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姐为了主持梦想就是拼了 » 12、初露端倪

12、初露端倪

    温青衣趴在楼道窗户上抽了根烟.

    单位是禁止吸烟的,不过都是辛苦一天的人,只要不给巡检的抓住,无所谓的事儿。

    屁股兜一阵震动,手机响了。

    温青衣心说谁啊,“你好,那位?”

    对面是一个字正腔圆的男音,“您好,是温小姐吧?我是新青年……”

    没等她说完,温青衣以为是诈骗电话,便道:“你千万别说我中奖了就行,今年我已经中过四十七次奖了,合计宝马三辆奔驰两辆奖金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你也千万别说我女儿被绑架了,那您还得受累先给我找个老公。

    你别说你要推销,实话告诉你我兜比脸干净,我要是你我就直接挂电话,不然等过了五分钟,你就算嘴皮子磨烂了使出浑身解数,那点提成也不够你交电话费的。”

    对付这种电话诈骗和推销,温青衣很有经验,“好了,现在你说吧。”

    一般碰见温青衣这么流氓的人,对方也就挂了。

    可那边的男子没有,很无语道:“我是新青年的记者,请问是温青衣小姐吧?”

    温青衣呃道:“记者?搞错了搞错了,我以为诈骗的呢?你们不从网上约,为何直接用电话,信息这么发达。”

    那人笑了一下道:“没关系,我是通过广播台的朋友找到您的电话的,主要是一件事,你的儿童故事我们听了,我们编辑部对您的三十期故事特别感兴趣,想整理刊登一下,所以先跟您打一声招呼,看看有没有版权方面的问题。”

    温青衣哦了一声,知道这报纸能活着也不容易,想白嫖故事,自身没有钱买版权,思索一下,“问题不大。”

    那记者呼了口气道:“纸质媒体现在堕落到没人看了,不是不想给钱没钱给啊,逼的我们到处托人情找故事?”

    同意不同意其实又怎么样?就算是付费这些公众节目的钱自己也得不到两个,现在都是互相抱团取暖的事。

    故事是需要尊重的,温青衣扪心自问,就算小朋友看不到,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刊登出去说不定对这些留守的小朋友就是一份支持?

    温青衣啊道:“你们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登,只要按原来给这些小朋友一份关爱,我没事儿,你们找到台里当然大家都默许了!”

    她很清楚这些台里的领导也算是互相给人情,不能不顾及这些,自己早晚也得用到!

    人情社会的好处就是可以延续。

    那记者也没想到这样顺利,感动之余,咳嗽道:“儿童的人名地点我们都不会换,给社会一个支持他们的一个方式。”

    “那行吧。”温青衣可有可无道,寒暄了几句,电话也简短地挂了。

    温青衣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来不贪婪,手机一断她才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新青年再小覆盖面也是全国的,比自己县广播传播那可是范围大的太多了?

    又要对这些孩子有些帮助了!

    对了,看看技能有多少了吧,借着一个强力“小太阳”的照射,温青衣使劲揉了揉青色指环!

    运气从0又到4了,能力也提升了一位到6了,水平还是没涨。

    样子自己水平有待提高,却又不知道怎么提高?

    温青衣一怔,上个礼拜撕逼把运气全用掉,慢慢做点好事运气也可以积累,每做一次好事大概可以涨一点,简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多做好事涨运气?

    站在原地想了半会,自己这水平就算事干坏事也不成啊,自己这智商不思考几乎为零,做坏事需要高智商的,得滴水不漏。

    坏人自己可是没本事做的,那真的需要点本事。

    第三天早晨上班,走到仅有的报亭时温青衣过去问了问报纸,“新青年有的卖吗?多少钱?”

    “一块。”大爷看着厚厚一份报纸头也不抬道。

    温青衣掏出手机,扫了一下,“给我来一份。”

    老大爷抬头递报,“好的,你拿好。”

    穷的叮当响的温青衣对这一块钱十分肉疼,但没办法,该花的钱她得花,随后翻开版面一页页看起来。

    沿着马路慢慢走,终于眼睛一闪,喜闻乐见地翻到了中间一页,故事刊登了第一期,台名标在前给自己列了个口述人。

    给真实的儿童也留了救助方式,通过当地民政可以捐物,不建议捐款。

    《儿童故事》真实的县台广播,标题取的挺温馨,原来是给那些民工父母的。

    据悉,这些儿童故事都是温青衣老师现场根据儿童的真实环境创作的,本报记者深夜也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联系过温老师,虽然是在电话中,却也不禁被温青衣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所折服。

    报导加了个前言:凌晨,编辑部几个人赶稿,看到这些口述真实的作品后无不动容,立即做出了解析和评论,但交给副总编辑审核时,副总编却没让我们发评论。

    赏析分析之类的都删掉吧,不要用以前的常规方式撰稿了,《儿童故事》,这是一组能推动留守儿童归宿的真实事件,不需要解析,里面的力量也是无法用语言解析的,这是一些给孩子的伟大故事。

    不管事对孩子还是对孩子的父母,这些故事都需要一个伟大来形容,伟大的父母伟大的孩子,时间给了这些孩子的成长也给了他们父母拼搏的机会。

    是我们这一代人,是她们这一代人,也是后人那一代人,来延续这种情深。

    可惜新青年毕竟算是小报,纸质媒体几乎现在无人问津,这些制作成短视频倒是可以小火一把。

    不知不觉走到了台下,孤零零的一栋老楼矗立在浓郁的树荫下,阳光虽然炎热,楼里却还是很凉快。

    “早。”温青衣进了办公区。

    助理迎了上来,笑得露出小虎牙,“温老师您来的正好,我们正说新青年上的新闻呢,他们给了我们电子版的样刊,您看了吗?”

    温青衣早把报纸擦了擦沾着油条的手,扔路边垃圾桶了笑笑,“我也刚看了。”

    助理咯咯笑,“大家之前还聊呢,你可是咱们广播里这些年第一个上新青年报纸的。”

    她替温青衣高兴,“这可是全国性的报纸啊,虽然发行量不大,但还是几十万份呢,一般人可没这个待遇!”

    老主播一个头发都发白的老师也看过来,道:“小温老师,昨天夜里我又听了一次主持,我也马上退休了,以后台里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喽。”

    温青衣赶快谦虚,知道这些人可万万不能得罪,道:“可没您说的那么言重,我这只是口述加工,我来台里的第一天就是抱着学习态度来的,今后也是,还得各位老师多多指点。”

    李少阳和李红英这时来上班了。

    温青衣也瞅到了,只见李少阳眼中有些恨恨的神色,妒恨交加的感觉,不理温青衣,自己坐回了办公桌。

    李少阳现在主持的事中午的一个节目,原本很忙现在有些渐渐的变闲,不窝火才怪。

    倒是李红英今天的态度跟以往完全不同,看得出她本来也没想说话的,但不知怎么想的,刚要转身的李红英脚步又顿了一顿,“……温老师,早。”

    温青衣眼里带着笑,看看她,“哦,早。”

    李红英跟她点了下脑袋,这才归位,有点服软并且审时度势的意思。

    李少阳脸色更差劲了,人缘本身就一般,以前也没少在背后嚼人舌头,怪不得今天的众叛亲离。

    临近中午台里的风云人物高姐也到单位了,她还是没往温青衣那里看,但是跟几个老同志和关系不错的朋友打过招呼后,却意外地跟温青衣说了句,“温老师,我节目的读者来信有不少是给你的,一会儿你找助理拿一下。”

    虽说态度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可要知道的是,高姐以前在私下里可是从没有叫过温青衣“温老师”这称呼的,一个称呼的区别,明显带上了一份潜意识的认同。

    温青衣拿到了自己的听众来信,在网络横行的时代,这个世界跟温青衣那个世界一样,纸质信件的通信方式已经很少有人用了,但温青衣还是一直认为,这种写在纸温上的文字形式要更真实,更有力度。

    “温青衣老师您好,我听了昨天这期节目,我也是做父母的,别的话不多说了,我替孩子的父母谢谢你。”

    听众的反馈大都很正面,毕竟自己干的好人好事。

    温青衣又翻儿童故事的邮箱,将听众来信全部读了一遍,又到了电台的网站看了看留言。

    忽然看到了故事的每期口述整理,难得有人录音输出,换成很有趣味的文字版,比自己原来描述的水平高的多。

    浏览量还真高。

    任何东西即便做到最好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温青衣心知这个道理,登陆账号披上了一个马甲发表评论了,她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心态比较好,不喜欢争来争去。

    当然只是穷的无意识与人争长短,饿着肚子的火气总要小些,但是,人总有个但是。。。。。。。

    一个网络喷子温青衣看不下去,换了个马甲上去道:“……我顶你二姥姥个肺啊!还编故事?你丫懂故事吗?啊?你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孩子!你们就是一坨屎!一坨臭狗屎!天天蹲网络喷。”

    那人急了,“诶,你怎么骂人?”

    也有网友帮腔,“3256楼说的不错,你们就不懂孩子的需求!”

    另一网友道:“这种事也有人喷?真搞不懂有些人的价值观!”

    在温青衣的带领下,那俩发表负面意见的人被吐沫淹没了,灰溜溜地不再发言。

    见大家热情响应,温青衣才是脸不红心不跳地下了账号,一点也没觉得自己有多猥琐!

    该出手时就出手,对喷子有什么客气的!

    温青衣坐在电脑前看了半天网络上对自己的褒奖之声,上午十点多的时候,广播保安室外传来吵闹的声响!

    “让我们进去!我找温青衣老师!”

    “这里是办公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我们说几句话就走,绝对不给你们添麻烦!”

    “那也不行啊,疫情期间,登记预约再说!”

    一男一女挤了进来,一个快要八十岁的保安在那边拦着,也没拦住她们,不少人都看了过来。

    旁边会议室可能刚有个小会散了,正好路过这边的工作人员也纷纷驻足,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丁贾都被惊动了,从自己办公室里探头走出来。

    “怎么回事?”丁贾拧着眉心。

    “她们非闯进来!说了也不听!”保安解释道。

    “我们找温青衣老师!让我们见一面就行!就见一面!”

    温青衣见状,不得不放下手里的工作站起,挤开人群道:“我就是温青衣,你们是?”

    男的岁数不大,估计跟温青衣同龄,戴着厚厚的眼镜,听温青衣承认身份后,激动了起来,上去一把就死死握住了温青衣的手,“温老师!谢谢!谢谢!您是小华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谢谢您了!谢谢您了!”这一幕着实古怪。

    温青衣没明白,“什么救命恩人?”

    旁边那文文静静的女孩儿见男友哭了,她也落下了眼泪,“温老师,我是小华,前几天要不是,我可能就……”

    众人方是顿悟!

    温青衣也搞懂了,“是你啊,这就是你说的男朋友吧?挺帅挺文化!”

    “我也是昨晚才知道的,要不是您劝住了,我们现在早天人永隔了!您是我们一家子的恩人!”

    女孩子掏出一面长长的锦旗,“这是我父母连夜找人做的。”她男友飞快上去一步,和她一起拉开!

    刷!

    锦旗摊开在众人面前!

    然后,小两口立正站好,深深给温青衣鞠了一躬!

    温青衣也触动很大,“瞧还弄得这么麻烦,其实真不用的,真不用,我也没做什么,只要你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好,现在不吵架了吧?都商量好了?

    男子一咬嘴唇,“我想好了,我不出国了!”

    女孩子大惊,“不行!你父母都帮你安排好了!”

    “谁规定非得出国留学才能事业有成?在国内发展也一样,我父母那里我会跟她们解释的,她们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会说服她们,我留下来陪你,等你毕业咱们就结婚!”男子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