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宋朝三百年传奇 » 25.阳

25.阳

    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人共同主持军国大事,符太后垂帘听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掌握殿前司的兵权,李重进掌管侍卫亲军司的兵权。

    张永德手握重兵被解除了兵权,而李重进的兵权更大,他还是郭威的外甥,是皇亲国戚。

    几个顾命大臣一合计,还是先下手为强,免得日后生出祸端。

    一纸诏书下来,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被派往广陵(扬州)任职,担任淮南节度使。但李重进还保留着都指挥使的职务。

    韩通由侍卫亲军都虞侯升任副都指挥使、兼领天平节度使,留守京城。

    这样以来,李重进虽然兼任都指挥使的职务,但他人在广陵,鞭长莫及,韩通实际上负责管理侍卫亲军,掌握着保护京城的安全。

    但韩通资历还不够高,并且刚刚升职,还是个副职,顾命大臣们可以游刃有余的驾驭他,没有后患。

    大将韩令坤也升任侍卫亲军的马步军都虞侯,巡防北边边疆。

    唯独赵匡胤,风光之上再风光,掌控了殿前司的大权,而侍卫司的几个高级指挥官都与他关系亲近,有些还是他的义社兄弟,包括高怀德、韩令坤、石守信、张令铎等人。

    ……

    但天下不会太平的。

    六个月后,契丹辽国、北汉联兵再一次南下侵犯。

    这天是正月初一,正过新年,后周朝廷得知军情,宰相范质等人来不及核实,不辨真假,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如何出兵。

    范质说:“我国正在南方用兵,李重进、向训、张永德等将军都在外带兵,北贼入关,应当择一良将出兵,刻不容缓。到底由谁挂帅,请大家商议。”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提出人选。

    “眼下时间紧迫,我提议由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带兵,大家意下如何。”

    “赵将军是先帝器重的人,多立战功,由他带兵,该能胜任当下形势。”宰相魏仁浦说。

    其他人也没提反对意见,殿前司的将军全都表示同意。

    “先听听太后的懿旨。“范质又说。

    文武百官升朝,范质把事情原委禀报符太后,请太后定夺。

    符太后道:“众位爱卿,你们都是大周的良臣,我一个女流之辈,不懂军事,就按照你们的意见吧。”

    范质说:“好,那就这样定了,请赵点检即刻赴校场点兵,明日启程出发。”

    ……

    赵匡胤拜授旨意,奏请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为前锋,率前军先出发。

    殿前司的事务交给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负责,此二人都是赵匡胤的“结义十兄弟”。

    960年正月初二,赵匡胤统率殿前司、侍卫司的大军离开都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作为副手,随军出征。

    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赵彦徽、虎捷军右厢都虞候张光翰也随军参战。

    当天夜晚,大军到达距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陈桥镇),扎营住宿。

    ……

    军队里有一名懂得天文的人苗训,他报告说:“今日产生奇观,太阳下面还有一个太阳,形成的黑光来回摇动很长时间。”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军士们都感到奇异,从未看到这种现象,大家议论纷纷,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大事情。

    赵普、李处耘、王仁瞻等谋士也聚在一起,随后,他们来到了赵匡义的营帐,商量了很长时间才散去。

    夜晚,有将士开始散布流言说:天空出现吉兆,要换天子啦,只有点检可以做天子!

    有的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杀敌有谁知道?不如先拥立点检为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这种消息一传一、十传百,很快传遍了营寨。

    天快亮的时候,赵匡胤听到外面喧哗声很大,他正准备出去看个究竟,弟弟赵匡义已进入帐内。

    “外面的人在吵闹什么?”

    “哥哥,军士们都说要点检做天子。”

    “奥?那是说谁啊!”

    “当然是指哥哥您啊”

    “这怎么能行,这不是谋反吗,赶快制止住。”

    兄弟二人还在大帐内说话,赵普已走了进来。

    “将军,现在军队没有主人,军士们手里拿着兵器排列在外吵闹不停,愿意拥立您当皇帝。”

    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答话,就有人冲进来,把黄袍加在他身上,大家围着他下拜,高喊万岁!

    赵匡胤在营帐里不肯出来,高怀德、张令铎、赵彦徽、张光翰等将军都在外面下拜,高呼万岁!

    大家扶他出来,骑上马,赵普牵马走到军士们中间。

    赵匡胤拉住马缰绳对将领们说:“你们这是置我于不忠不义之地啊,我的号令,你们都能听从吗?”

    众将回答说:“一定听从点检您的号令”。

    赵匡胤又说:“既然你们让我做皇帝,我是有条件的,太后、幼帝,我都继续北面侍奉他们,你们这些人不能惊扰冒犯。朝中大臣也都是我的同僚,你们不得侵犯凌辱,朝廷的府库、官员和百姓的家庭也不得侵犯掠夺。如果听从命令有重赏,如果违抗命令就杀头。”

    将士们再次下拜,三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