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合魂之刘永 » 第一章小黄门张茂

第一章小黄门张茂

    曹魏的使臣小黄门张茂是宫中最不受宠的一个,被派到了刘永的封地,因为听说这里没啥油水所以自己也没报什么希望。

    在进入刘永封地前派人打探,回来的人,都是传言,刘永有三头六臂是个大妖,以吃人为主;刘永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土地主,他派人出去抢劫,连包铜的门把手都不放过;刘永是个变态男女通吃,最喜欢杀人奸尸。听到手下人的报告,张茂菊花一紧,吓出一身冷汗。

    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界没个把人的是很容易的是,万一刘永是个变态,他的小命真的不保,把尸体扔到哪里都找不到。

    快到刘永封地远远的看到巨大的石墙把座小山封闭起来,只能看到石墙中间有一道木制吊桥来连接宽大的护城河两岸,在走近些看着宽大的护城河真的很壮观。

    虽然自己阵仗比较齐全,番旗、节杖和通关文书一样不少,可是在过关时还是被守桥兵丁盘剥。

    搁守桥兵长的话,谁当头头也没用我是守桥的除了王爷出城谁也不好使,出门不管,进门必须给钱。别说是魏国使臣就是曹魏皇帝来也得收钱,把随行的侍卫队长气的半死。一路上随着各个城镇的降伏几乎所有地方对待使节都是恭敬态度。有些地方更是磕头请安,到了这里确是另一番风景。

    虽然很想闹一闹可是看到城上和巨门里面的大型弩车,那放置的箭头发着寒光击溃了使节团的心理防线,也坐实了刘永鱼肉百姓的传闻。

    在交完了人头例钱,以小黄门张茂为首的三十人的使节团,像斗败了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通过了这个巨型如同堡垒的外墙。往里面走张茂等人越走心越寒,这里面的机构装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有工匠和校尉模样的人在调试着不知名的装置,而这些装置很多布满了三丈长的栈道,除了中间留有有有人的些许空余,而向上望去只有石砌巨石中间只有一片天,让张茂想起了成都的“一线天”那悬崖峭壁。在这各国人力、物力如此紧张的时候,刘永竟然造出如此壁垒也是个人才。

    张茂一人当先走出来,看着前面白色石屋,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座白色堡垒。走近便会发现,石砌屋群共有成片成片一直蔓延到了山下。石砌房屋大多彼此连接,在外面看最大石屋的面积有100平方米左右,最小石屋的面积也有70平方米。张茂所见,这里的每个石砌都彼此相连。与此同时,每间石砌房屋门口配备有相应的生活用具,灶台、石碗、便于休息的石床和石椅。石制灶台规格不一,而让人惊讶的是石床和石椅的规格却十分统一,在这里生活的人大多“奇装异服”宽大整洁的石子甬路像蛛网一般通向城下的各处处所,正前面有一条最为粗大的则是笔直的通向山下。张茂带着众人心里则是喘喘不安,这个封地内的领主是个十分有能力的人,能不能归顺曹魏皇帝是个问题而且听说此地靠近南中地区,那里一直都是历朝历代没有人能够控制的部落土司蛮荒之地。

    而斩杀使臣的事都是个小问题,使节团人人自危。山城下安江和张奎在刘福的授意下接待使节团。

    安江腆着肚子接受这使节团的册封,不像个受降的,倒是像个胜利者,使节团被城下居民围了个水泄不通。淘气的顽童开始对使节团的人动手动脚的,而使节团的人像是被人参观的对象一般。

    张奎还是比安江年长一些,经验和资历都要多一些,看着手慢脚乱的使节团被居民围着,就怕事情往控制不住的方向发展,让侍卫们保护这帮人,请到了商业街的客栈安排好。

    张茂听安江的转述才知道永昌王刘永并不在王府内,而是在封地内讨逆。

    张茂一想,这如何是好,本来就怕这个王爷刘永混不吝,出去玩或者旅游,早早得派人来送委任状,结果人还是不在。买不买帐,还得看主子的意思,可是在这里耽搁这时间就不一定是多长了。

    这要是别的城市使节团早就接管了地方,但是到了这里,使节团看着如狼似虎的侍卫还有随处可见不修边幅,穿着校尉衣甲的将领。使节团人人自危,人人的心都慌的很。因为恶狠狠瞥来的如同看到猎物的目光。没有尸山血海的经历是没有这样的气势,这种择人而嗜的猛士并不是普通人能够具备的,就连身经百战的使节团侍卫队长也甘拜下风。

    张茂又一想也只能先等等看了,虽然蜀汉降了,但是降将都获得了封赏,这个时期本就不是一个正统王朝或者非正统王朝的对立,各地文官将领们更换大旗非常快,望风而降的大多都是束戈卷甲,而拱手而降就必须得招降纳叛。

    对于永昌王刘永赐予的官职金陵郡太守一职,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小黄门张茂刚接到委任状还嫉妒永昌王刘永,蜀汉降将而已,寸功未立直接给了太守一职,这太守属于是正四品官。太守又称郡守,中国汉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官。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

    三国时代一共才有将近一百个郡,所以曹魏皇帝对于永昌王刘永还是比较看中的。但是叫金陵郡太守,却把他的封地给到了天水苦寒之地也足以证明曹魏皇帝对作为刘氏子孙的刘永赤裸裸的羞辱。

    曹魏皇帝指派钟会和邓艾两路大军进攻蜀汉,邓艾的大军已开到城门外,但太子刘禅手里起码还有六万可调度的蜀军精锐,为什么他不作任何抵抗呢?难道他甘心看着父亲的基业沦陷吗?

    且看在邓艾攻过来时,蜀汉高层的反应。

    也有人认为,南中七郡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应该举国迁到南中;

    还有人干脆放弃了希望,一味地规劝刘禅应该弃城投降,免得生灵涂炭。

    而在文武百官之中,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太子刘禅与敌军作战到底。由此可见,在左将军张翼消亡之后,蜀汉成都派系中已经没有有骨气有担当的可用之臣了。除了那些在朝堂上大放厥词的大臣之外,更多的人选择了缄默,他们似乎预示到了蜀汉灭亡的场面。

    当然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各地文官武官一并投降曹魏。让曹魏皇帝也大大的满意了一回。

    单说使节团在城下聚落一呆就是半个月,人吃马嚼就把手中的财物用光了,而没有了钱,客栈也不会把他们当回事儿。从上房安排到了中房,又从中房安排到了通铺。

    张茂一行人被恒城山下的集市所吸引,这个有新意的市集同样也是恒城山以及曾经鲁王府周边的新兴产物。即是有别的郡城来到这里,也让这里的游人当做传统意义上的景点,客栈、酒楼、商铺、农贸、地摊、夜市、鬼市、小吃、药铺、诊所、赌坊、兽医馆、典当行一应俱全。集市上即是是夜晚也有大量煤油灯和火把,把不夜城的属性注入了这个漂亮的城镇。把因旅行者的聚集,变得更为宜居且“好逛”。而市集上,贩售的是农贸产品、精致食物、酒菜、烧烤、小食,“商业”被掩盖在“精神共鸣”之下,更能激起各个行业的消费的共鸣。

    刘氏姐妹的药铺和典当行,是这个集市上比较有名的。张茂断了吃喝只能用宫中赏赐的器物来典当,当当铺掌柜刘婷看到小黄门张茂进来就有了非分之想。

    张茂作为使者是即为窝囊的,使节团的盘缠都用没了,听说侍卫队为了赌钱把手中的刀剑都卖了还欠了一屁股外债,而作为使节团的头非常的无奈,只能把手中各地上供的珍宝拿出来典当。

    “你好,老板你看我这个猫眼石和这个翡翠球能值多少钱”。

    刘婷瞟了一眼,“你看我窗台那里放着的都比你这个好”。

    张茂顺着她的视线看了看窗台,确实有很多琉璃球,顿时泄了气,那琉璃球是刘永做着玩的几乎家家都有,但是这个的世界里这透明的弹珠比翡翠要通透的多。也让别人认为琉璃弹珠比翡翠和猫眼石更值钱。

    刘婷本着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的原则把张茂礼物和身上的物件都收拾个精光,才换了一百枚百五钱。

    “我这里还有你们侍卫队长的赌债,小太监,你要怎么还给姐姐”。

    刘婷把布书甩给了张茂,张茂听了哆哆嗦嗦的看着布上的借据和手印。心里暗骂“这些该死的玩意,怎么在这里还赌,要输得裤衩都不剩”。

    其实怨不得侍卫们这里的集市太诱人了。这些有今天没明天得刀客除了酒楼最喜欢的就是这赌坊了。

    在这个不同于其它地方的集市,五光十色的夜生活。侍卫们就是因为无聊空虚寂寞冷,简单说就是没事干才开始赌博,因为无论赢钱、输钱,赌博都会占用的时间和精力,觉得起码有个事干,没那么空虚了,刘福开的赌场的装修富丽堂皇,十分豪华。一般人置身其中都会为之震撼,甚至会相对“轻视”和“蔑视”金钱和物品。这也是多数人在赌场里都会忍不住要“玩几把”的原因之一。赌场、酒楼和购物,所有的业态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内循环闭合系统,供给上几乎达到无障碍、无死角的状态。最重要的是石砌房间各种套间是相连的,潇洒玩完可以直接回到客栈房间,十分方便。

    这远超这个时代的产物让很多人都流连忘返,就是永昌王刘永的校尉们有的也欠了很多赌资,更别说刚刚到这里的外乡人。

    张茂把车驾和随身携带的物品都抵了帐才还清了赌债。

    到安江那里问永昌王刘永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得到的消息却只是在等等。

    为了使节团的吃喝拉撒,张茂只能厚着脸皮去刘婷那里去借贷,代价是三十多人给刘氏姐妹打短工。而使节团的侍卫们给行商的当保镖赚取生活费,而张茂只能在刘永的酒楼打杂刷碗,又过了一个月,因为张茂勤快老实当上了打杂的头目。又过了一个月听说曹魏又来人颁布旨意,等张茂去找时,听说刘永不在,传旨的人已经回去了。张茂终于死了这条心,开始在这里生活了起来,因为宫中肯定认为自己这个使节团已经遭遇了不测。

    刘永为什么没有回来,他想一劳永逸的解决交趾的问题,这个地方的人和事在以后得一千多年经常给中原添堵,现在趁着它牙还没长齐快刀斩乱麻。因为都是些小部落没有太像样的抵抗。从交趾北一直打到交趾南看到了海,刘永也就罢手了。当回去的路上,糟糕了,因为长时间的奔袭,日夜兼程,淋了夜雨还有空气太过潮湿,刘永病倒了。

    这一病就是一个月,校尉们不懂药事交给了后来赶上的墨城和诸葛尚一同照顾他。

    刘永生病时,和其他人一样,身体很虚弱,很多想做的事不能做,出现食欲不正、精神萎靡、心情烦躁的状态,加上喂药吐药的折磨,身上睡痛了。也不能吃饭,只能喝一点点米汤来维持生命,墨城给刘永做了一个躺椅,让他在躺椅上躺着。这样的日子是真难熬过,刘永的身上时而发烧时而抽搐,也不知道到底那里痛,只知道身上到处是痛,以起来走路头就昏,只有每天躺着,药到嘴边就要吐出去。多亏了墨城和诸葛尚精心照顾。

    他昏迷的时候竟有一点名悟,“我是不是要死了,这次真的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