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姐为了主持梦想就是拼了 » 8、就出手

8、就出手

    夜风温柔,下班的时候,温青衣都觉得有些春风吻上我的感觉。

    节目主持了半个月,母亲们的反响那都是比较开心,小孩子爱听,爱学习,可减少了许多妈妈的繁琐。

    传达室的大爷积累了不少信件和赠品手里抱着一个纸箱子,里面全是皮筋捆住的一沓沓信件,搬了上来。

    挨个给了几个节目主持,最后给到角落这边的时候,习惯性地想把信件放在李少阳桌子上,可忽然琢磨过来了,一见李少阳没在,瞅了瞅温青衣,便转手给了她,“温老师,这是儿童少儿入眠的听众来信,寄的慢今天才到,有些是您的,都是听众今天早晨刚寄的。”

    温青衣道:“谢谢。”

    “不客气。”大爷折身走了。

    温青衣有些好奇,都是信息时代了还有人用信件,不知道邮局都还寄不寄平信了。

    看着桌上一摞的信件,好奇心慢慢上来了,想知道里面究竟写的是啥,找了个裁纸刀,开始拆信件了,平生还是第一回拆平信,自己都不知道平信是什么模样。

    第一封信是个小孩儿写的,字迹歪歪扭扭,很童真:温老师您好,您讲的故事太好听啦,我妈妈让我早点睡觉还揍了我一顿,但我还是没关掉收音机,偷偷在被窝里听的,我以后每天都要听儿童睡前故事!

    温青衣笑了,想了想,拿起纸笔来写道:我是温青衣,谢谢你的来信,以后还是早点睡觉,听妈妈的话,不要熬夜了,有资源,可以跟网上听录播。

    写完后,把A4纸叠了个方形。

    第二封:今天的故事比以往那些故事强了一万倍,这才是我心中的儿童真实小说,引人入胜!

    第三封:我是个教师,平时教的课本都是板书,实在不生动,现在说了身边的例子,很多小孩子都感动了人,这个故事太好了,我会一直支持的!

    第四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儿童节目!谢谢节目组!谢谢温老师!总算让我晚间对孩子不那么高的期待了,能睡觉就是小孩子的福分了!

    一共十几封信,温青衣一一看完,挑出三封信回寄了,找了几个信封,分别封装了,又去传达室找了保安大哥。

    大哥有些受宠若惊,看着眼前有些红人意味的主持人,大哥忙不迭的鞠躬道谢,可不能得罪这些活菩萨。

    然后她打开电脑上网看信箱,自从接管了儿童入睡故事后,每天的公用信箱都是满满的期待感。

    更多的是把身边的孩子励志故事给了温青衣,这样的素材稍微加工都是好故事,既真实又感慨。

    确实是讲者动容,听者流泪。

    ABCDE:《鬼吹灯》太帅了!

    FGHIJ:好听好听好听好听!

    Qqqry:温老师,您每天多说点吧,强烈要求增加节目时间,我已经把现代版的儿童故事介绍给很多同学和朋友啦,我夜里就打电话叫她们起来听了,嘿嘿,点个赞,我以后就是你的粉丝了!

    这么好评如潮?温青衣一看,自己挺受欢迎的,这就很开心了!

    瞧瞧吧,瞧瞧吧,这就是孩子的呼声啊!

    他们的要求压根不高,听着有趣能入睡就可以了。

    温青衣把寄过来的故事仔细主持,很多故事都很励志,再添油加醋的说上一番,自然听的更丰富,层次感也上来了。

    温青衣噼里啪啦地回复着听众邮件。

    李少阳和李红英是一起来的,迟到了几分钟,不过事业单位也没什么人管这个,比私企宽松多了。

    李少阳一到,气氛就有些尴尬了,紧张或许不至于,但是氛围就不时那个氛围了,团结友爱变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

    众人的目光不自觉地集中在了李少阳和温青衣俩人身上,就算不是引战,这两人再也不会互相原谅,主持本来就是一个很卷很挑战的任务。

    该低头低头,人在屋檐下嘛!

    温青衣没事人一样打了招呼,“李老师,早。”好像俩人昨天没吵过架似的,她记不记不知道,李老师那可是眦睚必报的。

    不是所有人都懂得隐忍。

    李少阳干脆就没理她,愤愤不平地想着,姓温的,你别得意的太早,就你还不一定怎么样呢,昨天的收听率马上就能出来了,等着看吧!

    李少阳在等收听率,信息时代要用数据说话。

    温青衣也在等,她其实也不知道读者接受度如何,虽然听众来信了很多赞美,可褒贬不一,里面也有骂声的,再说这只是一部分人群的反应而已,成绩如何最终还得需要整个市场的检验。

    外面门一开,整个肚子先进来了然后才是脸,一看是丁贾,他先跟几个老同志交代了一些事,又跟一个编辑沟通了一下,最后看到温青衣后轻轻一笑,“小温啊,昨天表现不错,不管收听率好不好,你这个故事都太及时了。”

    想起一件事,他问别人道:“对了,昨天的收听率统计出来没有?怎么没人给我?”

    高姐抬头道:“我刚从楼上回来,那边还在做,应该快了。”

    忽然,昨天给温青衣同一主持房间提词的助理快步走入,手里拿着一份表格,她进来后先是复杂地望了温青衣一眸子,然后才把表格递给丁贾,“领导,收听率出来了,这是昨天一天的统计!”

    丁贾嗯了声,接过一瞅,忍不住吃了一惊,“你没拿错吧?”

    助理苦笑道:“肯定没拿错,统计那边的人就是这么给我的。”说着,又瞟了几下温青衣的方向。

    领导这一质问不由得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嗯?收听统计怎么了?

    “大家手里的事都放下,我念一下排名。”这是广播的惯例了,丁贾几乎每天都会宣布昨天的收听率排名,以便给大家压力,排名靠前的明星节目,收听高,广告费高,奖金也高,排名靠最后的节目则很可能面临被砍掉的风险。

    这也是没办法,市场经济嘛可不得要市场,没收听就没钱,没钱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都是无用功。

    半夜主持的节目大多数是入睡或者故事类的节目,听众就有天生的局限,能有多少人大半夜听收音机?

    所以深夜档是根本没法和七八点钟的黄金档节目相比的,听众数甚至差了几十倍都不止,黄金档的节目广告插的观众都打电话投诉。

    广播如果算上周末的几个节目,一共有大约二十多个栏目,儿童故事一直处在二十多名,也就是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雷打不动。

    不是她们节目不好,她们的听众其实是整个文艺时段里最忠诚的了。唯独听众人数太少,播出时间太晚,跟别人拼收听率?简直是开玩笑!

    温青衣眼巴巴盯着那张纸,没什么大志向,只要别再是倒数第一就好了,时间老是倒数,自己也吃不消,这点积极性还不如回去撅着屁股睡觉,还得罪一帮着人。

    丁贾还是调调,基本是慢半腔的排名,第一当然还是新闻联播后切换的地方台的有话你实说,这个节目是民生,键政常年排第一的节目,不需要质疑,有没有饭吃,吃的好不好还是老百姓常年关心的节目。

    这是高姐的黄金节目,她和她的编辑团队与节目工作人员都并不意外,好几年了,高姐的节目一直收听第一,从没掉下来过,不说在她们广播,这个成绩就算在电台内都是数一数二的重点栏目,黄金时段,美女主播,除了无法和新闻广播的几个时段相比,真的是秒杀其她所有栏目。

    “第二名。”丁贾念道:“《每日娱乐》。”

    八卦明星综艺这都是无论广播还是电台的娱乐节目,扒明星谁都喜欢,她们的受众人群也很固定,这节目也是第二名的固定常客。

    第三名正常应该是县里的法治类节目,有交通、公安的同志现身说法给大家警示,告诉大家啥能做啥不能做,也是广播里常年红火的节目。

    丁贾拿着纸在哪反过来倒过去的看,始终没有说出话,难道这还能有什么意外,看的众人一头雾水。

    “老丁?”一个广播台的老人很疑惑地叫了一声,拿个稿子也不能当电影看,该念就念啊。

    丁贾还是停顿了半晌,才说道:“实在让我有些吃惊,第三名……”拉长了声线,“第三名是……儿童故事!”

    什么?

    儿童故事第三?

    李少阳闻言,从里到外都惊呆了!

    还惦记着温青衣能秉承她们节目万年垫底的优良传统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黑呢,可等来的偏偏是如此一个结果!统计出错了吧?

    肯定是统计出错了!自己的节目自己最了解了,李少阳心说我们这个半死不活的冷门节目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收听率啊?

    李红英瞠目结舌地瞪大了眼珠子,深夜节目能跃到一档,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没有这样玩的!

    温青衣同样没想到,自己都被这个成绩给吓了一大跳!

    更不用说其她人了,办公区登时炸了锅,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节目跟广播可是一直垫底或者倒数第二的啊!就是给孩子睡前的摇篮曲,很多带孩子的妈妈苦不堪言才上的节目。

    直接进前三了?这不挺离大谱嘛?周星驰当年在TVB做儿童节目都没做火啊,凭啥黄昏日渐来临的广播台做的风生水起了。

    现在那可是人手一部手机在那使劲刷视频,这才是当下最火的玩意,短视频嘛!

    高姐这个收听率第一的主持人脸上很是平静,心里有些动容,内心的酸甜苦辣只有过来人知道,自己当年可不也是这么拼才有的广播一姐的地位。

    结果跑到电视台人家甩也不甩,广播台的节目压根电视台就看不上,高姐的委屈在心里。

    纵然是她的民生节目也不可能留住几乎所有听众啊,大家谁不是听得一般就换频率了啊,所以节目开始时都收听率很高,但后面半个小时会逐步下降,连带平均收听率也会下滑一半多!

    可儿童故事怎么搞的,大家忽然关爱儿童,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了?

    这留置收听率未免太吓人了!

    故事得有多贴近生活,内容得多吸引人。

    一时间,大家看向温青衣的眼神全变了,一个刚来几天的新人,现实加现场版的儿童蓝本,竟然让一栏深夜播出的深夜档节目挺进了全频率收听率前三的位置?

    这份内容和努力也是吊炸天,得多受人认同。

    台编辑还是乐开了花,这下子不用深夜卖保健品做二皮脸,换成正正规规得药品就够了,奖金多多。

    丁贾很欣慰,称许道:“这里我点名表扬一下儿童故事团队,尤其是小温,一款深夜档节目能在十五天挤进频率前三,这是台里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几乎可以写入电台历史了,我看了节目收听率的曲线图,最高收听率和最低收听率一直变化不大,从十点开始就处于高位,这说明听众对故事内容是非常认可的,来,大家给小温一点掌声吧,希望再接再厉!”

    啪啪啪,众人响应,纷纷鼓掌,鼓掌不是节目好坏而是常年瘪得口袋终于可以鼓一鼓了。

    工资就是动力,常年三千块谁也受不了啊,涨工资那得有钱才行,财政那点钱只够吃个饱饭,想吃好得自己挣。

    老领导的话,在不转型收听节目,广播都要被砍了。

    李少阳坐在位置上内心波澜起伏却一动不动,仍旧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温青衣双手合十晃了几下,客气道:“都是领导的帮助和大家的支持,大家的配合,一个人啥也干不成。”

    这次的最后一名是下午茶道,顶替了长久以来一直是儿童故事的垫底名次。

    丁贾念完,将昨天的成绩做了一个总结后,才让大家开始今天的工作任务。

    做收听,留听众,卖广告,带房产,广播的万年不变。

    温青衣坐下忙起来,表面上看着挺低调,其实心中是膨胀的,要不是有这么多同事在,她嘴巴都得笑歪了。

    换成几个月前得把李少阳嘲讽死,温青衣可不是什么大肚能容之人,当天仇当天就得报,过夜能把自己憋死,憋的睡不着觉。

    谁还惯着这帮孙子。

    沉淀下来后她也冷静地分析了一下节目突然大热的原因,贴近生活,展现大家都关心的孩子,用身边的孩子来说真实的故事,得到所有人的同情,达到共鸣,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惊人成绩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上午,录播表排好了。

    助理拿着单子找到温青衣,笑道:“温老师,该录晚上节目了,您是录播间十点到十二点半,最晚可能别超过一点四十,因为后面还有节目要录,嗯,错了可以剪,儿童节目没有任何压力,您如果有精力多录两期的话,我一会儿帮您申请一下录制时间?最多能批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