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从晚唐开始崛起 » 第十三章 欠债的就是大爷

第十三章 欠债的就是大爷

    说相声的,也不光是站在台上讲着各个段子,时不时也得跟底下听众说说笑笑,逗个乐,说几件跟相声有关无关的闲事儿,甚至是夹杂点私货;总之是得缓和一下节奏,不能老是说段子。

    此谓之,闲白。

    哪怕是写文章也是一样,主角得带兵打仗,得妻妾成群,

    梁信这两日可没半点闲工夫,

    带兵镇服了寿张县,在那里扶植起倾向于自己的一套官僚班子,让士卒在城外休息了两个时辰,供给好酒好肉,吃饱了,又带着他们上路。

    这是要回郓州城。

    平卢军士卒们背后有平卢军节度使,也不怕梁信拖欠饷钱,再加上不用打仗死人,只是四处跑跑走走,还有酒肉吃喝,所以也没人有怨言。

    孙昌这次没再去问梁信为什么这般急着回去,而是自己琢磨起来,可越想还是越想不明白。

    郓州境内可不止一个寿张县,另外几个县都被抢了,要么没官了,也像郓州城这般推举了一个领头的出来,要么是官儿还在位置上,但那心思同样不好说。

    这其他几个县,您不管了?

    孙昌是个有想法的,要不然在当初梁信找上他以后,也不敢答应梁信直接把刺史弄死这件事,他想继续往上爬,受到梁刺史的重用,所以就得去自发揣摩后者的想法。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娘,为什么咱们要去郓州城?”

    两个女人,一个成熟诱人,一个青涩可爱,一个才死了丈夫,一个才失去父亲,现在已经快把寿张县城外的那座孤坟给忘了。

    邱县令对自己的妻女确实不咋地,他夫人姓崔,但邱县令更在意的是能搭上崔家这条关系,等崔氏一到手,就冷落了她。

    崔氏揉了揉女儿的小脸,叹了口气,并没有回答。

    邱县令当初能凭借她搭上崔氏,是通过正常的姻亲关系,眼下邱县令成了和叛贼沟通的犯官,崔家把她领回去,要么养着,要么改嫁,甚至是让她被梁信给杀了,

    其实都是能接受的。

    唯独她到了这梁信的手里,就很难再有什么结果了。

    她跟梁信说说自己叔父是忠武军节度使崔安潜。

    确实是。

    但问题是,人家崔安潜是崔氏嫡系,位高权重,知不知道她这个穷亲戚还不一定呢。

    而她在和梁信对视的那一眼里,确认了,这个少年对自己还有些许欲念,但很快,某些东西就战胜了那点欲念。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准备杀自己。

    倘若当那位梁刺史发现自己欺骗了他,自己又会落得个什么下场呢?

    可是,

    难道真的要用自己的...去换母女俩的性命吗?

    ......

    “阿嚏!”

    梁信打了个喷嚏,宋威看了他一眼,假模假样的关心道:“贤侄你这两日在外各处奔波,还是莫要把身子操劳坏了啊。”

    “还有,我给你一千兵马,听别人说,你只把寿张县收复了回来,其他几个县,你不打算走一趟?”

    说实话,梁信仅用一夜,且不费一兵一卒,就迫使另有想法的寿张县县令开城门投降,看来这小子还是有点本事的。

    所以,倘若让他真的把郓州全境就这样顺顺利利的拿下来,宋威反而不放心。

    他话是这么说,但心里已经多了点忌惮。

    就在这时候,那名奉命跟随梁信率军去寿张县的裨将,此刻走进营帐来,对着宋威躬身施礼后,凑近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宋威定定看了梁信片刻,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好!”

    “听说贤侄去寿张县,杀了那个通贼的叛官?”

    梁信沉默片刻,颔首道:

    “没想到宋公已经知道了,晚辈正要跟您......”

    宋威看着他,脸上笑意愈盛:“我还知道,你把他那两个如花似玉的妻女,全都给带回来了?”

    “......是,晚辈做事浪荡,请宋公责罚。”

    宋威拿过茶碗放在梁信面前,里面烹好的茶汤晃了晃,显露出一种白浊色,洒落几滴在桌上,梁信闻到茶汤的味道,一时忍不住微微皱眉。

    他可以变得狠戾,可以讨好别人,可以为了活下去和权势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

    但,这茶汤他是无论如何喝不下去的。

    “大丈夫做事,自当光明磊落...”

    “是,晚辈知错。”

    “就带了一对妻女回来怕什么?”

    “是...啊?”

    “你莫非觉得,老夫会拿此事责怪你?”宋威抿了一口茶水,脸上闪过一丝陶醉的神色,舒服的叹了口气,笑道:

    “两个女人罢了,老夫怎么会因此而责怪你。

    好了,天色也不早了,你回来的就迟,你年轻熬得住,老夫却得是早早歇下了。”

    “晚辈告罪,但是还有最后一句话要说。”

    “嗯?”

    “晚辈之前所说的投资一事,宋公还记得吧?”

    “那是自然的。”宋威没见过这种比抢钱还快的来钱方法,心里早就暗暗记下,打算回去组织人手加以模仿。

    “宣武军、义成军那两位将军,现如今还驻扎在城外,以晚辈之见,不如提前将好处给他们,这样一来,

    不仅能早些打发他们离开郓州,同时,也能诱使更多的人将钱投进来。”

    “你的意思我大概懂了,只是,这钱粮......”

    梁信脸上笑容不改:“如若可以的话,晚辈斗胆,想向宋公您借这笔钱粮。”

    “什么?”

    “您想想,这两个将军都是有些地位的,有他们代为宣传,反而显得更为可信,接下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钱投给咱们,到时候,莫说是周围几个藩镇,甚至是朝廷都会把钱投过来!

    您现在投出的只是一分本钱,将来拿到手的,可是百倍的回报啊!”

    宋威被他这么一说,眼里的疑虑神色渐渐消散,只是还有些肉疼。

    “这么说,我还得回去准备?”

    “晚辈只是提议,

    反正是晚辈向宋公借这笔钱粮,而不是宋公您自己出这笔钱粮。

    所以,就算没有那样的效果,晚辈将来也是得还给宋公您的。

    这么算的话,

    您,

    不亏的。”

    梁信的低声如恶魔呢喃,宋威恍惚了片刻,算算自己好像确实不亏,便答应了下来。

    “就依你说的办吧。”

    又闲聊了几句,梁信起身告辞离去,那名裨将自始至终坐在一旁,立刻开口道:“梁信此人,面恭心狠,毫无少年幼稚之心,反倒是颇有些城府。

    宋公不可不防此人。”

    “哼,一个好色之徒罢了,就算有些什么小聪明,又能有什么作为?”

    宋威不屑道。

    “明年,他要是没法把我那笔钱粮还回来,老夫就算随手派出一支兵马,都能轻易碾死他!”

    梁信快步走出平卢军的大营,心情很好,孙昌已经知道了些许谈话的内容,慌忙问道:

    “使君,若您到时候拿不出那笔钱粮又该怎么办?”

    “这事至少可以拖到明年。”

    至于明年?

    呵,

    历史上记载,宋威此人老死在乾符五年,也就是...

    明年?

    谁会给死人还账呢?