎人进山再也不回来在各个部落都时有发生。

    陶叔是远近闻名的泰民氏匠作长老,在制陶的技术上,尤其是在摆弄陶窑和掌握窑温控制火候方面有几手绝活儿。

    制陶和冶炼过程除了各种土砂矿石之外,还需要烧大量的木炭。云梦泽周边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北岸,但是北岸虽有适合种水稻的平地,却没有矿石,而且也没有大量的林木可以就近砍了烧炭。所以很多部族都把制陶的工棚和采矿的营地建在大泽南岸的瓠山(也就是今天的幕阜山区),以便长期就近采矿,砍树烧炭,定点生产。而烧成的陶器再装船通过云梦大泽的水网运回北岸的聚落。

    当初羽的父亲是泰民氏的著名武士,骁勇善战。羽的母亲则是族里出了名的俏女子,是羽父和陶叔共同追求过的女人。后来羽的父亲战死了,留下了怀孕的妻子。再后来羽的母亲生羽的时候难产,临死前把羽托付给了陶叔。

    陶叔一直念着曾经的心上人,这么多年了还是一个人。所以虽然羽基本上算是在族里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但陶叔对羽格外照顾,只要可能总是会带在身边。

    陶叔每次来瓠山都带着羽,不想这一次就出事了。

    正想着,忽听得外边嚷嚷羽回来了,陶叔撂下手里的活计冲出了工棚。见几个族人兴高采烈的朝这边来,当中一个少年可不正是失踪了三天的羽吗!

    陶叔大喜,快步上前一把抓住羽的双肩,羽妈呀一声哀嚎,吓得陶叔连忙松手。

    羽被扶入工棚,陶叔看了羽的伤口,不免心惊。羽这才把这三天打貔救人和养伤的事跟陶叔大概说了。众人听了,将信将疑,毕竟羽这样的半大孩子打貔,这事太难以置信。陶叔仔细查看了羽的皮衣和箭囊,对照着看了羽的伤口,又不由得不信。

    “那貔猫皮呢?你咋没带回来?“一旁的人问。

    羽红着脸,默不作声。

    陶叔盯着羽,心想:这孩子从来没跟我说过谎。

    这时,外边又有人喊陶叔,说是芊吉氏的大巫谷来了。

    陶叔几人马上出来相迎,只见营地门口热热闹闹一众人正往这边来,当前一位老者,一身红色絺布长衣,头戴用树藤简单编的叶冠,正是芊吉氏的大巫谷。

    话说这芊吉氏虽然和泰民氏一样,都只能算是中等氏族,但芊吉氏却是世代土生土长在云梦大泽的部落,而泰民氏则是百十年前才从遥远的东方顺着大江迁徙到此地的。芊吉氏中的“芊”代表的是该族远古时的图腾,“吉”是由“吉楼”而来,代表的是部族最早的源头出处。

    和外来的泰民氏不同,云梦本地的土著氏族不仅有族尹(也就是族长),还有专管祭祀敬神的巫。巫在云梦大泽各部族的地位非常尊崇。

    大巫谷就是芊吉氏的大巫,所以他穿的是高档的红絺,也就是染了红色的细葛布。而一般人穿得好一点的无非就是素的粗葛布,也称绤。

    大巫谷和陶叔是老熟人,一来两氏族在大泽北岸的聚落是邻居,长老们多有来往;二来陶叔敬大巫谷见多识广又懂草药,而大巫谷佩服陶叔的制陶手艺。

    女濯则是芊吉氏农长老的女儿,在家里三姐妹中排行老大。族里想培养女濯做巫女,所以让她先跟着大巫谷学草药。

    大巫谷领着女濯是来上门致谢的,身后还有两个后生担着筐跟着。

    “怎么大巫您也亲自跑来瓠山了?”陶叔笑着上前行礼。

    “哪里哪里。”大巫谷一边回礼,一边说:“泰民壮士舍命救了我徒濯,特来感谢!不知哪位是打貔的少年英雄啊?”说着,大巫谷的目光一扫,落在了陶叔身后的羽身上。

    没等陶叔回话,大巫谷身后的女濯也上前对陶叔和泰民氏众人行礼。陶叔众人忙回礼。羽在陶叔身后看着女濯,只是女濯并没有看他。

    众人这才相信羽真的打死了一头貔。

    大巫谷让陶叔叫羽到身前来,一边看了羽的伤口一边啧啧称奇:“这孩子这么重的伤,竟然伤口非但没有溃烂,还好得这么快,真是天赐的好根骨啊!”

    “全赖大巫您的女徒,是这草药管用啊!”陶叔高兴地回道。

    “嗯,不瞒你说,我这个徒儿濯最是聪慧,已经赶上我了。”大巫谷说完,开怀大笑,回头看了一眼女濯。

    女濯向羽望去,而羽也正看过来,四目相对,女濯微微低头躲开了。

    “我知道你陶叔是矿石痴,正好我新得了这些许五色石,就当是谢礼吧。”大巫谷说完转身一挥手,两个芊吉氏的后生把筐抬上前来。

    陶叔一听忙说:“大巫礼重了,礼重了。”

    一边说着,一边低头看了那些矿石一眼,马上两眼放光,乐得合不拢嘴。大巫谷看了陶叔的样子也是哈哈大笑。

    大巫谷带来了酒米和肉,晚饭就由陶叔张罗着众人在工棚一起吃饭。

    席间大巫谷说自己师徒两人来时船小,现在碰上大雨,云梦涨水,安全起见想搭陶叔运陶的大船一起回北岸,陶叔自然是一口答应。

    小辈如羽和女濯他们,不能和大人们一起喝酒,但羽和女濯没有什么不满的,因为白天大巫谷看完羽的伤后吩咐女濯再给羽的伤口换新药。换完药,两个人躲在一边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女濯要羽回到北岸聚落有空到芊吉氏寨子来找她,又问羽觉得那貔猫皮做什么好。

    直到众人酒肉吃罢,女濯同大巫谷几人离开的时候,外边又下起了大雨。

    陶叔要抓紧把最后一批陶烧好了再离开,毕竟这一棚制好的陶坯都是泰民氏匠人的心血。

    另外,陶叔还有着自己的小九九,就是利用这几天烧一下旁边的小号试验窑,看看自己新改进的烟道有没有效果。这烟道和火道的改进陶叔琢磨了很久,这次大巫谷送来了五色石,加上自己攒的一批荆石,正好拿来进行火试。

    所谓的火试其实是古时匠人们用火烧来检验玉石或者其他矿石成色的一种通行做法。《淮南子》里就有火试“钟山之玉,饮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的说法。

    荆石则是当时人们对云梦泽地区出产的绿松石和孔雀石的俗称,荆石中富含铜,带蓝绿色。

    因为要全程督导大陶窑的烧窑,陶叔把火试的矿石和柴草布置妥当后,就吩咐羽看守火试的试验小窑,发现状况随时找他,这样也省得羽闲着乱跑再生事端。

    “陶叔,大巫送的这些石料怎么这么多颜色?”羽对五色石很好奇。

    见羽这小子难得地对石头有了点儿兴趣,陶叔就认真地回道:“哈哈,这些可是好东西,叫五色石,传说是当年神女补天所用。有红、绿、蓝、黑、白。集天地之气,可幻化世间万物呐。”

    羽听得一头雾水,但觉得连陶叔都这么说,自然是很神奇就对了。

    火试和隔壁得大陶窑同时开烧,一时噼噼啪啪的柴火之声,窑工们添柴鼓风的忙碌声,混合着陶叔的指挥呵斥,一片喧闹就着滚滚的窑火浓烟升腾而起。

    羽按照陶叔的交代加柴鼓风,时不时地看看火塘和冒烟的颜色,没多久新鲜劲儿过去了,就开始无聊起来。

    一边鼓风,一边思绪飞去了那个紫花山谷,加新柴的活计早忘到了一边。

    “咦?”

    听到这一声,羽猛抬头,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陶叔站在了身边,正仔细注视着小窑的炉膛和窑后面烟囱的黑烟看呢。

    羽想起来自己忘了加柴有好一阵子了,忙抓起一节劈柴要往火塘里塞,被陶叔一把按住,问:“你看到这黑烟冒了多久了?”

    “啊?这个。。。”羽挠挠头,看着陶叔答不上来。

    “唉,等完事儿再收拾你!”

    陶叔接着严厉地命令羽道:“从现在起,你不要再添生柴,只加木炭鼓风,什么时候看到烟囱冒的黑烟变色了马上来喊我,千万不要再耽误事儿了啊!”

    “是。”看陶叔真动了气,羽大气不敢出。

    陶叔又观察了一会儿,回去指挥大陶窑去了。

    羽却再不敢怠慢。

    黑烟慢慢变淡,羽忙叫陶叔。

    正巧大窑的烧窑告一段落,陶叔跟手下的窑工们嘱咐了几句就赶紧过来。

    只见烟已经很淡,渐渐的转向黄白的颜色。陶叔看得目不转睛,皱起了眉头,吩咐羽继续加碳鼓风。

    接着烟由黄白变为青白,最后转为青色。羽见陶叔眉头紧锁,时不时地盯着炉膛深处的火焰看。

    “陶叔,陶叔。。。”大窑那边的窑工又在喊陶叔了。

    “羽,不用再烧了,让它慢慢凉。”陶叔若有所思的吩咐完,转回大窑指挥去了。

    夜晚,烧陶工地上树油火把噼噼地响着。

    陶叔把大窑的工作交代完毕,来到了昏昏欲睡的羽身边。

    “来,我们打开看看。”陶叔兴奋地拍了下羽的肩膀说道。

    “嘶。。。”羽伤口一疼,吸了口凉气,一下子睡意全无。

    陶叔打开窑,小心翼翼地在里面探寻着。羽站在陶叔背后,被挡着,什么也看不到。猛地,陶叔浑身一振。羽睁大了眼睛,见陶叔屏住呼吸从窑里移出一事先布设的石槽,借着火光,从炭灰之下的石槽中透射出金光!一时间,两人惊得目瞪口呆。

    天降青金!

    陶叔狂喜,传说中的天降青金终于见到了。

    羽看着陶叔一点一点地清理掉表层的炭灰和剥落的杂质,露出了石槽中整块质地密实金光闪闪的青金,眼睛再也移不开了。

    陶叔迅速取出青金,用葛布包了,强压着喜悦对羽小声说:“不要告诉任何人!”

    龙山时代的上古云梦先民还没有系统地掌握青铜冶金技术,但是有不少象陶叔这样的能工巧匠在制陶活动中,已经在不断地改进陶窑的结构,不断地提高烧制温度的控制,甚至有意无意地摸索矿石的搭配。人们在无数次的火试中,机缘巧合地得到了最初的青铜。由于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青铜的得到看成是上天降下的赐予。

    作为烧陶的顶尖高手,陶叔这次对陶窑的火道和烟道又进行了关键的改进,使窑温大幅上升。大巫谷送来的五色石产自湖南,在云梦大泽之南,其中有富含铜的孔雀石、绿松石、和赤铜矿石,关键是还有含氧化锡的黄黑色锡石,以及白色的石英石,正巧能烧结出铜锡青铜。

    大窑的烧陶完成还要些时间,陶叔安排羽把炼得的青金加工磨制成了锋利的青铜匕首。

    无论是五色石的得到还是青金的烧炼,都有羽歪打正着的成分在里边。陶叔不由得认为这一切都是羽带来了好运气,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安排。

    不然一个少年郎怎可能打得了大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