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老树下的光辉 » 第二章

第二章

    当小女孩慢慢悠悠踏进对门邻居家时,女孩则用她稚嫩的声音大声喊道;九奶。九奶。。妈妈疼。。妈妈疼。此时正在屋里做饭的中年妇女,当听到稚嫩的呼喊声后,便立马停下手上的菜刀,掀开门帘从房间走了出来,当看到是自家孩子后,便微笑的开口问到;文鸽啊,,,你喊奶奶干啥,,,你妈给你做饭吃了没。面前的李文鸽没有回答,只是重复着刚才母亲的嘱咐继续说道;妈妈疼,,,肚子疼。在听到李文鸽一直重复的话语后,一脸慈祥的中年妇女这才有些惊醒,一边仔细的听着李文鸽这娃在叨叨些什么,同时也在心里暗自的嘀咕着,当确定听到孩子不停重复着;妈妈疼,肚子疼的话语后,中年妇女已经猜到八成,估摸着应该是东升家的媳妇彩铃快生了,便急忙解开腰间的围裙擦了擦手,抱起地上的李文鸽后,匆匆的向着赵彩玲家走去。当九婶抱着李文鸽急匆匆来到彩玲家时,看着蹲坐在后院门口的赵彩玲,一手正扶着腰,一手则强撑着地面,此时早已面色苍白,脑门上全是汗珠,裤腿上还粘满了黄土。惊慌的她急忙放下李文鸽,本想上前去搀扶起赵彩玲,可惜自己力量不够,尝试两次也未曾扶起,慌忙间,便想转身去门外喊人,谁知却被身后的赵彩玲伸手抓住,只见赵彩玲用及其虚弱的声音说道;婶,,,你帮我去地里喊东升回来,,,我,,,我可能,,,可能,,是要生了。九婶急忙点头答应,随后慌忙的安慰道;娃啊,婶知道了,你别着急,婶马上去喊东升回来,你可撑住啊,千万别瞌睡。赵彩玲无力的点点头,看着面前已经暂时安顿好了,九婶回头看向一旁的李文鸽,叮嘱她道;文鸽啊。你就在这里看着你妈,奶奶去喊爸爸回来。在慌忙的嘱咐两句后,便急匆匆的朝门外走去。当九婶匆匆出门后不久,路上心想李文鸽还是个啥事不懂的娃娃,自己也是一时急糊涂了,于是又匆匆返回,朝着东升西边的邻居家走去。刚一进门,九婶便看到邻居家的王嫂正弯腰扫着院子,于是急忙上前拉着她手道;她嫂子,出事了,先把手上的活撂下,彩玲那娃要生了,家里没个人,眼下娃还蹲坐在地上,我也扶不起来,家里东升娃又不在家,你赶紧去先帮忙看着,我去地里喊东升娃回来。听完这些,王嫂也急忙放下扫把,快步陪着九婶出了院门,转身出门时,不忘喊着自家男人一起前去帮忙。在九十年代里,农村的交通还没有那么便利,村里人的日常出行,也基本都是靠步行,光景过的好一些的,还能在添上一辆飞鸽的二八自行车,而在当年,这种自行车还不是天天都能买到。那个时代,家里凡是要买大件家具,像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都是要去乡镇供销社排队领票,而供销社里则是全国统一调度,在加上一个县好几万人,当排队轮到自己的时候,最快也得个半把月,而一辆自行车当时买下来多少也得200多块.而这200多块钱在当时可以是农村家庭一年的口粮。也是一头大猪的价钱。说慢也快,九婶那个时候也就四十多岁,身体也算健壮,常年在村参加各种体力劳动,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有一把子力气,身体也都很是精神。而李东升家的田地离家大概有一里多路,出了村子向西走,翻过一个大土坡后,便能看到李东升家的地头。时间没过多久,九婶便以急匆匆的来到田间,看着远处隐约还在田里弯腰除草的李东升,她也顾不得一路上的疲惫与辛苦,深吸了口气后,憋足劲,冲着田里大声的喊道;东升啊。。。彩玲要生了。。。你快些回去。此时,正在半截子麦田里,弯腰除草的李东升,看着眼前涨势喜人的麦子,心里就乐开了花,对于村里人来说,眼前的庄家地,它不光是一家人一年中的生活口粮,它更多的是一家人的精神期望。李东升边锄草边沉寂在麦苗长势的喜悦中时,隐约却听到了地头似乎有人喊他,奈何自己又离的太远,听得也不是很清楚,只是隐约间,像是听到了什么生了。。。和彩玲的名字,他心里顿时便咯噔一下,抽回思绪的他便慌忙的收回锄头,用脚后跟蹭了蹭粘在锄头面上的黄土,抗起锄头快步的向着自家地头走去。李东升身1米8,在村里也算是个高个子小伙,没走几步便来到了地头,当看到来人是自家九婶时,还没等他开口询问。九婶便上前拉着他的胳膊,气喘吁吁的开口说道;快,,快跟我回去,彩铃要生了,这会儿还坐在地上,我没有劲,一时也扶不起来她。听完这些,还有些发蒙的李东升,便被九婶慌忙的拉着胳膊朝村里走去,途中,也没来得及多问九婶几句,只是自顾的跟着九婶身后慌忙的走着。路上,九婶把事情的大致简单的告诉了李东升,李东升也心不在焉的听着,反而脚却不知不觉的越走越快,没一会功夫便挣脱了九婶拽着的手,脚步加快的走在了九婶的前面,在撒开九婶胳膊走了好远一段后。大概过了有十几分钟,李东升便已跑回家中。当看到家门口左右邻居来了好多人后,心慌的他便松手丢掉了手里的锄头,急忙跑进屋,进屋后,没来得及和邻居门挨个招呼,当看到躺在炕上的赵彩玲双眼紧闭,他便急忙上前呼喊道;彩玲,彩铃,你这是咋了嘛,早上还好好的,现在咋成这样了。迷糊中的赵彩玲当听到熟悉的呼唤后,努力的睁开双眼,强挤出一丝微笑,有气无力的轻声回应道;我没事,我就是,,就是有点乏,歇,歇会就好。。说完又闭上眼不再理会李东升。李东升看着面前有些迷糊的赵彩玲,一时很是心疼又很是焦急,知道眼下不能在继续耽搁了,得想法子赶紧去医院,慌忙间,转身却看到了站在一旁的九叔,于是急忙上前问道;叔,这去医院的路上十几里路,这也不能一直背着,也没个法子去医院啊,我看彩玲怕是熬不到医院了,你说这可咋办了。说完便有些哽咽。九叔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开口说道;孩子,你先别急,你爸也不在家,咱这也没个拿主意的,也没个拖拉机啥的,这么的,人命要紧,你跟我去你八叔那里,先拉着他的平板车铺上棉被,走一段算一段,把人赶紧先送去医院再说。听到九叔的安排,李东升也没再迟疑,点着头便同九叔朝八叔家走去。李东升八叔家其实离他家不远,也就在李东升家屋后的另一条巷里,李东升八叔年轻的时候是生产队里养牛的能人,放牛犁地耕地更是一把好手,村集体大锅饭的时候,八叔也算是当时的技术员,后来在大锅饭时代结束后,平板车也就理所应当的分划给了八叔。在李东升和九叔前后脚刚走出大门,便碰到气喘吁吁赶回来的九婶,九叔未曾多说,只是简单的嘱咐道;娃他妈,你给彩玲娃准备两床棉被子,要是没有就去咱家拿,我和东升娃先去八哥哪里拉板车。潦草的嘱咐完这些,九叔便和李东升向着八叔家走去。当两人快步来到八叔家时,刚好八叔也在院子里抽烟,九叔在简单的说明来意后,八叔也没过多啰嗦,拿下挂在自家院墙上的扫把,简单的清扫了下平板车后,便挥手让李东升快些走。李东升也没在客气,拉上板车便快步朝自家走去。片刻后,当李东升回到自家院子时,前来帮忙的左右邻居合力把赵彩玲扶向板车,院子里的九婶也早已抱着两床被子在旁等候,当安置好赵彩铃坐好后,李东升便弯腰拉起板车急忙向院门口走去,只是在刚出院门后不久,似乎是又想起来什么,急忙蹲下身子,放下板车把手,匆忙的再次回到自家房间,顺手掀开炕头的凉席,拿出平日里赵彩玲攒的几十块钱装好,路过院门口时,嘱咐了九婶让她帮忙照看李文鸽。一旁的李文鸽似乎听明白了一般,哭着,喊着,也要跟着李东升走,九婶立马上前抱起李文鸽,一边给李文鸽擦着眼泪,一边挥手让李东升快些走,嘴里还吓唬着李文鸽道;你妈一会就回来了,你妈肚子疼,是要去镇里打针,谁不乖就给谁打,你跟着去,医生见了也要给你打针。当听到九婶的吓唬后,哭闹的李文鸽似乎也是被吓到了一些,哭闹的也不在那么大声,但是还继续一边哭着,一边嘴里小声的喊着妈妈,妈妈,同时小手却向门口赵彩玲的方向抓挠着。九婶眼见李文鸽哭闹不止,便抱着李文鸽快步的来到大门口,对着李东升大声说道;东升娃,你放心吧,家里娃娃有我招呼,你照顾好彩铃。。。已经走到巷子半截的李东升,此时已经无心听闻身后九婶的喊声,只是将平板车上的挂绳向肩头上拖了拖,脚步不停的向巷口走去。一路上,九叔和王嫂紧跟在后,王嫂途中不停的给赵彩玲擦着额头,同时也不停的和她说着话。李东升则焦急的拉着车,期间时不时的还回头看看赵彩玲。九叔紧跟在车后快步的推着。路上除了出村子的时候要翻越个大土坡外,一路上去镇子里的路,都是较为平坦的柏油马路和下坡路,走的还算轻松。几人匆忙要去的这个镇子名叫吉祥镇,也是离村子最近的乡镇,镇子虽然不是很大,好在镇里基本什么设施都还齐全。九十年代的人去镇里赶集,平均走上几里的村路,也都不是什么稀罕事。恰巧今天几人都内心焦急,中途除了停下歇了一小会外,一路上也未曾有过停歇。由于王嫂和九叔年纪稍大了些,身体多少也有些跟不上李东升的脚步,虽然平日里也经常这样步行前往吉祥镇赶集,但是中途都是走走停停,不像今天这样赶的匆忙,又恰好是清晨,又经过了一夜的消耗,几人慌忙赶路出来,腹中又未进水米干粮,一阵的急走之后,体力上多少都有些吃不消。路上,赵彩玲一直闭眼不吭声,迷糊中,她有几次睁眼看到自己面前的男人,为了自己,此时身上衣服都已经湿透,隐约间,似乎还能看到从他头上冒出的层层热气,赵彩玲很是心疼,便咬着牙,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声音,即使眼下的自己又疼又困,她也不愿意再让眼前的这个男人为自己在担惊受怕!一路上,王嫂和赵彩玲不停的说话,赵彩玲始终都是闭着眼点头或者摇头。路上李东升也看的出来,九叔和王嫂已经很是疲累,但也都在苦苦支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奈何自己又担心赵彩玲的安危。便回过头开口说道;叔,你要不和王嫂就先停下来歇歇,我一个人能行,我拉着彩玲先走,你们后面跟上来就行。听到这,九叔用衣袖擦了擦头上的汗珠,随后开口说道;傻孩子,叔不累,这也没多远了,再有一里多路就到了,等到了医院,我还得去找你姑父,让他帮忙安排一下,这医院要是能有个熟人就好办事多了。说完三人又加快了些脚步,匆匆向着吉祥镇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