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中土 » 第九章 高阳之败

第九章 高阳之败

    使者在小颢当街被杀,帝君青阳不但连一句解释的话都没有,反而在封锁消息的同时向高阳派来了少昊氏的援军。

    共工氏大君康回终于出离愤怒了。

    小颢帝君的暴行听起来是那样的不可理喻,按照杀掉使者的决绝态度来看,共工氏族群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性命难保,那么除了不死不休血拼到底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从这一刻开始,所有的共工氏人都不得不放下了心中最后的期望和仅存的善念,准备迎接一场你死我活的大决。

    冬夜的月色皎洁,雎师八百子弟兵趁着夜色向西北行进。

    冷风刺骨,可是每个人的头顶上都是热气蒸腾,他们借着星光的指引已经急走了一夜。前边不远处雎水上游的岸边,隐约出现了点点的火光。

    羽吩咐队伍停下来休息,不一会儿,前方的巡哨带了两个人过来,其中一个是栗。

    “羽帅,有葛氏前天派出了援军,走到这里就停下来,一直在构建营地。葛人今天忙了一天,刚刚睡下不久。”栗压低声音报告着,显然是早就提前赶来侦察了。

    “他们有多少人?营寨建好了吗?”羽问道。

    “有兵三百多人,加上征来干活的有葛氏轻壮总共有五百多人。营寨修得很单薄,朝西北边还没完工,敞着口子呢。”栗急促地说着,看得出他观察得很细。

    “干得好!”羽点头赞道。

    栗抬头看了下天说道:“羽帅,我看咱们现在动手正是时候。”

    羽关切地问道:“栗,你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要,什么也不能阻止我报仇!”栗摇头,恨恨地说道。

    羽回身一招手,雎师的几个军官很快围拢了过来。

    羽扫视几人,冷冷地说道:“葛人既然要来帮高阳氏,那咱们一个也不要放走他们。”

    同一个夜晚,雎水岸边高阳氏的码头上火光一片,喊杀呼喝声震天。

    大群的高阳氏族众刚刚退回了高阳氏城寨,颛顼带领着鸟师三百多人断后掩护,眼看着共工氏大军一把大火把停在雎水岸边的高阳氏船支烧了个精光。

    “高阳君,你可算是回来了!不要再去抢码头了,我怕他们就要攻寨了。”颛顼一回到城寨,就遇到巫履心急火燎地冲过来告急。

    颛顼连忙登高,四周看了又看,心中惴惴,却回头故作镇定道:“不要怕,我们有一旅之众,他们攻不进来。船烧光了,码头不用再抢。”

    颛顼嘴里一边说着,心里一边庆幸自己的计划侥幸成功瞒过了共工氏人。

    这一夜,颛顼两次主动出击,与共工氏争夺雎水码头。虽然失败,船也被烧光,但是这一夜的激战成功地转移了共工氏的视线,而高阳氏的大部分族众已经趁夜轻装由陆路悄悄地撤走,奔向有葛氏设在西北的临时营地。

    刚刚回来城寨,颛顼登高四望,不见共工氏出兵拦截和追击,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暗想只要瞒过今夜,拖住共工氏主力,之后就可以寻机突围而走了。

    天光大亮,有葛氏建到一半的临时营寨已经变成了冒着烟的一片废墟,营地里的有葛氏军民大半被杀,余下的被捉,一个也没能走脱。

    羽看着这个临时营地的规模,思索着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羽帅,抓住的这些人都杀了算了。”栗两眼通红地叫道。

    “留着别杀,带回去。他们是有葛氏人,不是高阳氏人。”羽吩咐完,接着用手向周围整个营地一比划,问道:“栗,你看他们建这个营地能容多少人?”

    栗被问得一愣,转头四周看了看说道:“我看,这一大片比咱们的寨子小不了太多。”

    羽点头,缓缓说道:“所以,这营地不是给援兵住的。”

    栗突然瞪大了眼睛道:“羽帅的意思是。。。”

    羽冷笑着,用肯定地语气说道:“嗯,我没猜错的话,高阳氏族众应该正在来这里的路上!”

    清晨,高阳氏城寨以东的开阔地上,与共工氏泗师相对,颛顼带领着一旅之众排开了阵势。鸟师的两个大行分居中间和左翼,右翼则是巫履带领着高阳氏剩余的族兵。

    共工氏泗师有两旅,分为左右两个军阵各一千人,每个军阵都有三个大行横向排开。

    这是颛顼第一次领略共工氏的军容,不免暗暗心惊。颛顼早就知道共工氏以淮、泗、沂、沭四水命名了四支大军,眼前的两旅只是其中之一的泗水之师。雎阳之地还有共工氏新组建的雎师,虽然人数不多,不久前能一战就轻松全歼了高阳氏的族兵主力,实力也绝不能小看,而此时这支队伍却不知在何处。

    想到这里,颛顼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这时,一阵鼓声响起,颛顼看到共工氏左右两旅各有两个大行开动向前。共工氏右军两个大行逼住己方左中两个鸟师大行,而共工氏左军两个大行则快速向自己的右翼扑来。

    颛顼再想调集人手去支援右翼已经来不及,两边的军阵转眼间撞在了一起,顿时暴土扬长,喊声震天,箭矢和石块横飞,身边不断有人惨叫着倒下。第一次上战场,颛顼有些不知所措,只是随着阵列一步一步向后退着,巨大的压迫感令人窒息。

    经过了最初的震恐,颛顼开始恢复了思维能力。两个鸟师大行勉强顶住,颛顼扭头看向最担心的右翼,赫然发现右翼的高阳氏族兵队伍在敌人两个大行的优势兵力冲击下正在崩溃,而对面共工氏剩下的两个大行已经开始全速向自己两翼后方包抄过来。

    颛顼急忙大喊:“快退!快退!向北撤退!”

    可是乱军之中,喊杀吼叫声充斥着耳鼓,没有人能听到他在喊什么。

    一种无力的绝望感冲上颛顼头顶,他举起手中的石斧正要上前,忽然被人从旁边一把抱住,那人大喊:“这都什么时候了!高阳君还不快跑!”

    颛顼定睛一看,那人是巫履。

    巫履此时披头散发,大巫的袍子也丢了,手中只有一面藤盾,正一手扯住自己衣袖向后转身就跑。

    颛顼瞬间清醒,三两下甩脱了身上的大红袍子,随着巫履向阵后逃去。

    涐水【1】入焉,赤水【2】川流。涣涣不舍,不可泳思。

    夏水【3】广矣,江水【4】永矣,云梦弥弥,不可方思。

    。。

    “先生,你唱的这几句矣呀、思呀的,是什么意思啊?”

    站在船头的中年人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发问的童子,微微一笑道:“等你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的。”

    说着他抚着童子的头,手指西边说道:“你看那边,清色之水汇入而来,那就是涐水了。现在我们的船在沿着赤水北行,前边便是都广之野。趐【5】,这里离开明氏的灵山和你家乡的云梦大泽已经是千山万水了。”

    “我才不怕呢,先生的家不是更远吗?”那童子倒是没有一点儿担心的样子,昂首答道。

    “哈哈,不错!难怪少巫姑给你起这么个名字。不过,你小子倒是真随我!哈哈哈哈。”中年人说着,掏出酒葫芦,不羁地仰头大笑起来,那气势浑然透出一种天地之大任我遨游的洒脱。

    这大笑之人正是有江氏的公子条。

    当初条随着大巫凡离开了泰民氏,游历了云梦大泽之后,就来到了开明氏的灵山。条见到了盐泉和药山,还有开明氏与南方的丹砂贸易,以及传说中的神女大巫姑。大巫姑已经年逾七十,医术更在大巫凡之上,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这医术无疑就是通天的本事了。

    条跟着大巫凡和大巫姑学习了几年草药之术,小有所成。

    期间,云梦泽周边百族乱战不休,巫觋们纷纷来到灵山避乱,其中有一个人称大巫谷的带来了一个年轻的巫女和一个小男孩。

    那巫女明慧淡薄,厌世无争,精通医术和毕摩文,又一心向巫,深得大巫姑喜爱,很快就被大巫姑收为关门弟子,指定为传人,称为少巫姑。那小男孩叫趐,从此就由大巫凡照看,每天一有机会就跟着条东奔西跑。

    条发现大巫凡一直对冶炼的事情格外上心,后来才知道少巫姑来的时候带着一支青金大针,锋锐无比。据说这件青金和当初赤望大巫南手中的青金矛一样,都是出自泰民氏陶长老之手。所以大巫凡猜测陶长老很可能已经参透了青金冶炼之法,只可惜听说他葬身大江之中了。

    不久前,大巫凡从都广之野的商人手里意外得到了一小块黑金【6】,其坚硬程度不下青金。而都广来的人说这黑金来自西北旱海,不怕火炼,却比青金更怕水。大巫凡很想去都广之野甚至更遥远的西北旱海去一探究竟,怎奈年纪已高,难以成行。而云梦和夏地战乱频频,道路不通,条一直无法东归,索性自告奋勇替大巫凡去一趟遥远的都广,而这本就正和条的远游之心。

    去都广必通过灵山西面的巴人聚落。大巫凡与巴人相熟,条便搭上了巴人的商船启程。等到商队辗转西出大江峡谷,条才发现半大孩子趐也偷偷跟上了船。回程实在太远,条索性带着趐同行,权当自己多一个童子了。

    “摩船老,尝尝我的酒?”条仰头倒了口酒在嘴里,把葫芦递给了身后不远的巴人船老大。

    “好啊,在大巫凡的朋友里你也算得上是爽朗的哩!”

    船老大笑着接过了葫芦,也仰头喝了一大口,赞道:“好酒!好酒!哈哈哈哈。”

    “我也要!”一边的趐看在眼里,也伸手来要。

    “好吧,只许喝一口。”

    条笑着拿着酒葫芦俯身凑到趐嘴边。一口酒下去,趐猛烈地咳起来。引得条和摩两人又大笑起来。

    【1】涐水,今大渡河。

    【2】赤水,今岷江。

    【3】夏水,今汉水襄阳至武汉段。

    【4】江,大江,今长江。

    【5】趐,音xue4,鸟飞之意。

    【6】黑金,陨铁,上古时代西北阿尔泰山到新疆地区有著名的陨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