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中土 » 第二十六章 筑城濮阳

第二十六章 筑城濮阳

    天高云淡,鸿雁南飞。

    条、趐和女姒终于回到了渭水河畔的孟盈之丘。

    见到三人,盖盈氏的长老喜出望外,拉着条和趐说道:“你二人这一去就是三年,杳无音讯,而我们孟盈之地一直也没见到过西海的商旅,都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呢!”

    条也是百感交集,叹道:“当初也没想到这一去要这么长时间啊!”

    “这女子真是俊俏,看着却不似我们渭水之地的人呐。”

    长老上下打量着靠在趐身边的女姒,笑着问道。

    条大笑道:“哈哈哈,长老眼光不错,这是西海族的小巫姒,现在是趐的新妇了。”

    “哎呀!西海的女子当真美丽,这我得恭喜趐小子啦。走的时候他还是个娃娃,这一趟出去连女子都带回家来了,哈哈哈哈。”

    长老说罢大笑,弄得趐大红着脸,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盖盈氏长老把三人安顿到了客房,随即安排了酒饭。

    三人再三感谢。

    长老却板着脸道:“你们这是说得哪里话!蜀山氏和我们盖盈氏本就是一家,不见外的。前年东季大人来,还特意托我打探西海的消息。今夏蜀山氏商队来时,又问起过你二人呢。”

    条一听,心中感动,顺势问道:“蜀山那边可好,东季大人明年应该会来吧?”

    长老端起手中的酒碗,笑道:“嗯,我也是盼着他来呢。他一来,我就又可以喝着酒,听他讲远方的故事了。哦,对了,你们还没给我讲西海的故事呢!”

    “好,那我先敬长老。”条笑着也举起了酒碗。

    酒一下肚,条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从鸟鼠山到昆冈玉矿,从穿过瀚海的弱水到夜空陨落的星雨,从西海的伊都族母到鹿石之地的鬼族,再讲到瀚海中的沙暴,北境的烛龙,飞落的天保,黑金制成的神兵,凶残嗜血的长人族,通灵的猎鹰,以及鬼族人所说的大玄之山和大湖之地。

    条讲得眉飞色舞、口若悬河。

    盖盈氏长老听得面露向往、如醉如痴。

    最后,条终于说到了逃离西海时历经的凶险。盖盈氏长老不由得追问道:“那后来,鬼族人和西海人之战结果怎样?”

    条摇头道“不知道”。接着,他看了一眼一旁的趐和女姒两人,说道:“我们都希望西海平安,我也相信占得先机的西海人定能战胜鬼族人。”

    长老奇道:“西海族母强留了你们两年,难为你们却一直在帮助西海人。”

    条轻轻摇头道:“西海也有我们的朋友啊!”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了一枚玉璜,叹了口气道:“这是亚圉分手时所赠的玉璜,靠了它我们三人才能一路上得到当地部落的款待和帮助,不然想从西海顺利回到渭水之地,几无可能啊!”

    长老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也是好人又好报吧。”

    此时的条已经半醉,他乘着酒兴,用汤勺敲击着酒罐扬声唱道:

    “

    蜀山崔崔,节彼高冈。

    维石岩岩,松柏丸丸。

    乐只君子,陟彼山之阳。

    刚唱了一节,趐也加入了进来,齐声合道:

    “

    靡国不到,旅力方刚。

    嘉我未老,邦家之光。

    乐只君子兮,归哉归哉。

    这是条从都广去蜀山路上所作的歌。当年的趐还小,虽然学会了唱,却不甚解其中之意,如今再唱起来,趐不觉想起了远在云梦的家乡和母亲。

    一曲唱罢,条和趐仍沉浸其中。盖盈氏长老忽地想起了什么事,他放下酒碗,一拍大腿嚷道:“哎呀,我差点儿忘了!前年东季大人来时,曾带来过一个从灵山来的信使,说是奉巫姑大人之命来寻趐小子的。”

    “啊?那信使现在何处?”条和趐二人同时追问道。

    长老两手一摊道:“当时你们没有消息,我们又不知如何去西海,便劝那人先回去复命了。”

    两人一听,对望一眼,立时泄了气。

    四人沉默了一会儿,条悠悠开口道:“趐,你是该回去了。”

    趐还没说话,女姒忽然捂着嘴急急地起身出屋,趐也忙跟了出去。

    不一会儿,见两人回来,条不解地问道:“怎么啦?”

    趐皱着眉头,摇头说道:“这几天她时不时地恶心呕吐,不知是什么病症。”

    四人中只有长老是过来人,他看了看趐和女姒,试探着问道:“不会是新妇有了身孕吧?”

    初冬,濮水北岸的一处台地上,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筑城景象。

    这里地势较高,处在广桑之野的最北部。

    台地的西北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小聚落,当地人管这片台地叫云丘,据说是当年北土人南来时云师驻扎之地。聚落里的老人们还说,这聚落所在是一处远古轩辕氏帝君的墓地【1】,而这小聚落族人的祖先就是帝君的守墓之人。

    甘风探查发现,夏末的洪水冲刷了荥泽至大野泽和大河到济水之间几乎所有的城寨村落,而这里却是少有的没有被淹之地。

    这里离清邑不算太远,台地南缘的濮水向东注入大野泽,入大野泽就可以通济水和汶水,水运的便利程度并不比清邑差。于是青阳决定,将清地的少昊氏族人迁到这里,新的城邑就叫濮。

    濮邑的工地上,几座大屋的木骨泥墙已经完工,人们正在顺着脚手架安装屋顶。

    一旁的工棚里,工正放刚刚向帝君青阳和高阳君颛顼汇报了进度。青阳颇为满意,因为自从来自缙云氏、轩辕氏、高阳氏、和羲和二氏的人手加入后,新城的施工明显加快了。

    “放大人,按照这个速度,是不是一年之后濮邑便可初具规模了!”风甘兴奋地说道。

    “这个嘛。。。”放犹豫了一下谨慎地说道:“如果一直有这么多壮劳力,而粮食和物料的共给也都能保障的话,那确实可以。”

    “我们缙云氏会全力支持粮食和物料。”缙云氏少君昂说话总是显得信心十足。

    “我们羲氏会全力支持。”

    “帝君放心,我们和氏也全力支持。”

    羲氏、和氏的族子乘和隹紧接着说道。

    几个少壮族子的冲天干劲儿使青阳备受鼓舞,他脱口赞道:“好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这时,一旁轩辕氏的少君喜低声说道:“帝君大人,我带来的族人开春之后是要回去的,不然不光大巫要怪罪下来,农人们自己也不肯荒废了自家的田地呀。”

    喜是轩辕氏大君休的儿子,也是大巫左彻的弟子,所以族人们也叫他巫喜。

    青阳知道,巫喜能说服老左彻,带部分族人来帮自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所以他并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笑着点头说道:“无妨,无妨。轩辕氏已经帮了我们大忙,以后我自会去谢大巫。”

    一旁的甘心中对轩辕氏却十分不满,故意扬声说道:“到时候我们汶邑的族人顶上去就是了,高阳氏的朋友呢,是不是也要回去?”

    被甘这么一激,放本来要说的话被忍了又忍,暂时咽回了肚子里。

    青阳感觉到了放的欲言又止,而甘的年轻气盛让他想起了当年的般、重、黎、和颛顼。那时的少昊氏是何等的朝气蓬勃,万物竟发。再看眼前的颛顼,不急不恼,沉思不语,虽然年纪并没比甘、乘、隹几人大多少,却俨然已经是一个沉稳的大族君长模样了。这次颛顼带人北上相助,同来的还有高阳氏的工正放、八恺中的龙降、大临两位长老,更有几百青壮劳力,实在是出乎青阳的意料,让他心里倍感欣慰。

    “甘小子怎可如此说话!”

    青阳的语气中颇有些责备之意。他转头看了看没出声的放和颛顼继续说道:“高阳氏的朋友们来此相助,路途最远,实属不易。有放工正帮我们巧思运筹、有龙降、大临长老所领族人与我们齐心协力,筑城才能有如此进展。少昊氏感激都来不及,岂有再强求之理!”

    放见帝君发话,忙俯首谢道:“帝君过奖了。”

    甘也连忙道歉说道:“小子鲁莽。”

    颛顼笑道:“言重了,言重了。甘少君虽然语出急切,可为帝君奋力建功、为少昊氏的兴盛只争朝夕之情早已溢于言表,颛顼又岂有不体谅之理。”

    青阳听得舒心,不由得叹道:“要说他们这股子豪气,还真是象极了当年小颢的养院诸子啊!记得当年你们几个师从柏夷、柏亮、欵帅、薄音,修观天卜筮之学,习琴律战射之术。后大战共工,南下泗淮,复兴高阳。嘿嘿,养院诸子那无惧无畏、勇于担当的英姿仿佛犹在眼前啊!”

    “养院岁月,从未忘记,小子感恩。”颛顼俯首道。

    青阳微微点头,望着颛顼,目光殷切,眼框不觉已有些潮湿了。

    此刻,颛顼想到了绝望围城中发誓同生死的重、黎,想到了面对强敌义无反顾的大欵和般,也想到了生性怕事却死于值守的赤民。他抬起头望着帝君青阳,郑重说道:“昔日师长已去,大欵、赤民、和般俱不负帝君所托,舍生赴死,我颛顼誓承其志。小子将发高阳氏青壮轮番北来,尽全力助帝君大人修筑此城!”

    【1】1987年在河南濮阳发现的西水坡大墓遗址,有大量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