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我在老家的那些日子 » 第四十一章 捉到一条大鲶鱼

第四十一章 捉到一条大鲶鱼

    鹅丘这个地方,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山中不光出产各种土特产,水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鱼。我老公到了这边以后,和当地人学会了用鱼墟(一种捉鱼工具)捕鱼。这个鱼墟看着挺奇怪的:首先做两个相同大小的铁圈备用,然后用铁线把铁圈撑起,跟着用塑料布将框架包好,包的时候,只留下一个喇叭状的开口,最后在塑料上用烟头烫出几个小洞,一个鱼墟就做好了。用的时候,往里面放点馒头就行了。这个鱼墟很好用,用它我们吃到不少鱼。

    那时我家经济条件不算好,粮食总是不够吃,两个女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是却总是吃不到有营养的东西,所以各个都长得面黄肌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前面说过,我在这边认识了几个朋友,她们在我最难的时候,没少帮助我,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都给了我太多的帮助。有一年梅姐娘家收地,剩了不少小的大头菜在地里,原本她妈打算留着喂鸡的,可是梅姐央求她妈送给我,还找来板车跟着我一起拉回家。一路上轮流休息,不辞辛苦拉回了家,两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的、全身都是汗。

    我想留下梅姐在家吃顿便饭,好好谢谢她,没想到她只是喝了碗水就走了。我想她是怕给我增加负担,因此心中更加过意不去。那时候,我老公刚刚学会用鱼墟捕鱼,每天多多少少能捕几条鱼,虽然很少,可是孩子们总算有鱼汤喝了,这个很有营养的。用鱼墟捕鱼需要往墟里面放饵料,吸引鱼进入陷阱,只要它进来了就再也出不去了,多么奇特的工具?

    有一天早上,我老公和往常一样去检查鱼墟,发现里面进了一条大鲶鱼,乐得他一路小跑拿回家给我看。我把鱼墟打开,把鱼倒进洗衣盆内,这才有功夫仔细看看那条鲶鱼。那条鲶鱼真的很大、很长,身子有小碗那么粗,整个身子把我家的洗衣盆围成了一个圈,估计有一米多长。真是条罕见的鲶鱼呀!我老公说这条鱼怕是鱼王吧,我觉得也像。从小到大,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鲶鱼。

    看着这么大的鱼,我老公想要炖了吃掉,他说野生的鲶鱼味道非常好,我连忙制止,半哄半劝的,最后总算没吃掉。不是我不馋,只是家里现在急等着用钱,我想把它卖了换点儿钱。后来这条鱼被别人以40块钱买走了,听买的人说,这个鱼可好吃了,一小块就能装一小碗。我听了没说什么,倒是我老公很生气,直说我傻,那么好的鱼就卖那么点钱。

    到了现在,再回想当初卖鱼的场景,心中还是留有遗憾,可是我也知道,如果时光能倒流,再让我回到几十年前的场景中,我还是会选择把这条鱼卖掉换钱的。生活中,为了维持必要的生存,有的时候总要舍弃一些享受,比如这条鲶鱼,如果放到现在,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卖掉它,可当时,我怎么都会那样做的。不过,那回老公还捕了一些别的鱼回来,我收拾好了和黄花菜一起炖上,那个味道到现在还好像在我嘴边一样。

    后来,捕的鱼渐渐有剩余了,我就试着晾晒一些鱼干,一部分留着自己吃,一部分邮给老家得人尝尝。这鱼干和老家集上的鱼干不一样,这属于野生鱼的鱼干,营养高不说,味道也比养殖的要好。在鹅丘的那几年,我前前后后给老家有过五次,有时还会邮些土特产,我知道他们更需要钱来维持生活,给他们钱更实际,可这是我唯一能为他们做的心意了。

    离开鹅丘后,家里就很少能吃到野生鱼了,买回来的鲤鱼、偏口鱼虽然肉很多,但都是死鱼,肉质一点儿不如我们原来用鱼墟捕来的鱼,于是,我又开始怀念在鹅丘能吃到新鲜鱼的日子了。有一年,我老公上山伐木认识个朋友,他家住在村东头,靠着一条大河,家里有现成的渔网。我老公和他借来一晚,放到河里下好,等一会儿就去收鱼,一个晚上就捕了一盆鱼回来,乐得我抱着他跳,夸他辛苦了。

    那个鱼当天就被我收拾好炖上了,这一回我什么也没放,光是炖鱼,柳根、细鳞、胖头鱼,好几种鱼放在一起,炖出来的味道相当好,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我也一样,好像又回到在鹅丘吃鱼的日子了。

    现在很难再吃到那样好吃的鱼了,我们家已于十多年前搬到县里,住进了楼房,平时吃的蔬菜都来自周边大棚,粮油的味道也不如从前,鱼都是养殖的,吃起来土腥味很重,一点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