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中土 » 第五章 云梦大城

第五章 云梦大城

    泰民氏长老们从举邑失望归来,才知道祸不单行。

    就在去举邑的这几天里,聚落里开始闹起了疫病,一些族人浑身发热,上吐下泻。老话说大灾之后有大疫,这几年水灾之后,大范围的疫病经常接踵而来,这一次泰民氏摊上了。

    形势不等人,老族尹已经顾不上这许多,一回来就召集长老会,渔叔带着病也来参加了。

    “虽然我泰民氏来此已经几代了,可毕竟根子浅呐。”介绍完举邑之行的经过,老族尹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他们本地氏族都有族巫,多多少少的沾亲带故,关键时候在后边能说得上话,明里暗里地互相扶助。我族外来,吃的就是不崇巫的亏啊!”

    “咱靠种稻、酿酒、养猪和制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本事。”檀颇为不忿地嘟囔了一句。

    老族尹狠狠地瞪了一眼,檀低头不做声了。

    檀是老族尹的儿子,健壮有胆气。羽的父亲战死之后,檀就是实际上的泰民氏族兵首领了。但是老族尹总说檀太年轻、办事不牢靠,不给他正式的长老名分,实际上是忌讳别人说闲话,想等他以后有机会给族里立了大功再说。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不妨说说。”老族尹看了看在场的其他人。

    “我说说。”稻叔赞赏地看了一眼檀,又看了看一旁的陶叔开口道:“之前他陶叔跟我提过芊吉氏大巫谷的话,我这回来的路上就一直琢磨来着。遥想我族的先人们,那可是逆着大江从东方千山万水地才来到了这里的,我们难不成非要定死在这举邑联盟的地界不可吗?树挪死,人挪活!天大地大,咱的米酒和硬陶如果不是举邑联盟的限制,早就被赤望城的老爷们抢着全要了呢。”说着,稻叔又侧头看了陶叔一眼。

    “此话不假,确实是这样。”陶叔点头附和道。

    “难道说咱去投赤望?”病中的渔叔抬起头,吃惊地看着稻叔问。

    对渔叔来说,即便只是个暗示,这个想法还是来得太突然了。要知道赤望和举邑两个联盟是打过仗的,之前的泰民氏族兵头领,也就是羽的父亲,就是在和赤望联盟的冲突中战死的。当年那一战挡住了赤望军队东渡涢水的企图,当时的渔叔就在泰民氏族兵参战的行伍之中。

    稻叔没再说话。

    一时间,几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老族尹。

    老族尹眼帘低垂,正襟危坐,不发一言。

    陶叔看了一眼众人,缓缓说道:“刚才族尹大人提到了各族的族巫,我想起来赤望城的大巫南买过几次我们的硬陶,和我倒是见过几次。那大巫南是赤望城主的儿子,是说话管用的人物。如果族尹大人不反对,我可以带些礼物去试试他的口风,赤望联盟毕竟人多地大,说不定真能有我们一个去处呢。以前打仗,那是两个联盟之间的事,又不是咱泰民氏能决定的。”

    顿了一下,陶叔又补了一句:“眼下左右也没有别的法子了不是?”

    稻叔问渔叔道:“以前你说过在赤望以北有九嶷山,山西面的苍梧之野有夏水通云梦,两岸尚有不少山林河谷并无人烟,近来可有人再去过?”

    渔叔皱着眉头答道:“只怕是已经有不少受灾的赤望部落搬过去了吧?”

    这时,老族尹挺了挺微驼的背发话了:“这样,他渔叔,你尽快派几个得力的后生去夏水那边看看。他陶叔,你明天带上些酒和硬陶走一趟赤望城。今天商议的事情关系重大,大家万不要对外人提起!”

    “是。”众人齐声点头。

    稻叔对苍梧之野适不适合稻作最是不放心,坚持要亲自去夏水走一趟看看。

    老族尹这边则拉住陶叔商定了带去赤望城的礼物和对大巫南的说辞,并再三嘱咐之后,才让陶叔匆匆地准备去了。

    第二天,陶叔带着羽乘船悄悄启程去赤望城,几条船装了些米酒和泰民氏最好的硬陶。

    赤望城是云梦第一大城,周边有几十个聚落。

    大城北靠山林,地势较高,四周环壕联通绕城而过的蒲水,蒲水向南联通云梦泽。

    城东南的水门是赤望城最繁忙的货运进出通道,水门外是自然形成的一片宽阔水泊,停满了云梦各地往来的船只。水泊西岸和南岸的台地上是繁忙喧闹的制陶和冶炼工坊,分别设有码头。北岸堤堰上建有城墙,堤堰中断处便是水门,有河道可供船只直接进入城中。

    陶叔让泰民氏的小船队泊在了码头岸边,只让羽怀抱着个沉甸甸的包裹跟着,单划了条小船向水门而来。

    守卫水门的当值军官是个小行,相当于百夫长,拦住了陶叔盘问。陶叔递给那小行一小块荆石说道:“泰民氏陶长老求见,有礼物带给大巫南。”

    这所谓的荆石就是当时对江汉出产的孔雀石和绿松石的统一叫法,二者都是蓝绿色含铜的矿石。其中绿松石较硬,常被用来做饰物,而孔雀石偏软。两者都算是难得的好物料。

    那小行一见荆石,又听说是找大巫南的,不敢怠慢,马上派了人入城去通报。

    羽和陶叔在水门外等候,看到不断有赤望城出产的陶器被装上船支搬来运往。这些陶器主要是比较低端的红陶,远不如泰民氏的硬陶,甚至连举邑的陶器都不如。奇怪的是赤望城生产红陶的规模看上去实在太过惊人,其数量之大比起同样的大族举邑竟要高出百倍不止!

    “真不知道他们要这许多红陶干什么用?”

    羽正纳闷呢,那个去通报的赤望族兵回来了。当值小行一摆手,那赤望族兵便上了陶叔的船,引领着二人的船进入水门,顺着水道向城中划去。

    赤望大城有内外两重,内城又有一重环壕水道包围。

    小船顺着内河道来到内环水道码头,陶叔和羽刚一登岸,一头黑豹从内城坡上小跑着向三人逼来。那引路的族兵和陶叔本能地向后连退两步,留下了羽一手抱着葛布包,另一只手握着腰间的骨匕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那黑豹。

    “住!”

    随着一声断喝,那豹子在离三人四五步远处停住,只见坡上大步流星地走下一人。

    此人身形魁梧,方额大眼,满头发辫。着一身白色细葛布衣,大红披风映着一张年轻的俊脸,笑意之中透着自信满满。来的正是赤望城主之子,大巫南。

    “这位小兄弟好胆色!”说话间,大巫南已经走到近前。

    “小孩子不懂事,都吓傻了,大人莫怪。”陶叔上前行礼道:“泰民氏陶长老见过大巫。”

    “陶长老。”大巫南点头,算是回礼,接着又多看了一眼站在陶叔身边的羽。

    自从有过和貔猫搏命的经历,羽对猛兽的本能反应已经和寻常人大不相同,不再是一味的全然畏惧了。刚才面对黑豹,那种豁出去放手一搏的心态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此时,羽已经收起了骨匕首,两手抱着包裹,毕恭毕敬地站在陶叔一旁。

    大巫南见到陶叔很高兴,显然两人之前早就相识。

    “大巫看这荆石如何?”陶叔一边从羽怀抱中拿过那包孔雀石展开,一边笑着问道。

    巫南伸手拿起两块,端详了一番赞道:“这荆石色彩鲜纯,但质地软,难以制作宝饰,不过却是冶炼的高级石料啊。”

    “大巫果然明了其中奥妙。”陶叔微微欠身称赞,接着凑上近前小声说道:“除了硬陶和荆石,还有这个物件。”说着,陶叔打开随身的另一小包裹,一把闪闪发光的青金匕首呈现在了巫南眼前。

    “青金!”

    巫南一声惊叹,小心翼翼地接过了匕首,细细观看。只见那匕首有一掌多长,三指来宽,黄里透白,打磨得锋利无比。说话间巫南叫人取来了毛皮和木头试锋,刺砍划切,无不比寻常的石制和骨制刀具强过太多,而且大力刺削之后,锋刃毫无磨损的痕迹。绝对是当得起神兵利器四字。

    巫南一番把玩之后,对这青金匕首已是爱不释手。

    片刻之后,仿佛才回过神来,巫南一脸肃然,恭恭敬敬地对陶叔施礼道:“敢问泰民氏陶长老,这青金从何而来?”

    “拜天地所赐,在下于瓠山窑火之中偶得。”陶叔郑重答道。

    巫南以前也听说过高级陶窑烧炼荆石可出金,但多是发红且质地较软,如此坚硬的青金却是极为难得,算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得到这样的礼物,巫南自是大喜过望。

    陶叔趁机道出了泰民氏的受灾和想要迁徙的打算。

    巫南听完,沉思片刻表示,陶叔这个忙他是一定要帮的,但收留泰民氏加入赤望联盟这事情牵扯太大,得要先和城主以及长老们商议了才能决定。

    陶叔表示理解。

    大巫南最后对陶叔说道:“陶长老莫急,本巫眼下有西涢氏族子的大葬要主持,完事之后我马上去见城主告请你泰民氏迁徙之事。你二人如无其它要紧事,今天不妨就随我一起好了。”

    陶叔恭敬回道:“多谢大巫。我二人听大巫安排。”

    陶叔和羽两人加入大巫南的随从队伍,出了大城向城东南一处墓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