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中土 » 第三十二章 双星陨落

第三十二章 双星陨落

    崇、箕、具茨【1】三山之间是一个巨大的谷地,灌水【2】在这里由北而南汇入颖水东流,之后再转向东南。在颖水之北、灌水西岸的坡地上,坐落着一处环壕城寨,阳城。

    秋高气爽,清晨的阳光下,草树片片金黄。

    山坡上,流水边,住在聚落周边的人们一早起来,惊奇地发现城寨的上空正有几股浓烟冲天而起。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黎明时分,阳城刚刚换了主人。

    阳城南门的碉楼上,羽注视着城寨中的动向,身边是几名亲随武士。

    斟鄩氏刚刚在天明之前偷袭了城门,然后直捣灌伯所住的中心大院。这一行动由羽策划并指挥,完美复刻了赤望的陷落。此时,南门外,垕带领的大队斟鄩族兵已经赶到,正在蜂拥入城。

    垕刚进入城门,迎面正碰上米赶来禀报:“报告斟鄩伯,雉行大人已经占据东北仓廪重地,繇在城中心射杀有灌伯。有灌人已经放弃抵抗。”

    垕见战况如此顺利,心中大定,立刻扬声说道:“传令全城,归降者一律无伤,寻有灌氏的长老和头领们速来见本君。”

    随着垕的吩咐,几队信使随即离去。

    “米,我们去城中心!”垕说罢便带着大队族兵跟着米向城内涌去。

    灌伯所住的院落在城中心,正是浓烟升起之处。此时,院子中心的三开间大屋已彻底烧塌,院中地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大部分是有灌氏人的,其中不乏妇孺。血腥的战斗已经结束,幸存的二十几个有灌氏人放弃了反抗,而且大都受了伤,被繇带领的斟鄩武士看押着。

    见垕带着大队族人到来,繇长出了一口气,上前行礼禀报:“斟鄩伯,昨夜城破,只有此处的有灌人死战不降,其中灌伯和两子已死,剩下这些人如何处置?”

    垕见繇和手下武士很多人浑身是血,而那些幸存的有灌氏人也是个个战斗到了力竭,显然,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殊死的恶战。

    “当初和自己情同手足的邗,就是为保康回死于有灌氏人之手的。”想到此处,垕不由得心中一股怨怒勃然升起,他一挥手,冷冷地说道:“一个不留,杀!”

    一阵短暂的哀嚎怒骂声过后,院子里的有灌氏人再无一个活口。

    有灌氏原是由南土人和北土人混杂而居,灌伯和长老们全是北土人。

    斟鄩氏偷袭,一夜之间,头领们全部被杀,北土人掌权家族的势力被连根拔起。而有灌氏的大部分普通族人,尤其是下层的南土人,毫无悬念地放弃了反抗。

    自此,斟鄩氏入主了阳城谷地,将颖水中上游的地盘连成了一片。

    这个冬天,大地萧索、万物蛰伏之际,那个曾经在淮泗强盛无比的共工氏已经悄然完成了涅槃重生,即将再次崛起于颖水之畔。而此时,它那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创立者,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阿爸,羽大哥来了。”

    随着垕的轻唤,羽俯身来到了老康回的床前。

    康回的小屋里简陋至极。此刻,除了垕、羽两人,还有女奇、雉原、和棘伯陪在床边。

    “大君。”

    羽轻轻地喊了一声,一直毫无声响的康回张开了双眼。

    此时的康回心中是欣慰的,他没有什么可抱怨。上天给过他机会,给过他教训,但是对他也足够体贴,在他即将离去的时候,身边不仅有儿子勾龙还有旧将羽的陪伴,这两人目睹过共工氏曾经的辉煌,也吞食过惨烈败亡的苦涩。

    “雎师的羽帅回来了,好,好。”

    康回不觉一阵恍惚,向羽点了点头,然后面朝勾龙说道:“勾龙我儿,我死之后,你便是共工氏的传人。雉原跟我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可做斟鄩氏的大巫。以后族中之事,你们要多和棘伯商量,而遇到征战杀伐之事,就要靠羽了。”

    垕、羽、雉原、和棘伯四人纷纷点头。

    康回停顿了片刻,又缓缓说道:“我共工氏原出自东南,祖祖辈辈以水工著于世间,水神水德,水师水官。却遇大水而败于空桑,不是因为族人们水工不修,更不是因为勇士们征伐不力,是因为我自己逞强好勇、不恤民力、自毁水德的缘故。如今,高阳氏夺我水德,上承五星之兆而登帝位,下有百族拥戴而势不可敌。斟鄩氏还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得不低头啊!勾龙,你可明白?”

    垕肃然应道:“孩儿明白。”

    “好”,康回一口气说了许多话,感到力不从心,喘息了片刻,才继续说道:“崇地山高水长,人多地广,颖水之地富饶,斟鄩氏将来必会兴旺起来。自古没有不亡之族,没有不灭之国,你们要学会忍耐,要自强不息,高阳氏虽然强盛也总会有衰败的那一天的!”

    说到这里,康回的声音停止,仿佛他的意识已随风逝去,飞向飘渺的未来。在场几人屏息静听,那絮絮的话语平和安详,可在闻者心中却好似正有时光的惊雷掠过,悠远激荡。

    夜已深,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渐行渐暗,在激发出一抹耀眼的光芒之后,终于消逝不见。

    “巫喜少君可见到刚才的流星?”颛顼轻声问道,眼睛依旧望着流星闪过的夜空。

    站在颛顼身后的巫喜回答道:“帝君大人,这是近来第二颗陨落的亮星了。”

    “哦?”

    颛顼皱着眉头,并没有再追问。他的心情忐忑不安。夫人女娽在濮邑染上了疫病,咳嗽不止。来到轩辕之丘后,为了颛顼的登位大典,女娽又带病创作并排演了大乐《承云》。八风之音大成,但女娽的病却也加重了。

    自从颛顼登位证实了五星会聚的天降大兆以来,巫喜的天人感应之说已经广为流传。各族各地的巫者和主管祭司的长老们都对观星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大大小小各种所谓天象的出现,经常会引发众说纷纭,这使得巫喜一下子感到应接不暇。对于天象的解释,虽然人们更愿意相信出自轩辕之丘的说法,可是其他不同的传言常常让大巫左彻和巫喜不胜其烦。

    知道自己需要给流星的陨落找到合理的解释,可这又谈何容易呢。

    巫喜正自为难,一个小巫者慌慌张张地跑上观象台,来到颛顼和巫喜身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帝君大人,少君大人,大巫唤两位速去。”

    大巫左彻在屋中面南端坐,身前的灶坑中,微红的炭火时明时暗,映着他苍老的脸。虽然是在冬天,可隔着灶坑,朝南的屋门却敞开着,南向的夜空尽收眼里。

    颛顼和巫喜匆匆赶来的时候,轩辕氏大君缗已经先到了。

    “大巫深夜唤我等,所为何来?”颛顼人还没进门,便躬身问道。

    “颛顼帝君,喜,来来来。”左彻说着,招手示意两人和缗一样在灶坑另一边坐了。

    “本巫刚刚夜观星象,得知自己大限将至,找你们来是有最后的话要说。”左彻语气平静,意思却异常直白。

    “难道是那流星。。。”巫喜心中一惊,轻轻叫出声来。

    左彻并没有理会巫喜,自顾自继续说道:“当初高阳君和本巫有约在先,如今你信守诺言,登帝位而都于轩辕之丘,本巫没有看错人啊!先帝在时,一直都是帝君身兼轩辕氏大君之位,本就是为了避免诸多猜忌疑惑。所以本巫请颛顼帝君尽快代轩辕氏大君之位,可外封缗出于河济之地。这样道复其迹,政出一人,众心乃安。”

    左彻虽然说得轻描淡写,颛顼却知道此事何其重大。他心中谨慎,正权衡该如何表态,只听对面的大君缗已经沉声说道:“大巫说,至道不可过,当缘黄帝之道而行。在下甘心避辞大君之位者,无它,唯躬道尔。”

    左彻点头说道“甚好”,接着转头面向颛顼。

    颛顼忽然开始理解左彻和缗了。只要是为了复先帝之道,这两人对于任何事情都会义无反顾。

    颛顼心中一股热血涌动,面对大巫左彻期待的目光,他充满深深的敬意说道:“缗大君自降,以完先帝之制,诚令人感佩。小子亦当谨遵大巫教诲,唯先帝之道是躬,才不辜负大君和大巫的大德大义!”

    左彻再次点头,对颛顼投来赞许的目光,接着从怀中摸出一块玉璜说道:“喜。”

    巫喜忙道:“大巫。”

    左彻道:“喜,此玉是你父大君休交给我的。他说,这玉璜原出自嫘祖,托我拣选后辈轩辕氏中堪当大任之族子传之。来,拿着它吧,以后你就是轩辕氏掌管观象台的大巫了。”

    巫喜含泪接过了玉璜。

    颛顼在巫喜身边看得真切,这玉璜分明就是和自己的那块同为一套。

    颛顼不禁心中暗想,左彻和巫喜未必知道当初青阳、昌意、休、和玄嚣的兄弟之誓,可是大君休却知道。他没有把这重要的信物直接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交给了左彻,并明言要留给轩辕氏的可传之人。这其中的良苦用心着实值得细细体会啊!或者,莫非大巫左彻也知道这玉璜的秘密?

    颛顼正自想着,只听左彻说道:“帝归轩辕,颛顼得立。天人相应,后继有人。无憾矣,本巫可以去见先帝了。”

    说罢,老左彻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闭上了双眼。

    【1】崇、箕、具茨,就是今天河南的嵩山、箕山、和具茨山。

    【2】灌水,颖水的支流,今五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