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逐问天下 » 第四十七章 死囚练兵

第四十七章 死囚练兵

    在当天的夜里,黄门官杨旭就在季路与五十余名王宫禁军的陪同下,来到了谢丘的府邸。

    早已等候多时的谢丘,在收到庞凌给他的诏令、以及与奕楼结盟的盟书后,就快速命令家仆召集了,御大夫王越以及鸿孺司的官员们。

    在谢丘将庞凌的昭令给这些官员宣读完后,官员们就各自回家收拾行李。

    一个时辰后,季路就带领着五十名王宫禁军,护送着使节团,连夜前往了端州。

    而做为丞相的林奉,也在当天的夜里,召集了数十名官员,商议粮草的压送,和组织人员调动等事宜。

    在谢丘一行人前往了端洲,又过去了曰三天的时间。

    晋国四大宦官之一司礼:李布,就带领一队禁军,持着庞凌的昭令,来到了宁波城外的延山大营。

    在李布等人在进入延山大营后,就在延山大营的校场之上,当着八万晋国精锐的面,宣读了庞凌的昭令。

    “奉王上之命,车昭将军崔绍接旨!”。

    而在宜春城的岚水大营,帅帐之内。

    一名身型干瘦的老者,坐在帐中的主座之上,手中拿着晋王庞凌命令周姚带来的一半虎符。

    而在老者下首站着的周姚,面容带着恭敬,静静的等待着,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在晋国,除了王上以外,周姚最为害怕的就是面前这位干瘦老者,即便是丞相与御相都无法相比。

    毕竟,丞相与御相若是想要对付自己,还需讲究官场规矩,不会下死手,但对与面前这位干瘦老者而言,杀一个区区宦官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而此人正是晋国的太尉:赵黎,天下前十的名将之一。

    三十载之前,曾带领五万晋国边军,以霞光城、百余堡寨,抵挡楚国二十万大军,被世人称之为铁壁无双!

    “王上除了这份诏令和虎符以外,还有什么话要带给老臣的么?”赵黎开口问道。

    周姚赶忙答道:“禀告太尉,王上只说这大军在外,若是遇事不决,一切皆由太尉作主”。

    听到此话,赵黎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自言自语的说道:“看来,在往后的史书记载中,我赵黎会是一个不择手段、残忍暴虐的将军啊”。

    周姚赶忙弯腰恭敬的说道:“太尉领军伐国,乃是为国为民,何人敢有残忍暴虐之言”。

    赵黎未接周姚之话,他转过身子,从自己书架上头的镔铁盒里,拿出了另外一半的虎符。

    两半虎符对在了一起后,赵黎豪迈的放声大笑道:“老夫领军四十载,杀敌更是无数,有何不可说的?”。

    “我所关心的是晋国能否借着这个时机腾飞万里,至于史书这玩意,老夫从来就没在乎过!”。

    此刻,赵黎的身材虽然干瘦,但整个人就如同一把出鞘的宝剑一般!他的双眼看向南方,对周姚说道:你回去禀告王上,就说这楚国战场,臣必会处理妥当,哪怕是付出残酷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当周姚恭敬的退出帅帐后,赵黎就对刚进来的传令兵说道:“传我的帅令,击鼓聚将,半个时辰未赶到校场者,斩!”。

    “诺”。

    传令兵对赵黎施了一个军礼后,就走出了大帐。

    咚,咚,咚的战鼓声,在此刻响彻了整个岚水大营!

    从各地招来的六万新卒,经过这一年的严苛训练,已初见成效,随着鼓声响起,均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大营的校场内。

    站在校场高台上,身穿甲胄,腰佩利剑的赵黎,看着台下那整齐的军阵,不禁漏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不过,赵黎并未开口说话,直到他看到一队押着数百名带着锁链囚徒的士卒,到达高台下方后。

    “将士们!”。

    赵黎方才高声对校场内的新卒们说道:“王上诏令,战事将起,明日咱们就要赶往边城霞光了,诸位可曾害怕?”。

    众新卒大声吼道:“不畏生死!”。

    声音之大,仿若要冲破云霄。

    “放屁”。

    这时赵黎两眼怒瞪的说道:“老夫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可是把肠子都快吐出来了,你们难道都比老夫强么?”。

    众新卒不敢答话。

    而赵黎又接着说道:“这场杀伐,血腥残酷,而你们就如同那雏鹰一般,虽会有展翅高飞之时,但现在的你们却是太嫩了”。

    “甘将军”赵黎喊了一声后。

    一身穿乌色细鳞甲的中年将领,就将数名带着锁链的囚徒押到了高台之上。

    接着赵黎就对高台下的新卒们说道:“这押来的三百囚徒,乃是从你们入营开始,就从各个郡县陆续调来的死囚”。

    “今日是老夫在你们成为一名真正将士前,上的最后一课,也是你们在上了战场之后,必须要经历过的一关”。

    说到这里,赵黎就抽出腰间长剑,毫不犹豫的将那名死囚的头颅斩下。

    刹那间,鲜血飞溅高台。

    赵黎的脸上漏出残忍的笑容道:“这三百名死囚是给你们祭旗的,现在甘将军点到名字的士卒,上来执刑斩首!”。

    酉时(下午十七点)岚水大营校场内,一口口大锅烧着煮烂的猪肉,冒着浓郁的肉香。

    而六万士卒均以连(一连百人)为基础,围做在大锅前。

    赵黎挑起一块熟肉,看着校场内,那些分散在四周的死囚尸体,闻着那淡淡的鲜血味,将熟肉送进口中,大口咀嚼。

    在将熟肉咽肚,赵黎对旁边那位中年将领调笑道:“甘春啊,老夫当年带着你们第一次打扫战场时,你可是吓的腿都发软,不过百米距离就跌倒了四回”。

    那位甘将军看着那些吃一口熟肉,就呕吐半天的新卒们,也漏出笑容道:“师傅,我可比程磊要强啊,他可是大半夜自己偷偷的出去洗内衣啊”。

    “哈哈,你们俩个都是半斤八两”。

    赵黎说道此处,又看向那些新卒道:“当年的你们可比他们要幸运”。

    “至少你们是逐步成长起来,可这些新卒的第一战就是面对楚国的门户,剑门关!”。

    “希望这三百死囚,能让这些新卒成长一些”甘春感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